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李莫愁撞了個空,一個觔斗,骨碌碌的便從山坡上滾下,直跌入烈火之中。眾人齊聲驚叫,從山坡上望下去,只見她霎時間衣衫著火,紅焰火舌,飛舞身周,但她站直了身子,竟動也不動。眾人無不駭然。

——《神鵰俠侶》

李莫愁就這樣烈火焚身,到死也沒有消解對陸展元的恨,終其一生,都活在這段感情陰影裡,無法自拔。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亦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李莫愁對陸展元的恨和當初對陸展元的愛一樣深,這種痴情就像一副枷鎖,讓其處處受縛,鎖住的不僅是他的身體,還有她的整個人生。

至情至性的李莫愁不會明白,紛擾她一生的愛恨情仇也同樣紛擾芸芸眾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古往今來,痴男怨女有幾個能在感情中全身而退!要知道,愛而不得只是人生常態,偏執於一人一情,種種執迷不悟,忿忿不平心中很,到頭來,只能是害人害己,自毀芳華。

一、既然無心廝守,何苦許人諾言。

如果說李莫愁有錯,那麼她錯就錯在了自己是一個女人,遇見了陸展元。

和陸展元的相遇相識,是李莫愁甜蜜愛戀的開始,也是其人生夢魘的源頭,陸展元是造成李莫愁人生悲劇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男歡女愛本也正常,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然而再牢不可破的愛情在謊言和背叛面前,都將煙消雲散,崩潰於無形。陸展元如果不能和李莫愁廝守,離別之時便不能輕易許下諾言,便不能收下李莫愁的定情錦帕,更不能和何沅君結為夫婦。不守諾言,一去不返,是為不信;移情別戀,喜新厭舊,是為不忠。

當李莫愁苦苦的等待著他朝思暮想的陸郎的時候,她哪裡知道,那個曾經信誓旦旦說要回來找她的人,早已變了心,要和別人拜堂成親,歡天喜地,好不痛快啊!任誰受到這樣的背叛,都咽不下這口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愛恨只在一念之間,一點都不恨又怎麼可能。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只不過李莫愁沒有那麼好的心境,只能用深深的恨意來逃避這個現實,她無法接受自己心愛的情郎和別人朝朝暮暮。沒有人希望受到背叛,沒有人願意在得而復失之去哀嘆“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多少人追求的都是那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李莫愁自然也如是想。陸展元給了李莫愁這樣的希望,卻又親手澆滅了這一希望。陸展元與其讓李莫愁得而復失,還不如當初就斷了她的念想,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許諾,不能與人廝守終生,就不要存心撩撥。不如此只能是誤人芳華,害人一生,造就一段孽緣。

感情種種,各有說辭,李莫愁這樣的人有,陸展元這樣的人也有。但是無論如何,做不到從一而終,也不要四處撩撥。善惡到頭終有報,今日你負了某某某,來日必有某某某來負你,讓你遭受你曾經給與別人的痛苦,那才是最大的痛苦。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二、往事都隨浮雲散,何苦執迷曾經孽緣。

由愛到恨易,又恨入愛難。李莫愁的人生悲劇,最大內在的原因還是在於她自己。經由陸展元的打擊,李莫愁的人性已經趨於扭曲,即便陸展元夫婦已死,也沒安享幾多幸福時光。李莫愁卻依然耿耿於懷,恨之入骨,一定要殺之方能解心頭之恨。既然不能手刃陸展元夫婦,那麼便殺掉陸展元的家人,只要和陸展元夫婦有關的一切人都是李莫愁的仇人。這種恨已經不是普通的恨,已經恨入骨髓,透入血液了。

因此,即便陸展元夫婦死了,李莫愁也不讓他們安寧,她把他們的屍骨燒成灰,一個散在華山之巔,一個倒入東海。既然活的時候沒能拆散,那麼死了也不能讓他們在一起。李莫愁要讓們永生永世都分離,永不能相聚,這樣她的心理才會好受,甚至於才會獲得滿足感,一種變態的滿足感。

