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有一種懷舊叫亙古不變,有一種高度叫無法企及。任歲月流轉,世事變遷,有些經典的傳統技藝絲毫不遜色於今天迅速發展的高科技。在這些技藝裡,有著中國人古老的智慧,有著人與萬物之間契合的溫度,這些技藝讓人為之驚歎,也發人深省。在時間的長河裡,它們靜默地散發著迷人的味道,這味道值得去追隨,使其發揚光大,繼續傳承。《銀川晚報·藝藏週刊》陸續推出《守護·技藝》欄目,呈現散落在寧夏各個角落的民間技藝,重拾它們的技藝精髓,讓老技藝在展現一個歷史時期記憶的同時,散發出屬於它們的人文光芒。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皮藝,作為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早在紡織物被廣泛應用之前便被廣泛應用於遮體抗寒。”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正是最初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性,讓皮藝製作不斷地發展成熟。馬鞍、馬靴、地圖、盔甲、水皮囊、牛皮筋、帳篷繩索……各類皮藝工藝品都有其悠遠的發展脈絡,它們在生活、生產、軍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皮藝是從漫長實踐中繁衍產生的技藝。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馬鞍

古老精湛的技藝

“選擇一張質量好的皮子是製作皮藝的基礎。”馬勇旗說道,作為皮藝製作工藝的第四代傳人,在他看來,傳統皮藝雖市場有限,但它不僅可以體現手工特點,也極富技藝的韻味。

喜愛騎馬與傳統手藝的馬勇旗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皮藝製作,他對傳統手工皮藝中車馬挽具的製作尤為喜愛,興趣的結合讓他著迷於這項技藝的古老精湛,“我的師傅馬福榮曾經是一名騎兵,由於工作需要向一位蒙古族的老師傅學習皮藝製作,正宗的手工皮藝要求是非常高的,馬鞍、馬鐙、籠頭……各個部位都有其標準,除此之外,還包括染色、圖案樣式、紋飾、寶石鑲嵌等很多工藝製作都是很精緻,很有講究的。”馬勇旗說道。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皮水囊

從一張皮子製作的複雜步驟開始,製作過程依靠手感與經驗,每一道工序中都有製作者對皮藝的理解與創造。浸泡、刮鏟、脫毛、揉皮、浸油……熟皮子工序才算製作完成,最後還需有上色這一道工藝,完成後便可進行裁剪製作;牛、馬、羊、狼、狐……“根據不同的皮張的質地與所做物品的需要,皮藝製作步驟還可進行細化,例如製作馬挽具與皮鞭子時所用的皮子至少需在水中浸泡5至10天;馬鞍的原料一般多用樺木,樺木砍倒以後,一般需要乾燥三四個月才能使用。”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馬鞭

當然,皮藝製作繁複的過程有賴於這些工具的使用——剷刀、月刀、皮刀……它們都在製作中發揮著各自的功用。在馬勇旗看來,皮藝是一項靜心、用心才能做好的技藝,“因為製作出成品的皮製品不僅需要皮作為原材料,還需要木、骨、鐵、鋁等綜合材料,更需要對熟皮子製作、金屬加工、手工雕刻等技藝有所瞭解。”因此,傳統皮藝製作用時較長且過程繁複,也需要手藝人熟悉各種材料的性能與品相,學習掌握多種材料的製作與加工技藝。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車馬挽具


獨特的裝飾藝術

隨著社會與市場的發展,皮藝製作已不僅侷限於實用功能,其蘊藏的審美價值與豐厚的文化大幅提升,皮藝成為重要裝飾物,已形成獨特的裝飾藝術。

為了收集做工精湛的車馬挽具,馬勇旗到過新疆、內蒙古,也曾拜訪老一輩的皮藝手藝人,“以前我還收集到過清朝時期的馬鞍,上面鑲著珠寶,繡著銀邊,但現在有點年代感的車馬挽具基本都收集不到了,即便是到草原上也難得一見。”馬勇旗說道。

手工皮藝 | 保留一份溫暖 留存一段記憶

皮刀鞘


傳統的車馬挽具種類和材質都細緻考究,據馬勇旗介紹,僅馬鞍的材質便有金、銀、銅、景泰蘭、檀香等種類,由於地域和背景的不同,在形制上也會有所區別。“皮藝製品雖有實用型和豪華型,但首先要安全結實,人使用馬具賽馬、狩獵、放牧,所以更要考慮安全問題,馬鞍上要包,下要襯,前後穿上捎繩;馬鞭編制就像女孩子編辮子一樣,當然也需要美觀好看,根據功用長短不一,6米、10米的都有,長度越長打起來聲音越響。”

手工製作的皮藝是低調卻不容忽視的存在,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從選皮的苛刻到裁皮的精良,再到成品的護理保養,每一次釘斬、打磨、縫製,都傳遞出老技藝的溫度,環環相扣,皆為血汗。馬勇旗的皮藝也傳授給了徒弟,他說:“真正的皮藝工藝需要用心研究,如果有機會還是出去收集老的皮藝品,跟更多愛好者交流,費時耗工的皮藝製品難以與機械化批量生產的替代品競爭,但卻有手藝本身的價值。”被佩戴、使用的皮具與生活碰撞,與不同的理念對話,成為一段有溫度的陪伴記憶。本刊記者 萬圓 文/圖

本欄目現面向全區徵集技藝線索,只要是有傳承的民間手藝,無論鐵藝、木工還是刺繡、雕刻,只要是具有地域特色、承載這個地域人文追求的民間技藝均可。

聯繫電話:0951—6034891

聯繫人:張老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地址:解放東街143號銀川新聞大廈東一樓銀川晚報書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