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裡的大學問 安全不容忽視

這兩年,堅果炒貨成為許多人過年必不可少的零食,一眾親朋好友齊聚一堂,磕磕瓜子、剝剝花生、嘮嘮家常,年味十足,因此堅果炒貨市場也隨著年味紅火起來,尤其是一些“網紅堅果”,備受吃貨青睞。然而據瞭解,這些既漂亮又美味的“網紅”堅果,卻並不是那麼的安全。

堅果裡的大學問 安全不容忽視


堅果顏值擔當或有風險

購物網站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各色堅果,惹人怦然心動的優惠活動,加上“新鮮、健康、少添加”的宣傳語,簡直讓消費者看的毫無招架之力,恨不能通通打包帶走!

但是,據悉有機構選了5款人氣頗高的“網紅”堅果,根據食品安全規範,檢驗員對堅果中的5個重要質量指標進行抽檢,分別檢測二氧化硫、亞硝酸鹽、甜蜜素、黃麴黴毒素B1和黴菌含量,結果發現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比起國家規定黴菌限量標準:每克不得超過25個黴菌菌落,5號樣品黴菌含量竟整整超標了16倍!其中試吃時人氣最高的4號蜂蜜黃油腰果也存在標籤未明確標識甜蜜素。所以說,購買堅果也需謹慎啊。

科學對待黴菌超標及“二氧化硫”

堅果抽檢中,黴菌總數是很重要一個指標,一旦超過這個標準,便會給我們消費者帶來食品安全風險,所以對於黴菌超標我們應該警惕,不過也不要過度恐慌和“以偏概全”,拒絕食用所有堅果,因為堅果中富含礦物質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還是建議可以經常適量食用的。

至於堅果中檢測出的微量“二氧化硫”,並不一定就是用了漂白物質,因為二氧化硫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非法添加物,它主要有漂白和殺菌(防腐)的作用,特別是在乾果、調料粉、幹蔬菜等食品中,此外,二氧化硫也可以抑制多酚物質的氧化褐變,從而起到護色作用,所以對於那些經過“二氧化硫”漂白過的堅果和正常使用的,還是要需要區分看待的。

國內專業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臺卓奇食品追溯平臺創始人符春彥溫馨提醒:首先,購買堅果要選擇正規的商家,注意查看外包裝上的標籤、生產標準號,儘可能選日期新鮮的;另外,如果嚐到堅果有“哈喇味”,要停止食用;最後,兒童好動,請在家長看管下食用堅果炒貨,特別注意,避免在哭鬧、大聲說笑時食用,以免引發嗆食而堵塞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