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咱們熟悉的歷史人物一個個上線了。

還記得當年被“背誦並默寫全文”支配的恐懼嗎?楚大夫屈原去世,給後世留下能吃粽子還有假期的端午節,而他們,給咱們留下無數需要背誦並默寫的作業。

也許你不知道宋仁宗是誰,也不知道他做過些事,但你一定知道這些人,以及他們廣為流傳的詩篇或事蹟。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韓琦: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轟不為哉!

司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宋仁宗和晏殊

以上是劇裡出現過的,還有一些不知道之後的劇情裡會不會出現,例如改革及文學大家王安石、寫下《愛蓮說》的周敦頤、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奉旨填詞的柳永等,不怎麼出名的就更多了,簡直數不勝數。

若論文華之盛、鍾靈毓秀、人物風流,沒有哪屆朝廷班子比得上宋仁宗時期,這種頂級配置,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沒有,唯獨宋仁宗有這個榮幸。

再舉個例子,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除了前面兩位是唐朝人士,後面六位全都是宋仁宗治下之臣。

這些文人相互之間基本都認識,就算沒見過面,也聽過對方的文名。他們是當時的頂級流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每有詩文流出,立刻傳遍全國各地。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晏殊

組合起來就是大宋男子天團,既上得了朝堂,又寫得了傳世文章。他們年歲不同,活躍的時期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晏殊、范仲淹、柳永這一批

晏殊幼時有神童之稱,早早踏入官場,范仲淹、王安石皆出自其門下,歐陽修也得過他的栽培,是第一個大佬。

宋真宗去世後,12歲的宋仁宗繼位,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等人想要架空皇帝獨攬大權,晏殊第一個提出請太后劉娥聽政,粉碎了他們的陰謀。仕途上,晏殊走得比較順,宋仁宗很欣賞他。

晏殊的著作主要有《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撼庭秋》等等。歐陽修對他的評價是“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范仲淹的諡號是“文正”,這是對文臣的最高讚譽,得此諡號者,都是深得朝臣敬仰的文道領袖、國之基柱。

如果僅將范仲淹看做文人,那是一種侮辱。他還是憂國憂民的政治家,是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仰望的高山。

范仲淹精通軍事,經略西線邊防時,當地有歌謠:“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人稱他為“小范老子”,認為“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有他在,西線固若金湯。

其著作主要有《岳陽樓記》、《靈烏賦》、《漁家傲·秋思》等,歐陽修對他的評價是“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柳永雖有才華,但文風過於華麗,首次應試時,宋真宗不喜歡,以“屬辭浮糜”為由譴責了他,後來柳永又考了兩次都沒中,直到宋仁宗開恩科才中進士,還帶有安慰性質。

當時他都50歲了,終於中舉十分開心,寫了首《柳初新》作為慶賀,高高興興的去做了個小官。

因仕途坎坷,柳永和官場上的文人來往較少。有明確記載的是范仲淹在蘇州為官時,他曾上門拜訪過。

柳永的著作很多,專門有個詞語“柳詞”,形容他婉約秀麗、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第二階段是歐陽修、韓琦這一批

歐陽修也是個大牛,成就很高,領導了北宋詩文的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引領了一代文風。如果不是這麼厲害,他對晏殊、范仲淹及其他人的評價也不會被《宋史》記載。

政治上,范仲淹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腐敗,歐陽修則認為是冗官,兩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後來范仲淹的改革觸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打擊,作為他這一派的歐陽修也被牽連貶官,但這無損他在北宋文壇的至高地位。

歐陽修是位胸懷寬廣的伯樂,很多人的出名都與他有關。蘇軾、蘇轍、曾鞏、包拯、韓琦、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等人都得到過他的激賞與推薦。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也就是說,唐宋八大家中,宋代這幾位歐陽修都包圓了。幸好“唐宋八大家”這種頭銜是明朝時才首次出現的,否則真要以為這是歐陽修有意組建的了。

說得直接點,歐陽修就是那時的大V,關注誰,誰就火。《醉翁亭記》、《賣油翁》、《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等考點就是他的大作。

