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項目賣奶粉遭質疑 兒慈會:項目屬實但不賣奶粉 與涉事奶粉品牌無合作

近日,有河南周口幼兒家長反映,當地衛健委聯合中華兒慈會啟動了“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該項目的其中一種資助方式是家長只需掏99元就能購買原價298元一桶的卓賦奶粉,家長只要承擔三分之一的奶粉費用,其餘給予補貼。隨後,該家長髮現該品牌的奶粉在電商平臺經常搞活動,實際到手價106.5元,質疑該項目其實是打著公益的名義推銷奶粉,或者高價採購奶粉套取慈善補貼款。

12月3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周口衛健委獲悉,該公益項目確實存在,奶粉資助包括給特困家庭免費送奶粉、一般低收入家庭自願以優惠價認購兩種方式,但奶粉選擇、採購均由中華兒慈會負責。隨後,中華兒慈會成長髮展部工作人員稱,中華兒慈會確實於今年10月在周口啟動了該公益項目,但只是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嬰幼兒免費贈送奶粉,不存在賣奶粉的形式,中華兒慈會未採購過卓賦奶粉,也未接受過該品牌奶粉捐贈,更從未與該品牌奶粉簽過任何合作協議。

原價298元的奶粉公益項目以99元賣給家長 該奶粉網店搞活動銷售僅106.5元

近日,河南周口西華縣的幼兒家長袁先生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他家孩子才1歲,正是需要購買嬰幼兒奶粉的時候,12月初,村裡衛生所的一名村醫向他提供了一個微信群二維碼,稱可以購買“國家補貼”的奶粉。“我就是普通農村家庭,也不是貧困戶,但村醫也沒問我家庭情況,知道我們家有孩子就給了群二維碼。我進去發現,那個群都是我們東夏亭鎮的幼兒家長,群裡有200多人,也有這個公益項目的工作人員和鎮衛生所的工作人員。”

公益項目賣奶粉遭質疑 兒慈會:項目屬實但不賣奶粉 與涉事奶粉品牌無合作

袁先生稱,進入微信群后,有一名群暱稱顯示為“王某某-關愛新生命”的工作人員在群裡發消息通知稱,“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是周口市引進的為提高周口市嬰幼兒健康水平,減輕家庭養育負擔的大型公益項目,項目實施週期三年,針對全市7-36個月的嬰幼兒開展,到2023年底。資助方式為一般家庭、低收入家庭家長承擔大約三分之一的奶粉費用(每桶99元),剩下的給予補貼。同時,該工作人員稱,目前是0-3歲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的檔案建立階段,請大家識別其發在群裡的調研表二維碼填寫信息,為寶寶建檔,本月下旬才能享受政策。填寫提交成功後,把截圖發到群裡核對信息。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該調研表需要填寫的信息包括所在縣、鎮、村信息,幼兒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家長姓名、手機號、工作情況、微信號,家庭情況是否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低收入家庭、一般家庭,餵養方式是否使用奶粉、未使用奶粉原因、使用奶粉品牌、奶粉價格、奶粉月開支,奶粉是否造成經濟負擔、是否需要資助等。

公益項目賣奶粉遭質疑 兒慈會:項目屬實但不賣奶粉 與涉事奶粉品牌無合作

袁先生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工作人員所稱每桶補貼後99元的奶粉是卓賦奶粉,原價298元一桶,三分之二由公益項目補貼。“該品牌奶粉在某電商網站官方店零售價顯示也是298元,但商家經常搞優惠促銷,實際到手價才106.5元。”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發現,12月30日,該品牌奶粉在某電商平臺上標價為298元一桶,但商家正在搞促銷,使用優惠券及促銷優惠後,每桶奶粉到手價為104.5元。12月31日,該品牌奶粉促銷力度降低,實際到手價為每桶223.5元

家長質疑該項目涉嫌為以公益為名商家推銷奶粉、套取慈善款被移出群

袁先生說,其實該品牌奶粉網購的價格跟99元差不了多少,但如果公益項目採購價真的是298元,那麼,補貼的三分之二是給誰了呢?“如果補貼是給奶粉商家,是不是商家打著公益的名義高價賣奶粉?這個項目就是幫商家推銷奶粉?如果不是給商家,是不是有人通過這個公益活動套取慈善補貼款?有不少家長都在群裡提出這個質疑,工作人員的解釋是,商家在電商平臺價格比較低是搞活動時才有的,採購價是長期比較穩定的。這個解釋我覺得也不太可信,再繼續質疑我就被移出微信群了。

公益項目賣奶粉遭質疑 兒慈會:項目屬實但不賣奶粉 與涉事奶粉品牌無合作

據袁先生加入的微信群聊天截圖顯示,微信群裡的項目工作人員在被群裡的家長問到其身份時,往群裡發了兩份當地衛健委的紅頭文件,內容基本一致。文件顯示,今年10月22日,周口市衛健委向各縣區衛健委下發《周口市“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稱,為貫徹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切實改善該市嬰幼兒營養狀況,促進嬰幼兒群體健康成長,減輕貧困家庭育兒負擔,助力全市脫貧攻堅,市衛健委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在全市開展“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西華縣也向各鄉鎮衛生院下發了《西華縣“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對於幼兒家長提出的質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致電周口市西華縣東夏亭鎮衛生院工作人員黃先生諮詢。黃先生解釋稱,當地的確有“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這個公益項目,奶粉面向家長們的售價也確實是99元一罐,即卓賦奶粉每罐原價的三分之一。但該公益項目並不存在虛報價格、推銷奶粉、套取公益善款的事情,“我們都有上級印發下來的文件。這個奶粉的採購價應該是跟該品牌奶粉在電商平臺沒打折時候的價錢是一樣的,但是採購的具體事情我不太清楚。不是我們一定要指定這個牌子的奶粉,上級部門說目前只有這個牌子,以後會慢慢加別的牌子。”

