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朝(960年-1279年),共經歷319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王朝超過300年的朝代。

除了漢朝,夏、商、周朝,宋朝的歷史可以說是比較長的一個朝代了。

共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與莒、宋度宗趙名、宋恭宗趙顯、宋端宗趙昰、幼主趙昺,十八位皇帝。

兩宋18個皇帝,最後朝代更迭時,3個小皇帝不論,15個裡面5個成年皇帝臨終時沒有兒子,佔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那麼朝代歷史如此悠久的王朝,為何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到底是什麼原因?

主要有4點。

一是宋朝皇帝體質偏弱。

其實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都是以武起家,殿前都點檢,禁軍統領,有著一身好武藝,按理說體質很好。

這就涉及到兩個小問題。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趙匡胤

1、常年習武,跟現代的運動員一樣,其實,運動過度,也會對身體的損傷帶來隱患。現代很多運動員,習武之人如果沒有練一些諸如太極拳之類的,內家拳的話,一味剛猛,容易“過剛易折”,剛柔並濟才是王道。

2、後繼者基因不行。例如宋太宗,有9個兒子,長子趙元佐,次子趙元僖,三子趙恆,也就是日後的宋真宗,四子趙元份,五子趙元傑,六子趙元偓,老七趙元偁,八子趙元儼,九子趙元億。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太宗趙光義

可以說是子嗣眾多了,然而,宋太宗四子37歲,五子32歲,六子42歲,老七34歲,八子趙元儼,也就是民間演義所說的“八賢王”,是宋太宗這麼多兒子中唯一一個正常的人(真宗也算吧),他竟然還活了六十歲,打破了哥哥們早死的魔咒。九子早夭,龍生九子,五子平均壽命不超過35歲,這樣的戰績,實在是比較“難堪”。

宋太宗第三子,宋真宗趙恆,一生子嗣凋零,終其一輩子,只有六個兒子,其中6個兒子之中,竟然5子早夭,有一個出生不久就夭折,另外的三個也是還未長大成人便離開人世了。在這些早亡的兒子之中還有宋真宗的第一任太子趙佑,趙佑死後,便由趙禎繼任太子之位,是為宋仁宗。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仁宗

宋仁宗更慘,生了3個兒子,全部早夭。不得不過把濮王趙允讓之子,過繼給宋仁宗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

宋朝皇帝以文治天下,重文抑武,缺少適當的身體鍛鍊。但是從以上結果看來,應該是基因方面存在短板,即使是皇室有著全天下最好的人參,鹿茸,冬蟲夏草等補品,也是虛不受補,太醫院的太醫醫學技術再精湛,因為先天不足的原因,也無法抑制宋朝皇子們大概率事件的早夭,令人嘆息。

兩宋時皇子全部早夭的有5位。分別是仁宗,哲宗,高宗,寧宗,理宗。

這倒不是說這些皇帝沒有生育能力,只是生了兒子都夭折了,為了江山社稷,只能從族內過繼兒子來撫養,宋朝皇帝一直為繼承人而發愁,也是宋朝皇室的一大悲哀。

3、報應說。

民間傳說,因為宋太宗弒兄奪位,燭影斧聲留下千古謎團。對待嫂子與侄子殘暴不仁。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太宗一脈,合該此報。

哥哥趙匡胤的媳婦,宋太宗的嫂子去世時,本該以皇后之禮,卻反常的以嬪妃之禮下葬,哥哥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自殺,趙德芳,早逝。

這一系列反常行為,也被認為是導致了宋朝皇帝,尤其是北宋皇子子嗣稀少的原因。

4、宋朝皇宮在駐基時,為了防蟲蛀,用了大量的鉛汞等重金屬。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朝皇宮

所以,在其中生活的皇妃皇帝日積月累重金屬影響下變成絕育,而在這之前的皇子皇女,也因為重金屬積累而先天不足,容易早夭。

關於兩宋皇子夭折率高,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宋朝修建皇宮時,使用了含有水銀,丹砂和鉛的塗料,這些塗料顏色鮮豔,能防蟲蛀,官家在鉛汞材料中居住,能生出健康孩子才怪呢!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代皇宮

這個說法還有待專家考證,在這裡還沒有相關文獻和數據支撐。

那麼,親愛的讀者,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嗣繼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系歷史天下原創,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