韓琦也寫過很多詩詞,《全宋詞》中錄其詞四首。但他的成就主要是政治方面的,為相十載、輔佐三朝,宋仁宗對他很是信任。

歐陽修對他的評價是:“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韓琦

第三階段是司馬光、王安石、蘇軾這一批。

這幾位的關係很有意思。

“司馬光砸缸”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咱們小時候都學過,故事的主角司馬光長大後依然像小時那麼機智聰敏,早早步入官場,但他政治上的活躍期不在仁宗朝,而在之後的英宗、神宗、哲宗三朝。

北宋比較著名的政治事件是新舊黨爭,王安石是變法派,新黨的代表;司馬光是保守派,舊黨的領袖;至於蘇軾,一開始是保守派,經歷過一些民生疾苦後,改為傾向變法派。

於是蘇軾的處境就很尷尬,新黨得勢時他反對變法派的激進,被貶官;舊黨得勢時他抨擊保守派的陳腐,同樣被貶官。到頭來兩派都不容他,常年貶官在外,遠離中樞。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對於古代文學來說,這似乎並不是一件壞事。官場失意,文壇得意,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被視為那一時期的文壇領袖。

給咱們留下許多必背的課文,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石鐘山記》等等。

除此之外,蘇軾還是個美食大家,一邊寫詩作詞,一邊品嚐美食,生活樂悠悠。他性情灑脫、恃才放曠、寬容大度,有飄然出塵之態,因而時人稱之為“坡仙”。

再說回王安石和司馬光,他們曾經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後來是針鋒相對的政敵。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如果說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大部分時間打醬油的話,這兩位就是擼袖子親自上場的,鬥得熱火朝天、戰況激烈。

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是通過變法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富國強兵。這個初衷沒人能說不好,但過於急切,不能盡善盡美,出現了一些弊端,造成一些惡劣的後果。

司馬光的政治理念則是因循守舊,克己復禮,以古法治國,徐徐圖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樣有很高的覺悟和自我約束,舊黨的腐敗陳舊已成為朝中一大毒瘤。

新舊黨爭的勝負關鍵並不在於兩位領頭人,而在於統治者。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宋英宗在位時間太短,暫且不提。宋神宗是支持變法的,正是在他的支持下,王安石才有了15年的變法時間,這期間舊黨受到嚴重打擊,司馬光退居洛陽,舊黨官員紛紛外調地方。

這是王安石的高光時刻。

但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反對變法,宋神宗活著時,她雖有不滿,可兒子太倔強,只好聽之任之,神宗死後,年僅10歲的哲宗繼位,祖母高滔滔攝政,立刻提拔司馬光廢除新法。

王安石多年心血付之流水。

然而,無論是變法的王安石還是守舊的司馬光,他們的結局都不算好。王安石就不用說了,宋哲宗一繼位,他就沒了政治前途,鬱鬱而終;司馬光雖得到了高滔滔的倚重,宋哲宗卻極其討厭他,認為他不懂君臣之義,親政後一再追貶。

沒錯,那時候司馬光早死了,但宋哲宗還是意難平。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不過,雖然司馬光和王安石政見不合,兩人卻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樸素廉潔的清官,都有為國為民的崇高志向,在感情上都忠於伴侶,不納通房小妾,沒有紅顏知己,平生無二色。

這在北宋士大夫中是很少見的,畢竟當時的主流是家有賢妻美妾,外有風塵紅顏,八十新郎十八新娘的事兒很多。

在這一點上,司馬光和王安石可以被稱為模範丈夫。尤其司馬光,他的夫人張氏不能生育,數次讓他納妾他都不同意,最後收養了哥哥的兒子為養子。

他們的著作也不少,王安石有《傷仲永》《泊船瓜洲》等,司馬光則主編了《資治通鑑》。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結語】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這些大師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但他們更看重的還是仕途經濟,寫詩作詞只是基礎技能,是一種抒發胸懷的方式。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更願意為官做宰,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寄情詩詞。無論是“達”還是“窮”,他們都閃耀了那個時代。

參考資料:《宋史》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北宋男子天團,當時的頂級流量,上得了朝堂寫得了傳世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