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獨家:《金融時報》會變成日本國家利益的看門狗嗎?

7月以來,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被收購的消息不脛而走。全球媒體紛紛猜測買家是誰:德國斯普林格集團、美國彭博社、雅虎公司……連騰訊和網易都猜到了,唯獨日本經濟新聞社(Nikkei)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上。

到了23日,日經新聞宣佈,斥資13億美元全資收購FT集團。消息一出,輿論譁然。

那麼問題來了,日經新聞為何要花13億美元(約合81億人民幣)收購《金融時報》?這樁“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式收購的背後,僅僅是日經新聞進軍全球的野心?

日經的企圖

日本經濟新聞是日本最大的新聞集團,擁有報紙、十幾分雜誌、電視、網站等。日經新聞報紙年發行量大約300萬份,雖然比不上《讀賣新聞》近1000萬份的發行量,但也是相當可觀。

日經新聞去年的營運利潤是167.5億日元(約合8.4億人民幣),而FT的營運利潤是2400萬英鎊(約合2.3億人民幣)。也就是說,日經新聞要35年才能收回成本。

此外,日經新聞持有的現金、有價證券等不足1400億日元,花費1600億日元買FT,是需要大量勇氣的。單純從生意的角度,這筆買賣似乎並不划算。

但日本人顯然有自己的考量。日本媒體在本國擁有巨大影響力,在國際上卻讀者寥寥,很少有人知道NHK、共同社、日經新聞等還有英文版網站。而相比之下,FT可能是少數幾家成功的全球性財經媒體之一。該報立足全球政經大事,對英國本國的報道並不多,其電子版訂戶也多來自國外。

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目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也主要來自英國和美國。所以,日本媒體要向進軍世界,英國和美國的媒體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不是彭博社、《紐約時報》,而是FT?從目前披露的公開信息看,日經新聞的考量是這樣的:

FT的奉行的格言是“不懼怕,不偏袒”(No fear,no favour.),該報不會將英國的愛國主義作為行為準則,也不會進行為英國立場代言的報道,相對比較客觀。

相比之下美國和日本的媒體則遜色不少。前兩天,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肯尼亞,CNN的標題是“奧巴馬將前往‘恐怖主義溫床’”,這讓肯尼亞非常不滿。

日本人敏銳地覺察到,媒體只要煽動愛國主義、爭取到本國讀者和觀眾就能在商業上獲得成功 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更容易接近事實的真相,更關注全球面對的共同課題。在這樣的時代,即使進行偏袒本國主張的愛國報道,全球的受 眾也不會贊同,在營銷方面也無法取得成功。

最近幾年,英國媒體如FT、經濟學人等發行量擴大了數倍,但美國媒體在報紙、雜誌以及電視等幾乎所有領域都萎靡不振,正在不斷進行裁員。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在全球商務人士之間,英國媒體也頗受歡迎。日本的一位債券交易人士說:“美國媒體一般是以美國情況為中心,很少關注世界市場動態”。

所以,無論從盈利方面還是影響力的提高,日經收購FT都可謂明智之選。

當然,這可能僅僅是事實的一部分。

觀察者網獨家:《金融時報》會變成日本國家利益的看門狗嗎?

喜多恆雄(資料圖)

為什麼是日經?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日經為什麼能如願獲得FT這一“獎盃資產”?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國斯普林格集團已經對FT展開了長達數年的追求。也許你會說日經開的價更高,但其實關係更重要。早在2013年,日經就和FT達成了一項全面合作協議,包括內容共享、員工培訓等方面。FT的首席執行官李爾庭(John Ridding)也跟日經高層私交甚好。

說起日經高層,就不能不提日經的掌舵人、現年69歲的喜多恆雄,他是促成此次收購的關鍵人物。1971年,喜多恆雄從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進入日經新聞社工作至今。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紙媒沒落的形勢下,喜多恆雄接掌日經新聞。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報紙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幾乎每年都有一個地方消失一份報紙。信息渠道無紙化的迅速發展,對報紙的經營產生重大沖擊。加上日本人口日趨老齡化,預計2046年人口會少於1億,這將直接導致報紙市場縮水。

喜多恆雄深刻意識到了這種趨勢。2010年3月23日,日經收費電子版正式上線。這在當時看來是頗為大膽的舉動。面對收費質疑,喜多恆雄2009年4月訪華期間表示,有償網絡資訊是世界新潮流。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提供有價值的情報,而有價值的情報理應有償閱覽,這是保證媒體內容高品質和高含金量的可靠途徑。

在接受中國記者專訪時,喜多恆雄多次提到了《金融時報》這個名字,對於該報的影響力和商業模式也讚譽有加。可以看出,他至少在6年前就注意到了《金融時報》,而今天的收購,與其說是突兀,更像是多年來精心籌劃的最後一步。

日經是怎樣一家媒體?

