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導語:唐朝出現了很多名將,這些名將都對唐朝有著很大貢獻和影響,其中李光弼就是其中一位。

一代英才李光弼的簡介

李光弼,生於公元708年,死於公元764年8月15日,他是唐朝中期營州柳城(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朝陽)人,他不是漢族人,他是契丹族人,他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位將領。

他的出身也比較顯赫,他是當時左羽林大將軍的第四個孩子。李光弼來自於當時有名的"柳城李氏",一開始他就被任命為左衛親府左郎將,公元756年,他被大將郭子儀所欣賞,在他幫忙下李光弼擔任了河東節度副使,也與郭子儀一起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並立下了赫赫戰功。

三年後,他又擔任天下兵馬的副元帥等一些職位,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終於被唐朝勢力平定,所有參與平定戰亂的將領都獲得了豐厚的獎賞,其中李光弼更是在戰功方面被當時世人推為"中興第一",皇帝親自賜他一枚鐵券,在太廟中有幸留下他的名字。

不幸的是,李光弼在其晚年的時候被一些宦官陷害,最終在公元764年在徐州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歲。皇帝感戀其功德,追贈他為司空、太保,賜他"武穆"的諡號,後世也尊稱他為"李武穆"。

那麼李光弼為唐朝中期政權做了哪些貢獻?又為唐朝有著那些影響?為什麼又在戰功方面被稱為"中興第一"?

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李光弼

李光弼的影響之太原之戰

在與叛軍對戰取得一些勝利之後,李光弼準備趁機攻打敵軍的核心區域范陽郡,從而獲得戰爭的絕對勝利。但不巧當時潼關被敵軍佔領,長安也很快被敵軍攻佔,唐玄宗急忙向蜀地逃奔,唐朝的軍心也十分動盪,這件事也不得已被暫時擱置。

公元756年七月,在靈武(也就是現在的寧夏靈武)登上皇位的唐肅宗派遣自己的手下人讓郭子儀和李光弼一起立即趕赴靈武。同年八月,他們二人都到達了靈武,並且受到了唐肅宗的親自召見。唐肅宗在與他們見面的時候任命李光弼為戶部尚書等一些其它職位。同時,李光弼接受皇帝的命令親自帶領五千兵馬趕赴太原,繼續向那些叛軍發起進攻。

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唐肅宗畫像

一年後的正月,叛軍史思明和蔡希德等一些將領率領大約十萬兵馬向太原發起進攻,並且準備在佔領太原之後,從北道那裡攻打靈武。而當時李光弼的手中沒有太多的兵馬,只有不到一萬人的老弱殘兵,他們聽到史思明準備攻城的消息之後,十分害怕,想要立即建築堅固的城牆來抗擊敵人。

但李光弼不認同他們的觀點,他認為現在叛軍快要到的時候才準備修築城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白費力氣,所有他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面對敵軍進行防禦固守,另一面準備對這些敵軍發起反擊。

於是他讓自己手下的戰士從城中挖一些可以通向城外的地道,用來進攻那些進犯的敵軍,他還命令在當時的城上安裝一些拋石器,這些拋石器後來打死了許多叛軍,那些地道後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俘虜了大約一萬多叛軍。正好此時,那些叛軍起了內訌,安祿山被他的兒子親自殺死,自封為王。

而另外一股主要叛軍史思明也向范陽退兵,只剩下一些疲憊不堪的守軍。公元757年二月,李光弼親自帶領敢死隊向留守的叛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斬殺了七萬多人,並收穫了許多軍械。從此太原之戰李光弼的軍隊獲得絕對的勝利。

太原之戰是這次平定安史之亂戰爭的第一次重要的轉折點,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典型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李光弼完全展示了自己,這場戰爭也為後來的收復兩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唐肅宗知道後非常開心,冊封他為司空,同時唐肅宗還封他為魏國公。

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太原之戰

李光弼的影響之河陽之戰

公元759年八月,李光弼又被唐肅宗封為幽州長史。

此時許叔冀向叛軍史思明投降,導致汴州也落入了叛軍的手裡,李光弼看到這樣的形勢之後,決定帶領軍隊撤出洛陽,把洛陽變成空城留給叛軍史思明。同年十月,史思明向河陽發起進攻,李光弼知道後先設下計謀得到了史思明麾下的一千多匹良馬,他還成功阻止了史思明發起的進攻攻勢。史思明損失慘重,非常生氣,於是他親自帶領大軍再一次進攻河陽。

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史思明

在這場戰爭中李光弼以身作則,他提前在自己的靴內藏了刀,因此來向自己的將士們表達自己的決心。三軍看到後非常感動,他的部將們也都親自率領軍隊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戰爭之後,李光弼的軍隊成功打敗了叛軍,斬殺了一萬多敵軍,同時還親自擒拿了八千多叛軍,收穫了許多糧食物資。

這場戰爭的勝利,與李光弼的指揮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這場戰爭也成功牽制了叛賊史思明的主力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潼關和長安。

當時史思明還不知道他手下的大將們已經失敗,自己還在一直攻打河陽南部的地方。此時李光弼向史思明展示那些繳獲的俘虜,並趁機攻打懷州,史思明不得已前去救援,而李光弼早就做好了準備,又成功將他們打敗。在打敗他們之後,李光弼又成功挖地道進入懷州,與當時在懷州的唐軍士兵相互配合,一起打敗了懷州。並生擒了當時在懷州的首領安太清。

公元760年正月,唐肅宗封李光弼為太尉,同時兼任中書令。

三年後的正月,史朝義再無其它退路,不得已自殺。於是歷史上經歷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於被唐朝的軍隊平息了,而李光弼一直參與指揮,而且也一直是當時主要的平叛將領之一,為平息安史之亂立了很大的功勞,後世更是評價他為"中興第一"。

李光弼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巨大影響

河陽之戰中李光弼的軍隊

歸納李光弼對唐朝的巨大影響

言而總之,李光弼對唐德宗及其唐朝中期的政權有著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太原之戰、河陽之戰,還有許多其它的方面。這一切都對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的政權有著巨大的影響。從李光弼跟隨唐朝集團,到最後李光弼離開人世,李光弼為唐肅宗平定反叛、出謀劃策,可以說如果沒有李光弼的傑出的智謀和軍事才華,就沒有唐肅宗及其唐朝中期政權的強大實力。

結束語:李光弼為唐肅宗平定了許多叛亂,為唐肅宗立下了汗馬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