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神獸相處的正確姿勢

剛剛看完樊登老師的直播回放《新學期,做不焦慮的父母》,相信在2020 年這個寒假,會有很多很多的父母處在焦慮當中,因為和神獸朝夕相處的日子,不僅需要鬥智鬥勇,而且還需要強大的情緒管控能力,因為你不知道在哪一刻,情緒的火山就會忽然爆發。

在樊登老師的講座中,提到了家庭教育的三大基石,這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前天我還看到新東方推出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線上付費課程,52節音頻課,每節課不到10分鐘,差一點腦袋一熱就想報名了,後來仔細看了看目錄,課程本身是不錯的,但是貌似根本無法解決我當下的問題。

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我自己,樊登老師和《正面管教》的作者尼爾森都說過同樣一句話,當你感覺孩子很難管教時,不是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因為你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所以說我是問題的根源,而那些課只是告訴我兒童在生長過程中有哪些敏感期,每個敏感期有什麼症狀,有什麼心理狀態,等等。我現在需要的是“怎麼辦”,而不是“是什麼”。

所以冷靜下來後,忍住沒有剁手。況且,作為一個得到粉,得到上面的課程質量品控我更放心,新東方在這方面,我還真的不是太瞭解。

就在我迷茫之際,看到了樊登老師的這節直播課,猶如久旱逢甘霖,黑夜之中忽然有人給點了一盞明燈。

言歸正傳,家庭教育的三大基石到底是什麼呢?

1. 無條件的愛

2. 價值感

3. 終身成長的心態

其實在之前也聽過很多次樊登老師在家庭/育兒方面的書籍,可能每次都是泛泛的聽,就和囫圇吞棗一樣,根本沒有好好消化吸收。包括樊登老師這次講的這三大基石,我也感覺很熟悉,為什麼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依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呢?問題只有一個,就是沒有認真的踐行。

毛姆說:“每一塊表都有自己的哲學。”認認真真的踐行,人生不是短跑,不在於你跑的有多快。人生的本質是一場馬拉松,能否日復一日的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認真的踐行,自覺地堅持,自律到成為習慣才是最核心的。

比如說無條件的愛吧,如果別人問你,你愛自己的孩子吧?我相信百分之百的父母都會說,當然。

但是當孩子考試考砸了;當孩子無休止的玩手機,看電視,玩pad;當孩子和你頂嘴;當孩子因為一件小事發脾氣,或者摔門,或者哇哇大哭的時候,你有沒有因此而發火?你是不是也想簡單粗暴的揍一頓了事?你是不是也可能把怒火壓抑到心底,一言不發,不想搭理孩子?等等吧。如果有以上的一種表現,你對孩子就不是無條件的愛。

那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我覺得無條件的愛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生命個體,對於孩子做對的地方,及時的表揚和肯定,對於孩子做錯的地方,適當制止。永遠記得把孩子的亮點放大。

如果現在有這樣一個選擇題,你會怎麼選擇?你認為你的孩子是一片森林還是一部汽車?

好的,現在給你30秒的時間去思考一下。

森林是一個生態系統,它是一個複雜體。汽車是一個機械系統,簡單可拆卸。不論是汽車的哪個零部件壞了,都可以拆下來換新的,換上新的以後,汽車還是可以和以前一樣,嗖嗖的跑。

森林呢,還記得黃石公園的狼那個故事嗎?黃石公園是美國的著名的國家公園,這裡有火山奇觀,有山脈河流,還有湖泊和森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也都生活在這裡。

當時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牛群和羊群,瘋狂的槍殺狼,結果把狼打沒了,鹿大量繁殖,鹿為了生存,瘋狂的啃柳樹,柳樹一死,河狸就消失了,因為河狸在的時候,會在小河裡用樹枝建造堤壩,提高水面,保護水土。現在河狸不在了,對土地的保護就喪失了,接著就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你看,孩子也一樣,孩子是一個生命體,他是一個生態系統。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沒有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那麼在他稍微大點的時候,比如說到了青春期,他就會非常叛逆。就像樊登老師說的,10歲前你對孩子多麼簡單粗暴,14歲後,你就會收穫一個多麼叛逆的青春期。因為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所有痛苦都來源於無知,解決痛苦的終極秘訣就是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緩解焦慮,對抗不確定性的良方就是從現在開始讀書吧。有哪些書值得花時間去讀呢?《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解碼青春期》《不管教的勇氣》《終身成長》《自卑與超越》《讀懂孩子的心》《終身成長》。

2020.2.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