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她於1901年出生於一個開明的家庭,她飽讀詩書,思想進步,被丈夫贊為“驕楊”。她的父親曾在而立之年去國外留學10年,學成後回到國內辦教育,帶動、支持新文化運動,曾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是毛澤東和蔡和森等人的老師

,被譽為"湖南大學藍圖設計第一人"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

她的名字就叫楊開慧,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

楊開慧(1901-1930),號霞,字雲錦,湖南長沙板倉人(現長沙縣開慧鎮),楊昌濟之女。楊開慧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楊開慧作為一名女子,在舊社會里,不但有寓意深刻的名字,還有被長輩寄予厚望的“字”,好聽的“號”,可見,楊開慧雖然是女子,但依然是被父母當做男孩子一般重視與教養。這在普通的家庭裡,是很難實現的。


楊開慧父親的名字叫楊昌濟,出生於1871年,湖南長沙縣人,著名的倫理學家,教育家。曾留學日本、英國,在教育學、倫理學與哲學方面有建樹。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雕塑

楊昌濟於1913年後回國任教於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支持新文化運動,宣傳《新青年》的主張。先後在《新青年》、《東方雜誌》發表論文,介紹西方哲學、倫理學、教育學思想,提倡民主與科學,宣傳新道德。關心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一批進步青年,促成新民學會的成立。參加籌備湖南大學,撰《論湖南創立省立大學之必要》,被譽為"湖南大學藍圖設計第一人" 。1918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病逝於北京德國醫院,葬於長沙縣板倉。

楊昌濟出生於書香世家,家裡人世代讀書。楊昌濟的父親楊書祥,則中過進士在清朝做過國子監學錄。楊昌濟的母親向氏也是大家閨秀,而楊昌濟的妻子名字叫向振熙,是楊昌濟的表姐,他母親的內侄女,也是楊開慧的母親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與毛澤東油畫

楊開慧的童年是在母親向振熙的陪伴下成長的,由於父母的開明,楊開慧開女子之先河,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楊開慧7歲就開始進入了長沙第四十初級小學讀書,成為了此校的第一批女生。後來,楊開慧先後到儲能學校、衡粹女校、縣立第一女子高校讀書。


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的辛亥革命發生,此時,楊開慧才10歲。但是,她人小鬼大,敏銳地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於是動員媽媽與自己一起讀書。在衡粹女校,楊開慧母女同讀書被傳為佳話,令人羨慕。


1915年,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在湖南高師講學,成為了被楊昌濟認為是"海內人才,前程遠大"的毛澤東的老師。


楊昌濟特別愛才又平易近人,毛澤東、蔡和森等一大批思想進步,天資聰慧的學生常去楊昌濟老師家裡談人生、理想與抱負。


每當此時,楊開慧總是搬個凳子,坐在父親和他的學生的旁邊,沐浴春風,接受新知識,新文化,新思想的薰陶。在接觸中,楊開慧與毛澤東二人的心越來越近了。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與毛澤東

1920年1月,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因病去世,毛澤東作為準女婿為老人送終。

同年冬天,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


楊開慧和毛澤東的婚禮是新式的,他們“不做俗人之舉"——楊開慧提著一個裝著換洗衣服的小箱子,來到毛澤東的宿舍,二人就算是結婚了。楊開慧按照最“潮流”的方式,把自己嫁了。沒有嫁妝,不坐花轎,沒有新房。


1922年初,楊開慧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區委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成了毛澤東的得力助手:

她經常往來於文化書社、船山學社等黨的秘密聯絡點,傳送黨的文件和指示,協助毛澤東收集資料,抄寫文稿。


1922年10月,楊開慧與毛澤東的第一個孩子毛岸英出生,1923年11月,次子毛岸青出生。1927年4月,三子毛岸龍出生。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油畫

楊開慧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把母親向振熙接到身邊,一起照顧兒子們,同時家裡也請了女工,以便於她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革命工作。1927年初,楊開慧把大量的有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的調查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抄寫。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刊登,軍功章裡有楊開慧的一半。


1927年秋收起義前,毛澤東去指揮工作,臨行前,囑咐楊開慧多參加一些農民運動,這也成了他們夫妻的永訣。


此後3年,楊開慧在白色恐怖下,堅持與敵人做鬥爭,領導、參與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鬥爭,積極發展壯大黨組織成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被軍閥何健的手下抓捕,一同被被捕的還有她的長子毛岸英和家裡的女工。


敵人多次對楊開慧等人進行轉移,他們就怕楊開慧被救走。"最嚴重的政治犯,女共黨楊開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是敵人給楊開慧的標籤。


"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口裡得到你們滿意的東西,妄想!"

“砍頭只像風吹過!死,只能嚇膽小鬼,嚇不住共產黨人!"


雖然楊開慧在獄中遭受了種種酷刑,但她從未向敵人低頭。敵人以楊開慧只要同意登報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為條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楊開慧答應敵人的這個條件,楊開慧就能被釋放。


楊開慧的錚錚鐵骨,從她的回答可見一斑:

"我死不足惜,願潤之的事業早日成功!""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與毛岸英(右)、毛岸青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瀏陽門外被敵人殘忍殺害,年僅29歲。


楊開慧去世後,為了毛岸英兄弟安全的考慮,楊開慧的母親向振熙與兒媳歷盡千難萬險,把毛岸英兄弟送到了毛澤民處。後來,在複雜的革命形勢下,毛岸英兄弟也是歷盡了滄桑。而他們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小名毛毛的毛岸龍也失蹤了。


毛澤東與妻子楊開慧伉儷情深,楊開慧去世後,毛澤東非常傷感與懷念。1957年毛澤東為紀念楊開慧特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一首,贊其為"驕楊"。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

毛澤東把楊開慧的母親向振熙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尊敬與孝敬,1950年4月,向振熙八十大壽,他讓毛岸英去給外婆祝壽,同時,還寫了一封祝壽信:

向老太太尊鑑: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壽,因令小兒岸英回湘致敬,並奉人參、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賀之忱,尚祈笑納為幸。

敬頌康吉!

毛澤東

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1960年,向振熙90歲,毛澤東為老人捎去祝壽的錢,祝福老太太安康。


3年後,向振熙老人高壽93歲而終,毛澤東給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寫信表示慰問:

“望你及你的夫人節哀。寄上500元,以為悼儀。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的親愛的夫人同穴。我們兩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

她被毛澤東贊為“驕楊”,29歲時犧牲,她為何沒答應敵人的條件

楊開慧墓地

1969年楊開慧的母向振照與之合穴,墓地位於湖南省長沙縣東鄉板倉,碑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蝶戀花答李淑一》著名詞篇。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楊開慧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她沒有答應敵人的條件是因為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她相信黨的事業定會走向勝利。


向革命先烈致敬!向紅色特工緻敬!五星紅旗為他們飄揚!讓我們一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