“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本文首發 微信公眾號【白島岩心】

2019年12月08日,一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因為持續七天的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確診入院。五天後,其妻子也因為同樣的症狀確診入院。而到了2020年01月02日,確診人數已經攀升至41。

此時除卻幾位接診的醫師外,正為春節忙碌的人們還不知道,一場來勢洶洶的瘟疫已然伸出了它鋒利的爪牙。

肆虐了兩個月有餘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仍舊是籠罩在人們頭頂的一塊陰影,疫情的不斷變化和相關措施的出臺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也滋養著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場不可避免的輿論狂歡實際上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心理過程,每當有輿論事件發生,就會有公共立場和個人立場相應而生。當我們的立場與公共立場或我們原有的認知產生衝突,我們就會感受到認知不協調的不適。而往往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我們會採取改變立場的方式來達到心理上的和諧。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作“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求職時,你挑挑揀揀終於找到一家你認為各方面條件都稱心如意的公司,但在辛苦準備了很久之後還是沒有拿到offer,面對結果時,你會想“這個公司也沒想象的那麼好,據說加班特別多”。

很顯然,這是一種簡單且有效的自我調節方法,但當置身於公共事件時,我們很容易因此陷入本末倒置、歪曲脈絡的陷阱中。

讓我們以此次疫情為例,共同剖析每一次輿論爆發中的理性與偏見。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吃蝙蝠的始作俑者

應該承擔所有罪責嗎?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種非常廣泛的認知傾向:公正世界假設,又稱公正世界謬誤 。他指的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會給他帶來公正的結果;他做好事就有好報,做壞事就有壞報。換言之,一報還一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換言之,就是把事情的結果,歸因於更高的道德層面上的公平。再換言之,人們相信這個世界是完全公平的,而現實生活中總有身邊的人、媒體報道上的人正在經歷苦難與不幸。當別人的悲慘遭遇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時,人們會下意識認為這些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一定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錯事。例如,每每發生女性遭遇性侵或性暴力,總有人第一時間質問受害者:

"是你穿著太暴露了吧?不然為什麼受害的是你而不是別人。"

"女孩子大晚上不回家,難道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嗎?"

"正經的姑娘,怎麼可能獨自出去旅行呢?"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從這些質疑聲中看出一個觀念,那就是“受害者有罪論”,即認為受害者本身的行為就是錯的所以才引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這次疫情也不例外。吃蝙蝠的“始作俑者”被網友人肉搜索、痛斥至今。可我們也許忘了他們的另一個身份,病毒面前的受害者。他們吃野味的行為,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但也是無知釀成的大禍。如果他們懂得相關的知識,如果他們能看到美味之下的病毒,料想到一旦發病,身邊最親近的人、所在的城市、國家甚至更大範圍內的人都將受到危害,他們一定不會做出如此舉措。

“受害者有罪論”是認知失調的一種表現,是一種認知偏差,是旁觀者自行構築的一個奇妙的心理陷阱。這種想法往往使我們在現實面前自動遮蔽雙眼,偏離理性,輕視人性,喪失正義。

但它的確可以起到安慰的心理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存留至今,屢試不爽。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無論是從理論還是現實的角度來看,“受害者有罪論”是不對的。

目前,就抗擊疫情而言,大眾關注的焦點以及各個領域工作的重點均應為解決問題而非歸咎問責。批評聲可以有,但一定不能捨本逐了末。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叉醬鏟醬嘔泥醬……

千萬雲監工的存在是否合理?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的建成解了武漢病床緊缺的燃眉之急,而對於廣大不能出門的網友來說,在線觀看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在線直播成了一項輕鬆愉悅的娛樂活動。

超過5000萬網友自稱“雲監工”、“閒瘋帝”“咸豐帝”,同步在線打卡觀看醫院的建成,更有網友自發給建築工具起名,還獲得了人民日報的官方認可。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挖掘機天團”應運而生,無疑成為當下最為火爆的一場選秀比賽。而面對這場娛樂,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質疑。畢竟操勞在一線的是七千名有血有肉的建設者,而非被擬人化的機器工具。