我們來看看日本經濟新聞究竟是怎樣一家媒體。雖然FT恪守中立,但日經新聞可謂既迎合了本國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又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一家日本財經媒體。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撰稿人陳言告訴筆者,日經新聞立場中間偏右。這幾年,日經是堅決主張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的媒體。

陳言說,他半月前去日本和日經新聞的編委聊天,對方表示,他們對自己的讀者很瞭解,即80-90%是討厭中國的,所以他們要迎合自己的讀者。說中國的內容都是負面的:汙染、腐敗、派閥鬥爭等等。如果要報道中國網絡發展得很好,比如談阿里巴巴,標題就定一個新興經濟體市場形勢好,因為讀者不希望看到中國的好。

陳言指出,這兩年中日政治惡化,日本企業對政治家亦步亦趨,對中國市場,不進而退,喪失發展機遇,就是跟日經新聞報道傾向有關。政治上,該報對日本侵華戰爭閉口不提。

美國《紐約時報》的日本記者Hiroko Tabuchi也直言不諱地指出,日經新聞基本就是日本產經的公關機器。該報選擇性忽略了2011年奧林巴斯公司財務造假醜聞,還是《金融時報》先曝光的。它對近期日本高田氣囊的安全隱患問題也鮮有報道。這一事件導致日系車企在全球召回1060萬輛車,法拉利、克萊斯勒等車企也受到連累。

日本媒體和政府關係非常密切,日經新聞尤甚。陳言說,日經新聞的編委手機裡都有大量內閣大臣的電話。一個電話就可以約某個大臣出來吃飯。他們也可以對大臣說經濟狀況不好,投個廣告吧,政府就可以來打廣告。

陳言透露,日本政府的廣告大多都是在日經新聞上登的,比如農林水產省,登一個廣告提醒大家,節約用水;氣象廳打個廣告說,最近高溫,注意身體。這些都要付全額廣告費,沒有打折。另外,日本所有上市企業的公告,像中國的證券四大報一樣,信息披露都是刊登在日經新聞上的。

此外,日本媒體和政治家之間的旋轉門也司空見慣。比如日本前任內閣總理大臣森喜朗,就曾經是日本右翼媒體《產經新聞》的記者;再比如民主黨有個議員長妻昭,以前就是日經新聞的記者。

今年5月, 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一篇《日本政府如何幹預媒體獨立》的報道。也證實了陳言的說法。報道指出,在日本,政府和記者之間的正式關係是通過一系列記者俱樂部 來維持的,只有俱樂部會員才能獲准參加新聞發佈會,而且只有會員才能接觸相關官員。作為賦予記者這種特權地位的回報,日本官員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機構或 部門將得到正面報道。很多時候也的確如此。

《金融時報》會變味嗎?

那麼,相對客觀公道的《金融時報》賣給這樣一家日本“國家利益的看門狗”,會不會變味呢?

對此,日經集團首席執行官喜多恆雄多次表示要維護該報的編輯獨立性。他上週五說,“讓我們明確一下,《金融時報》的編輯獨立性將得到維護”在給《金融時報》的一封信中,喜多恆雄說,“有幾點我們希望一開始就在這裡澄清。FT將繼續享有完全的編輯獨立性和自由,正如所有新聞機構應該享有的。”

此外,如果FT一改此前恪守的新聞立場,帶著狹隘的島國心態看世界,等於是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這則收購也引發了一些中國人的擔憂。成為日本企業後,FT對中國的報道,尤其是對中日關係的報道:如何保持客觀中立?

對此,FT中文網總編輯王豐說,且不提買家做出的合同條款上的保證,單是FT全球500多位採編人員共同的職業道德感和榮譽感,就已經可以確保我們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在公正客觀、不偏不倚的基本職業道德上不會有任何差池。

“我們一向高度關注中國政治、經濟發展和區域財經、戰略話題,與我們合作多年的優質專欄作家和專業領域撰稿人們確保了FT中文網多元視角和深度分析。有他們在,我們不會變。”王豐如是說。

不過,正如陳言所指出的那樣,在牽涉中日問題的時候,FT恐怕會偏向日本。這也很正常,因為媒體總是要替主子說話的。

據新華網披露,來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的觀點也認為,收購《金融時報》不僅是日經新聞一項戰略舉措,而且是更寬泛的政治對外戰略的一部分。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表示“我國的理念”正在遭到外國人的誤解。他呼籲採取措施“主動收集和傳播信息,使我們得到正確理解”。

日經收購金融時報正式公佈之後,24日上午,日本經濟大臣甘利明也在接受媒體關於“日經收購金融時報”的提問時表示,“對於安倍經濟學的報道,就能從正確的角度進行正確的評價與批評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