公益項目賣奶粉遭質疑 兒慈會:項目屬實但不賣奶粉 與涉事奶粉品牌無合作

黃先生稱,對於袁先生提出的相關質疑,已有多名工作人員向其解釋過了。“但是這位家長說話比較衝,總在群裡說一些質疑我們這個政策和基金會的話,所以我沒辦法,就把他移除了。”

當地衛健委:公益項目奶粉有免費送的 也有家長自願認購的 衛健委不負責奶粉採購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在袁先生加入的該公益項目微信群中,工作人員在群裡發的文件截圖沒有包含具體的項目實施方案。那麼,周口市“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具體的實施方案到底是什麼?賣99元一桶的卓賦奶粉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12月3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致電西華縣衛健委,工作人員稱,“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確實在當地開展了,對嬰幼兒家庭的資助有兩種方式,對於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奶粉免費送,不需要家長掏錢,從10月份開始開展項目後,給貧困戶的奶粉都已經送過去了。另外一種資助方式是一般低收入家庭可以通過該項目優惠購買卓賦奶粉,家長只需要自己掏三分之一的價格,也就是99元買一桶。

周口市衛健委婦幼健康科的工作人員也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對於“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衛健委是接到中華兒慈會的函後,協助中華兒慈會在當地開展此項目,改善貧困家庭兒童的營養健康情況,但奶粉的選擇、奶粉採購等工作由中華兒慈會負責,衛健委只是負責幫忙摸清需要資助家庭的情況。“資助的方式就是自願認購,如果是特困家庭,每個月會有免費的奶粉送,如果是一般低收入家庭,就是自願認購。具體情況可以再諮詢中華兒慈會。”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查詢發現,關於各地開展“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的報道並不少,除了周口地區存在以優惠價銷售奶粉的形式,江西萍鄉市近日啟動該項目,相關報道中也提到“該項目擬對萍鄉市250戶有7至36個月嬰幼兒的特別困難家庭提供慈善捐贈,每戶每年免費捐贈24罐優質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擬對10000戶有7至36個月嬰幼兒的一般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益資助,資助標準為市場價格的70%,每戶每月最高資助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4罐,幫助困難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減輕育兒負擔”。此外,去年12月,關於湖北宜城期待該項目的報道中也提到,該公益項目以奶粉資助為主,採用捐助特困家庭(免費捐贈)、差額資助(公益助購)、公益優惠等多種方式為宜城符合條件的對象(7-36個月嬰幼兒)進行資助,資助時間為3年,至2022年11月5日結束。

中華兒慈會:該公益項目確已在周口啟動 但奶粉只送不賣 與涉事品牌無任何合作

那麼,該公益項目是否確由中華兒慈會發起?奶粉如何採購?又是如何進行資助的呢?對於這些問題,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上中華兒慈會成長髮展部的工作人員瞭解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中華兒慈會從2017年開始有“關愛新生命”項目,一開始以提供免費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為主,後來意識到一些農村地區的孩子存在母乳餵養不夠,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無法進行母乳餵養的情況,又開始加入了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該項目是中華兒慈會和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

工作人員稱,中華兒慈會“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是對貧困家庭的幼兒免費送奶粉,從來沒有賣奶粉的情況。“送給這些家庭的奶粉是我們接受奶粉企業捐贈,或者是直接採購的奶粉,不存在跟奶粉企業合作賣奶粉的情況。而資助家庭的選擇,我們是以當地政府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準,需要當地政府和衛健委協助我們推進,知道哪些家庭符合送奶粉的條件。”

關於周口地區該公益項目補貼的方式向家長銷售99元一桶的卓賦奶粉的情況,中華兒慈會成長髮展部工作人員查詢後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今年10月份,中華兒慈會確實聯合周口市衛健委和其他公益組織在周口啟動了關愛新生命項目,但卓賦奶粉不是該項目指定向貧困家庭贈送的奶粉品牌,該奶粉品牌跟中華兒慈會沒有簽過任何合作協議,中華兒慈會也沒有采購該品牌奶粉或者接受過該品牌奶粉的捐贈。“賣奶粉的情況,我們就不清楚了。”

中華兒慈會成長髮展部工作人員稱,中華兒慈會是慈善組織,雖然是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但所有資金來源都是社會捐贈,沒有拿過政府的任何補貼,更不可能有任何高價賣奶粉的營利行為。“賣奶粉還打著政府的名義,我們怎麼可能做出這種違反慈善法的事情呢?我們的每一筆收入都在官網公示,項目支出也都在慈善透明窗進行展示,如果家長們對我們的公益項目有質疑,歡迎到我們官網查詢,或者到財務部門查詢賬目。”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戴幼卿 實習生 潘楚含)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北青即時】創作,今日頭條獨家助力傳播,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