有博主提出“低幼化”這一概念後,更多人參與了這場辯論。有網友覺得,有了暱稱,賦予了那些看起來枯燥、單調不起眼的機械們這些輕鬆親切的暱稱,可以更快更好地和進來看直播的人聊天分享,來排解一部分自己只能在家苦守屏幕的無力,同時也期待奮戰在一線的英雄們儘快完成使命。也有人認為,在面對疫情這樣非常嚴肅、痛苦的事件,取暱稱的行為有過度娛樂化,甚至有轉移重點的嫌疑。大量的人在付出,在犧牲,在承受痛苦,乃至面臨死亡。人們“苦中作樂”地圍觀著拼死拼活幾天不合眼的工人,卻刻意忽略著這些血肉之軀的苦痛。而官方媒體的宣傳無益於推動了對公共事件嚴肅性的消解,甚至可以說摧毀了公民對公共事件的思考能力。

但其實,這也未嘗不是認知失調的一種表現。低幼化行為並不能直接上升為群體的低幼化。人們對驟然降臨的災難一時難以接受,便採取了“低幼化行為”來紓解。

可這並不代表在屏幕前打榜的網民會對苦難的現實袖手旁觀,再慘烈的戰場也會有花朵盛開,樂觀的心態並不會影響善意的傳遞。國難當前,任何凝聚力量的活動,或高級或低級,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動員群眾,共克時艱。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板藍根、雙黃連的一搶而空

謠言四起是誰在愚弄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因為具有人傳人的特點,在大眾中很容易造成恐慌情緒。“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態催生了一批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的謠言。

喝高度酒能抵抗病毒、在鼻孔內滴香油可以預防病毒、拿吹風機吹半個小時可以殺死病毒、雙黃連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各式各樣謠言層出不窮,而趨之若鶩者不在少數。

排隊夜購雙黃連藥劑的人中,不乏一些受教育水平高、有辨別能力的人。是什麼讓三令五申的“不要出門”失了效?為什麼謠言在特殊時期會比真相更有市場?

還是認知失調在作祟。

疫情擴散引起了大眾的恐慌,引起了大眾的不適感和緊張感。為了減弱這種不適感和緊張感,大眾就會傾向於相信謠言這把“保護傘”,來證明他們的害怕是事出有因,從而降低他們的認知失調。

除卻恐慌,謠言存在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從眾心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鋪天蓋地之際,人們本身就很難確定信息的準確性和來源,而當個人置身於群體之中時,理性的判斷變得更加艱難。害怕被孤立、希望融入群體、參與大眾討論的心理會抑制理性的聲音的表達。個人的思想會被群體的思想取而代之。

面對疫情,普通人能夠做的,除了足不出戶,就是不信謠不傳謠。而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我們首先要建立正面思維,放鬆心情,緩解焦慮。通過聽一些舒緩的冥想音樂,閱讀書籍,適量運動來替代無所事事,勞逸結合保持愉悅。

其次,我們也要提升辯證思考的能力,在真真假假的消息面前守住自己的判斷能力。通過可靠的途徑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科學的認識,要知道直面恐懼才是消除恐懼的最好方法。如果對一些消息實在沒有能力做出判斷,可以通過看消息的來源來確認其可信程度。

例如世界衛生組織、新聞聯播等,都屬於官方機構和權威信息源。他們的消息發佈都經過了反覆審核,一般比較可信。而各種私人公眾號、微博、微信群中流傳的消息記錄、現場圖片和各類視頻音頻等都存在造假的可能,並不能當做有效的信息進行傳播。

避免落入自築的心理陷阱,做好身體和心理的雙重防護,堅定抗擊疫情的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態。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曙光在即。

作者 呂曉曼 @知止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設計 柴米油酥茶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設計 Sun xy

排版 Amo

“吃蝙蝠的人該死?”|公共危機下的認知失調


“關注微信公眾號,在後臺回覆「心理學」

可獲取心理學電子書大禮包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