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不知道的“中國歌劇”|看看新聞Knews

每年的新春音樂會,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文化大餐,這是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音樂之聲。


卡爾多·穆蒂、普雷特涅夫、吉爾伯特、艾申巴赫等國際一流指揮家,維也納約翰·施特勞斯樂團、德國廣播交響樂團、西班牙加納利交響樂團等外國樂團,每年輪番上陣,帶領上海聽眾開啟讓人意猶未盡的世界音樂之旅。《圖蘭朵》、《阿依達》、《軍中女郎》等西方歌劇已成為舞臺上的經典,“今夜無人入睡”這首《圖蘭朵》歌劇中的著名詠歎調還在上交音樂廳的上空迴響。


2019新春音樂會現場,活躍於國際樂壇上最傑出的中國指揮家餘隆,以一襲長袍馬褂深入人心。只見他神采飛揚,指揮若定,帶領上海交響樂團演繹純正的中國年味。

指揮餘隆一身長袍馬褂和歌唱家雷佳


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雷佳的出演同樣充滿了濃郁的“中國韻味”。她的音色善於變化,剛柔並濟;行腔真摯動人,富有內在張力。她曾成功塑造了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中“水紅蓮”的形象,主演了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此次新春音樂會,雷佳就登臺獻唱了這兩首中國歌劇中的詠歎調。


《白日飛昇》選自歌劇《再別康橋》,是角色林徽因在得知徐志摩遭遇空難之後,受到極大衝擊,內心情感起伏複雜變化,而演唱的整部劇中最後一首詠歎調,對人物形象塑造有著重要作用。選段“秦生啊,你還好嗎”出自歌劇《運河謠》第四場,展示了全劇核心人物水紅蓮機智勇敢、聰明善良、敢於抗爭的人物性格。“初更熬藥湯,不要燙著你;二更寒風起,你要多添衣;三更星斗移,你要歇一口氣;四更孩子哭,給他喂點漿米……”前四更雷佳的演唱將心緒和緣由娓娓道來,情緒也相對平穩,歌詞情景刻畫細膩。“……五更拂曉唱雄雞,我一夜站在露水裡,你抽一點空把我想起,讓我得一點愛惜,一點愛惜。”第五更時雷佳的演唱情緒到達高點,直抒思念之情和深刻愛意,音樂的深度與力度也極大加強。



新春交響文化大餐


“要更好地觀摩和聆聽歌劇選段的話,我建議要做一些功課,瞭解這首詠歎調的出處,和歌劇的大概內容。”土家族男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教授陳劍波告訴記者。他認為在新春交響文化大餐的舞臺上,中國歌劇作為重頭戲出現,彰顯了歌劇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上海市民欣賞習慣的改變。“同一出歌劇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導演、指揮、歌唱家,都會衍生出不同的藝術風格。”陳劍波形容說,歌劇演出現場猶如作畫,同一個題材不同畫家用不同顏料畫出來的物體給人感受是不一樣的。演唱者、指揮和樂隊,在現場達到某種藝術上的契合,這是歌劇的魅力。

那些年我們熟悉的旋律都來自歌劇

“歌劇實際上還是外來的文化範式,它起源於歐洲。”


中國歌劇,一些聽眾可能還覺得有些陌生。然而實際上,不少被人們所熟悉的,那些年深入人心的旋律,就來自經典的中國歌劇。


我們有極為悠久的戲曲歷史,如漢代的“百戲”,唐宋時期的歌舞雜劇、後來的元曲、京劇等各種戲曲,還有全國各地豐富的民歌曲調。


陳劍波告訴記者,現代意義上的歌劇藝術,是以“五四運動”之後,黎錦暉的兒童歌劇《麻雀與小孩》為起步標誌,發展到現在具備了完整的歌劇範式,還在進行多元化的探索。中國歌劇有自身的民族特點和發展歷程,剛剛經歷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


進程雖然不長,但也經歷過幾次發展的高潮期。


“萬口傳唱《北風吹》,處處皆聞《洪湖水》。哪個不知《劉三姐》,誰家不哼《紅梅贊》。”短短几句話,就描述了這幾段旋律曾經風靡一時的傳唱度。


四、五十年代有一種說法是一“白”一“黑”和一“江”一“湖”。分別指的就是產生於這個時期的中國歌劇《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江姐》和《洪湖赤衛隊》。這是民族歌劇的大膽探索時期,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帶有紅色革命本質,帶有鮮活的民歌民族特性,帶有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意味。



