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通報:運營商勒令清查這些“造假亂象”!

來源 運營商財經網

嚴厲通報:運營商勒令清查這些“造假亂象”!


據知情人士向運營商財經網獨家透露,某運營商內部通報,居然存在很多基站是零流量現象,勒令要清查。

運營商接入網資源利用率低

這個事情可不是小事。因為零流量有可能是建在沒有任何人用手機的地方,也可能是壓根都沒建基站,即假基站,但被統計到基站建設裡了。

運營商基站建設浪費的情況一直有。

據瞭解,如今,三大運營商基站越建越多,但在運營商接入側投資效益管控中,光接入網項目完工一年資源利用率就低於上年末運營商平均水平,而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在網絡建設過程中資源利用的浪費。

接入網資源利用率標準以本地網為單位統計,反映各本地網的接入網資源整體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隨著新業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及新技術的不斷引入,同時通過加強接入網資源利用率管理工作,運營商要分階段調整或提高接入網資源利用率標準。

移動基站存在零流量

此外,通報中還提到要持續壓降零流量移動基站佔比,意味著很多移動基站是存在零流量現象。

眾所周知,運營商建設一座基站的成本是巨大的,包括投資成本(CAPEX) 和長期運維成本(OPEX) 。

2019年,作為5G發展元年,4G基站數量增長最為迅猛,2019年,全國4G基站總數為544萬個,而這一年新建4G基站為172萬個,佔4G基站總數近32%,遠遠超過往年。一是為了增強農村及偏遠地區的盲點覆蓋,二是無限量套餐等導致網絡負荷大幅度增加,網絡急需擴容。

然而,在基站數量迅猛增長的背後居然還存在零流量的移動基站,可見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浪費。

IDC機架利用率低

另外,通報中還提及了IDC機架利用率低於上年末運營商平均水平的問題。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數據中心建設成為大勢所趨。在此方面三大運營商佔據網絡優勢,且發展較早,仍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但是,隨著數據中心規模和數量的快速增長,高效運維管理以及人才問題凸顯,多數據中心出現運維人才短缺,運維能力跟不上數據中心建設速度等問題,尤其以西部地區更為明顯。同時,受資源環境政策和成本壓力的影響,數據中心追求低PUE、快速響應也對數據中心運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解決?

該運營商表示,今後要不斷完善研發項目管理,充分用好國家政策,通過研發加計扣除節稅貢獻更大的價值空間。

並且要做好應收賬款管控,差異化設定管控目標,強化源頭控制,增強IT支撐能力,加大DICT及長賬齡應收賬款壓降力度,改善經營創現能力。

此外,還需加快完善資源使用的責任體系。全面開展資源使用的投入產出評價,明確資源使用效率的屬地責任和條線責任,將資源使用效率責任落實到人。

首先,探索開展重要成本資源使用評價工作。針對重大營銷活動、重點資源投放、重點項目合作等事項,事前加強評估,開展資源投放必要性分析;事中動態跟蹤,對執行偏差及時干預;事後全面評價,對資源投入情況“回頭看”,找出問題所在,不斷提升資源使用管理水平。

其次,深入開展投資領域後評價,從年度/專題/項目三個維度建立評價機制。從需求環節抓起,建立投資項目各環節與責任人、投入與產出的對應關係,做到立項前有效益預測和承諾、竣工後有週期性評價、獎優罰劣對應到責任人的投資閉環管理,提高投資形成能力的使用效率。

最後,持續完善資源使用評價的結果應用。通過責任到人、考核到人、獎懲到人,強化責任機制,落實考核獎懲措施;將後評價結果用於指導資源配置,提升資源配置的精確性;加大通報、專項評比、案例交流、監督指導力度,推動集團資源投入產出整體水平穩步提升。

目前,運營商亟需靠5G“翻本”,為了能更好地發展5G,運營商只能“開源節流”,從根源上改善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