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對於如今的海迷來說《海賊王》的白嫖時代已經徹底遠離,從鼠繪落幕到如今的官宣收費,海賊王動畫以及漫畫正式步入了收費的模式。在這個版權時代收費無可厚非,收費本身是對於作者努力創作的一種鼓勵,這種創作有償收費的模式已經成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海賊王從無償轉為有償收費這個階段中,有一個民間漢化組織宣告了結束,那就是“鼠繪漢化”。作為國內名氣最大的漢化組織鼠繪為海賊王的知名度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對於喜歡海賊王的群體貢獻不小,但是為什麼會落得如今的這個下場呢?這一期土豆君就通過海賊王的傳播史解讀下此次“鼠繪事件”吧。

海賊王的傳播史

作為當下熱血漫中最具人氣的IP,海賊王在內地的傳播還真得感謝這些“民間漢化”組織。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海賊王官方認定的譯名為《航海王》,但在海迷眼中這個名字並不被認同,《海賊王》才被認為是最有味的名稱,這也是因為早期民間漢化組織給予的名稱就是海賊王。

在那個網絡和物流不發達的年代,內地其實很難接觸到日本漫畫,當時最早能夠接觸日漫的只有港臺地區。因此國內的民間漢化組織想要得到漫畫的高清大圖還是依靠當時的港臺同胞,這也是2000年之後國內漢化組唯一能夠得到漢化資源的唯一途徑,雖然說名義上非法,但也為日漫進入內地市場打開了局面,海賊王就是其中一部漫畫。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後來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和物流的發達,日漫進入內地市場也越來越容易。不過早期日漫的版權方並不重視內地市場,這也為內地的“盜版”資源提供了條件。碟片、小人書、在線觀看等等方式大量在市場上流行,眾多商家牟利的同時也為內地的海迷帶來了福音,至今很多海迷的啟蒙都是當初的盜版物。

隨著國內二次元文化的逐漸壯大,二次元的潛力也被各個互聯網巨頭髮現,大量的資本引入引發了“版權之爭”。版權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只要你拿到版權就意味著能夠正大光明的壟斷,然後吸引更多的流量入駐。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各個巨頭之間的博弈之後資本決定了版權方歸誰,版權確定之後原來一些民間漢化組也漸漸落幕。曾經一些著名的內地漢化組都紛紛退居幕後,道理很簡單,有版權能受到法律保護,而那些“為愛發電”的漢化組本質上違法,所以都只能隱退。直到如今海賊王正式開啟了付費,版權方也能光明正大地開啟收費模式。

民間漢化組功勞真的很大

瞭解完海賊王在內地的傳播史之後其實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那就是那些拿不到明面上的盜版物、漢化組之類的功勞真的不小,他們為內地海賊王的影響力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從海賊王連載至今過去已經足足二十多年,內地的影響力並不是因為版權方的努力,而是那些至今已經消失,默默無聞的漢化組。正是因為他們當年的付出才有如今夯實的粉絲基礎,只不過在法律意義上屬於違法。如果沒有他們當初的努力,哪裡會有如今高價搶版權的局面呢?

鼠繪的下場在“情理之中”

再回到如今的鼠繪事件,鼠繪隕落是海迷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這點完全在情理之中,作為曾經為海賊王的擴張做出努力的組織,如今落得這個下場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為什麼眾多漢化組偏偏只有鼠繪受到了這種懲罰呢?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因為鼠繪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就漫畫翻譯方面來說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版權方的翻譯。土豆君也有幸看到了當初鼠繪創始人“王某”採訪時的一段截圖,從上述圖片中我們都能看到鼠繪的雄心還是比較大,想要獲得融資來做強做大。

正是因為這種想要做大的趨勢讓鼠繪的影響力變大,盜版翻譯本來就是一件搬不上臺面的行為,反其道而行之最後的結局也在意料之中。按照法律的角度出發鼠繪最終的結局沒有絲毫問題,唯一欣慰的點就是處罰也相對比較輕。

從“鼠繪事件”看海賊王國內發展歷程,版權時代鼠繪被當做典型

為什麼鼠繪事件已經落幕還要拿出來說呢?因為鼠繪的此次事件讓土豆君覺得有種“殺雞給猴看”的味道。鼠繪創始人去年被捕,今年開啟了全網收費模式,二者相隔不到一年的時間。只有將盜版的資源消滅殆盡,正版才能夠利用龐大的粉絲群體開啟“割韭菜”模式。

支持正版無可厚非,對於很多海迷來說都能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點就是翻譯不走心,如果翻譯過得去,相信海迷都願意為喜歡的作品買單。同時也很惋惜鼠繪的隕落,畢竟他們曾經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在資本博弈的版權時代,鼠繪事件也會被當成一個“典型”用來警示後人。

以上就是本期土豆君分享的內容,那麼在你心中怎麼看待此次的鼠繪事件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