延安時期歌劇《白毛女》劇照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年來到……”陳劍波在哼唱了這段旋律之後告訴記者,《白毛女》的創作和公演最早是為了向黨的七大獻禮,通過一個民間傳說“舊社會把人變成鬼”,通過喜兒和楊白勞這對父女的遭遇,來謳歌新社會。這在當時是充分運用了藝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來進行思想的教化。


《小二黑結婚》是根據趙樹理的文學名著改編的,講述了一個民兵小二黑與小芹姑娘相愛卻歷經坎坷的故事。這齣劇中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民間音樂素材,有鮮明的時代感。“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同樣膾炙人口的旋律,被收錄在大專院校的重點聲樂教材中。


歌劇《江姐》選曲(人民音樂出版社)


《江姐》由著名編劇閻肅執筆,講述了中共地下黨員江雪琴(江姐)在全國解放前夕,由於叛徒的出賣,不幸被捕,英勇就義的事蹟,這是根據一個真實的革命事件改編的。《紅梅贊》、《繡紅旗》、《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奉獻》 ,都是出自這部歌劇的詠歎調。


“洪湖水,浪打浪……”是《洪湖赤衛隊》裡最著名的唱段,流傳度很廣。這部歌劇的音樂採用了民間花鼓戲等音樂元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陳劍波告訴記者,這些為人們所熟知的旋律正是出自中國歌劇的唱段,是其中旋律優美的詠歎調。而從這些歌劇產生到現在,一直都還在被不斷改編、復排,可以說是牢牢佔據著經典歌劇的席位。

民族歌劇向西方的交響化範式看齊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跟世界的通道打開了,在文化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時,除了之前比較單一的歌劇形式之外,產生了很多跟歐洲歌劇範式比較接近,結合更緊密的歌劇。改革開放後第一部歌劇就是施光南的《傷逝》。”陳劍波副教授正在寫作一篇由文學作品改編為中國歌劇主題的論文,其中就重點提到了歌劇《傷逝》。有評價說,魯迅寫出了每個時代青年人的愛和夢想,《傷逝》便是魯迅創作於1925年的唯一一部寫青年人愛情的短篇小說。故事講述的是一對深受五四運動新思潮影響而覺醒的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扮演著在一個倍受封建思想壓迫的社會環境中要求個性解放、並追求自由愛情的青年形象。



1981年《傷逝》首演劇照


“《傷逝》初步具備了歌劇的交響化,它的樂隊的寫法,旋律的寫法,它具備了西方對歌劇名詞解釋的要件,比如說詠歎調,聲部的設置。”歌劇《傷逝》被稱為是中國第一部抒情歌劇,“人民音樂家”施光南是新中國成立後由國家培養的新一代作曲家。
到了《原野》,中國歌劇又進一步發展了,在樂隊和聲樂的寫作上,作曲技法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變。再到後來莫凡的《雷雨》、郭文景的《駱駝祥子》,陳劍波評價說尤其是《駱駝祥子》,它完全具備了西方歌劇的性格,它沒有那種特別優美、可以單獨拿出來供大家欣賞的一首詠歎調,但是它整個的聲樂和樂隊都是特別緊密,可以說是共同完成了劇中的戲劇衝突和矛盾解決。在陳劍波看來,他所羅列的四部歌劇作品,也表現出來西歐歌劇發展脈絡的一些線條。



《駱駝祥子》劇照登上外國歌劇雜誌封面


保留“中國特色”,提升文化自信

雖然,“歌劇”算是一個文化舶來品,它起源於歐洲,中國歌劇要學習它的範式,要具備一些必要的元素,但在陳劍波看來,中國歌劇也應發展其“中國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國家,中國歌劇也不妨多選取一些民族素材。


“比方說郭文景的創作裡面加上了京胡,還有《江姐》,它的旋律基本上是借鑑了四川的民歌,還有揚琴、清音。習總書記不斷地提出我們要文化自信,歌劇也算是文化中的很重要的重頭戲。”陳劍波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普通民眾,走進歌劇的欣賞音樂廳,能夠欣賞中國歌劇,並且對歌劇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認知,甚至於評價,他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狀態。

中國音協主席趙季平在歌劇廳觀眾席


中國歌劇的創作,在當下正是遇上了最好的時代,在全國都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趨勢。然而真正能稱之為經典的作品,只有放到時間的歷史長河中去檢驗。靜下心來,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認真地創作、打磨,不斷聽取專家和普通觀眾的意見,進一步研討、改進,才能塑造出一部又一部的經典。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婭靜 實習記者:郝思舜 宗慧敏 柳學敏 攝像:劉寬漾 實習編輯:曹臨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