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五一節大家都休息了,今天也寫點簡單的。前些日子在院子裡種了些歐月花苗,移栽後今已全部成活,不禁感嘆月季的超強適應性。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後來想想,似乎也是月季這種普遍性和強適應能力,沒有牡丹花那般的嬌貴,沒有蓮花的靜雅,沒有梅蘭竹菊的氣節和品質,所以很少能適合文人以此來借物言志,寄託情感。所以相比較來講月季花是世俗花的代表。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所以在宋代世俗社會以前以月季為題材的文物和文章都是很少的,從溫庭筠《握柘詞》中的:“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到白居易《戲題新栽薔薇》中的:“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再到楊萬里的:“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牒通。”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好像從古至今我們把月季、玫瑰和薔薇按外形給區分了,其實也毋需爭論,就像“五花馬千金裘”那般,亦或者“莫使金樽空對月”和“鸚鵡杯鷓鴣勺”裡描述的,其實都是泛指,就像今天此類月季在國內稱之為“歐月”也是指非傳統月季的泛指,大致上多層瓣的月季、玫瑰、薔薇都稱之“歐月”了,其實這些都屬於薔薇科。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唐以前的文物上極少出現過月季的圖案,大致是到了宋時才在少量的繪畫中才零星出現月季的影子。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從各類宋畫上看月季已經廣泛用於園林中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瓷器上月季紋更是到了明代才少量出現,偶爾替代了纏枝牡丹繪製了月季紋,實為稀有,只偶見於少數永樂朝瓷器。

從小院的月季花苗——講講為什麼文物上少有月季紋

今天的花園造景,月季雖然沒有那些奇花異草的卓爾不凡,但她的長花期帶來的那種生機勃勃,還是很令人歡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