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2017年對順豐和王衛來說,都是極為特殊的一年:順豐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成功上市,一貫低調的王衛走向臺前。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要知道,在順豐登陸A股之前,“尋找王衛”曾是媒體界、投資銀行經理人十分頭疼的問題。他過於神秘,幾乎從未在媒體上公開露面,婉拒過多次來自郵政內部系統媒體的採訪邀約,甚至有銀行開價1000萬美元中介費談合作,也難見他一面。


順豐上市後,王衛身價暴漲,無法再繼續低調。不過再深究後很容易發現,真正讓王衛從幕後到臺前的原因,不止這一個,他的曝光有更明顯的主動性。


王衛的“獨”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2017年下半年,順豐開始和騰訊聯手涉足投資界,馬化騰組了個局,據說“花了很大力氣”請到王衛。王衛事後公開表態,拿騰訊和順豐做例子,談一個企業決策者的思考。


“為什麼10年下來,順豐和騰訊的差別那麼大呢?直到最近,我才明白,是因為一念之差”,王衛說,企業創新恰恰很大程度取決於上層領導的一念之差,順豐在他的主導下一直專注打造內部環境,打磨自身產品,“但馬總除了打造內部環節,還有更開放的模式和不同的夥伴合作,贏得了更多機會。這就像我週六日喜歡一個人在山裡騎車,馬總喜歡和二三十人一起爬山一樣,時間久了圈子自然不同了”。


王衛的這種“獨”,在順豐成立初期就已經體現。


他7歲時舉家遷往香港,高中畢業後較早地步入社會,尋找出路。一開始,受人之託在廣東、香港兩地夾帶點兒貨,後來他把這個“舉手之勞”做成了事業。1993年3月26日,王衛在順德註冊了順豐速運,當時連他在內,公司有6名創始人兼快遞員。


“他是我認識的最有錢的工作狂,每天工作15、16個小時。”王衛的朋友這樣評價他。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王衛和他的員工一個人一臺摩托車,瘋狂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從凌晨到晚上既是收派員,又是開拓市場的業務員。


他沒靠外部支援,就用低於市場均價 30%的價格攬貨,吸引了大批中小商家。到1997年,順豐在深港貨運這條線上已經一家獨大,承運70%順德到香港的貨品。


之後,王衛更是讓順豐不斷修煉、精進“內功”。2003年SARS襲來,大眾為避免接觸將物品交接需求猛砸向物流業,快遞業務量飆升,王衛把目光轉向了天空,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速遞企業。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順豐速運官方網站相關介紹


租飛機送快遞,成本壓力是大山,服務速度是撐山棍。據悉通過航運,順豐實現了全天候、全年365天無節假日派送。在北京、上海等地,即使第一天下午6點取件,次日一早也能完成派送,且所謂高價也在大多消費者的接受範圍之內。


正在改變的順豐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不斷精修業務的順豐,哪怕再優越也無法獨吞快遞市場這塊蛋糕。


2012年,中國快遞市場趨於飽和,快遞企業銷售額增長放緩,且中通、韻達等老同行準備上市,阿里巴巴這個新同行對物流領域虎視眈眈,這些都給順豐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


當時,王衛已經在謀變,為接下來的產業佈局走向臺前。


2015年左右,順豐在落地配領域掀起併購旋風,將小紅帽物流、深圳銀捷速遞、四川星程宅配物流等公司收入麾下,還與多家物流巨頭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科技。但僅在快遞行業擴張,王衛並不滿足。他對商業給予厚望,公開表示:順豐過去10年的盈利主體靠物流,未來10年的盈利將靠商業。


從幕後到臺前,順豐掌門人王衛的一念之差


在網購狂潮下,新零售對於順豐是個機遇。王衛也確實讓順豐奔赴向每一個新零售的重要節點:


“順豐e商圈”率先進軍電商;生鮮電商-“順豐優選”旨在依託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社區門店,打造一個為用戶提供日常所需的全球優質美食平臺;“順豐嘿客”以網購服務社區店自居,注重便捷、智能化的線下社區服務體驗;“豐e足食”貨架則為進駐無人消費市場而準備;“豐趣海淘”聚焦全球精品,要做一個供應鏈最健全的跨境電商……


與時俱進去嘗試,順豐一直十分認真。王衛多次在順豐內部會上強調,有冒險精神、敢於創新、敢於承擔,才是順豐文化和順豐精神所推崇的。而對於商業版圖的拓展,王衛和順豐暫時沒拿到靚麗的成績單,但還在努力。


參考資料

《尋找王衛》,創業家

《王衛拒絕割肉》,AI財經社

《順豐王衛的進與退》,全天候科技

《王衛“搞圈子” 順豐的BAT之路》,驛站

《神秘王衛:“快遞王”如何締造其商業帝國?》,騰訊科技

撰稿:鄭莉穎 | 校對:祝盈 | 責編:李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