武三通突然喝道:“李莫愁,我要問你一句話,陸展元和何沅君的屍首,你弄到那裡去了?”李莫愁斗然聽到陸展元和何沅君的名字,全身一顫,臉上肌肉抽動,說道:“都燒成灰啦。一個的骨灰散在華山之巔,一個的骨灰倒入了東海,叫他二人永生永世不得聚首。”

——《神鵰俠侶》

李莫愁以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救贖自己,她把對陸展元的怨恨發洩於世人,以至於無惡不作。她嫉妒楊過小龍女的忠貞愛情,嫉妒一切比自己幸福的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這種偏執狹隘的胸襟在一步一步毀滅她的人生,對此,她卻絲毫不覺。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對別人的怨恨就是對自己的懲罰。李莫愁本就是風姿綽約的美人,她平生引以為傲的美貌卻讓她自己給消耗費盡,好端端的青春年華被自己親手葬送。倘若她可以從陸展元的感情中走出來,哪怕是怨念少那麼幾分,她的結局也不會那麼悽慘。

哪有女人不希望別愛呢?李莫愁之所以怨恨一生,就是因為太愛陸展元,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良人相伴,快樂無邊的日子又有幾人不羨慕呢?既然意中人已經負了你,緣何不忘了負心漢,反而要時時刻刻怨憤,親手往自己傷口撒鹽呢?陸展元只是偶然來到李莫愁人生中的一陣風,卻掀起了李莫愁餘生不絕的驚濤駭浪。

詩經有言:“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相比於男子,女人在愛情裡往往陷得更深,更加難以解脫,李莫愁的人生便是這段話最好的註解。無論如何,曾經愛得多麼轟轟烈烈已然不重要了,是愛是恨都已煙消雲散了,偏執於以往的任何一個人或是一段感情都於事無補,走出陰影方能重獲新生,方能不負青蔥歲月。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後記: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莫愁一片痴?

神鵰裡讓人惋惜哀嘆的人有很多,有痴戀楊過,有緣無分的程英和陸無雙姐妹;有身世悽慘,殉情而亡的公孫綠萼;有受盡磨難,與公孫止同歸於盡的裘千尺。然而,最讓我憐惜的便是這被世人痛惡的李莫愁。

因為程英這些人再怎麼悽慘,好歹有人關心愛惜,即便得不到愛情的滋養,也有親情友情的照拂,可以抵消人生的一些風雨。而李莫愁除了和陸展元在一起的短暫時光是快樂的以外,自始至終都生活在孤獨淒涼中,沒有得到任何的關愛,除了打打殺殺,腥風血雨,讓自己沉浸在無休止的發洩恨欲之中。

李莫愁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劇: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情種一片痴?

沒有哪一個女人不想被愛,也沒有哪一個女人不想愛別人。可是李莫愁用一生追求一段情,即便愛恨已難分,即便執迷不悟一生,即便所戀之人已然魂飛魄散,她也至死不悔,直到烈火焚身,她也傲然直立,這種決心可有半分動搖?這種痴是常人無法接受更無法企及的。

李莫愁的兇殘狠毒只是用來逃避人生困境的外衣,她只是用殺人作惡的快感來麻木自己哀怨的心,並非天性如此。當你看到李莫愁抱著郭襄,而笑容滿面的那一瞬間,你便會感慨,原來她也會笑,這時,什麼赤練仙子,什麼女魔頭便不在那麼重要。你只會心生憐憫,感慨萬分,一個殺人無數,孤獨半生的女人內心不也是一個如此可愛的人嗎?她追求愛的那副模樣和我們又有何分別啊!

可悲可嘆!可歌可泣!世人都嫌魔頭惡,誰憐莫愁一片痴?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自稱90後見習藝術家,愛好文學藝術,文史娛樂,希望有一天可以寫出曠世名作,以慰平生。更多作品,請關注@囍夫卡,歡迎文友點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