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個虧損財年:好未來其實很焦慮

史上首個虧損財年:好未來其實很焦慮


好未來迎來史上首個虧損財年。

北京時間4月28日,好未來教育(NYSE:TAL)公佈其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

財報顯示,2020財年Q4歸屬於好未來的淨虧損為9010萬美元;2020財年歸屬於好未來的淨虧損為1.10億美元。

顯而易見,好未來的虧損集中於2020財年Q4,似乎虧損都是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這樣看來,好未來虧損好像情有可原。

財報公佈之後,美東時間4月28日(北京時間29日)收盤,好未來的股價比上一天還微漲了0.68%。說明投資者對其虧損確實並不在意。

好未來已經連續盈利十幾年,2020財年Q4財報上顯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高達18.74億美元,一點點虧損,確實也不值得過分在意。

但虧損本身只是表象,虧損背後的東西,依然需要投資者們慎重考察。

虧損始於“流量思維”

在教培行業裡,“流量思維”永遠正確,永不過時。

不用過多思考那些複雜的商業模式,有生源,就有學費,就會有收入。教育培訓行業其實很簡單,“營銷先行,不斷招生”這就是最根本的生存法則。

而好未來,是將這種理念貫徹落實最認真、最深入的教培機構。

2018年,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迎來最嚴監管政策,各教培機構紛紛加速線上佈局,線上賽道競爭加劇,線上流量爭奪更加激烈。所以從2019年開始,好未來為了爭取更多流量,也只能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這自然就會導致利潤不斷攤薄。

以Non-GAP歸母淨利潤看,好未來其實只有2020財年Q4出現了5721萬美元的虧損,但是整個2020財年從Q1到Q4,好未來的Non-GAP歸母淨利潤分別下跌77%、84.8%、60%、146.9%,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

史上首個虧損財年:好未來其實很焦慮


所以即使沒有疫情來襲,一心撲在流量上,不計成本搞引流的好未來也必然會出現虧損,區別只是,虧損可能會來的更晚一點而已。

在教育行業的劇烈變化階段,以引流為目的加強營銷,是合情合理的策略。問題在於,好未來的動作過於急切,顯得有些焦慮。

好未來的焦慮感

無論戰略、管理或者執行力,好未來一直都是行業翹楚。所以自好未來2003年成立以後,尤其是2010年上市之後,業績始終保持穩健增長。在截至2019財年的十個財年裡,收入複合增長率高達48%,淨利潤複合增速也超過40%。

史上首個虧損財年:好未來其實很焦慮


2020財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30%,以至於出現1.1億美元的虧損,這對好未來而言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就像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戰士,突然一晃神,一不小心把槍掉在了地上。好未來這種大失水準的表現,也不經意間暴露出了它內心中的慌張和焦慮。

從不久之前的“自曝員工財務造假”事件,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好未來的這種慌張焦慮。

基於良好的業績增長表現,和頗具想象空間的發展前景,好未來近幾年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在收入遠不及新東方的情況下,2017年7月底市值就超過了新東方,進入2020年以來,市值更是新東方拉開了100億美元以上的差距。

但在4月7日,好未來發布公告,自曝員工以偽造合同和其他文件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所涉及輕課業務的銷售總額,約佔好未來2020財年總收入3%~4%。並稱該員工已經被當地警方被依法拘留。

公告一出,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在瑞幸自曝財務造假、愛奇藝被做空後,再次加劇了美股市場和中概股之間的不信任。

並且受此消息影響,好未來4月8日盤後最大跌幅超28%,跌去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

“員工財務造假事件”本身並不複雜。

造假涉及的輕課業務,2018年正式上線。但上線之後的輕課業務一直比較尷尬,2019年上半年,由於業績一般,公司一度希望將輕課與學而思網校業務合併,但後來輕課的業績突然變好,就取消了合併計劃。

輕課業績變好,是因為經過了長時間的試錯探索之後,業務由To C轉型至To B,場景也拓展到了OTT(大屏)領域。而造假正是發生在核心銷售人員把課程售賣給電信運營商的過程中。

造假是員工的個人行為,也給好未來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根源問題出在哪裡,其實不言自明。

有形的對手和無形的對手

從2020財年的虧損,到近期的“員工財務造假”事件,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背後,隱藏著好未來深深的焦慮感。

好未來的焦慮,源自於其敏銳的洞察力,源自於其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警惕心,和對教培行業未知變局的危機感。對好未來而言這是兩個對手,一個有形,一個無形。

行業競爭對手們,是好未來的有形對手,正面之敵。

首先是前輩宿老新東方,其次是後起之秀猿輔導、無憂英語,還有躍躍欲試的互聯網巨頭們。

教育行業競爭開始集中於線上賽道,不同於線下教培機構的碎片化分散,行業集中程度不斷上升成為必然趨勢。再考慮到“二胎潮”和上一輪人口波峰的慣性已經開始慢慢消退,且出生率越來越低,教育行業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慘烈。

有形的對手讓好未來警惕,但讓它真正產生深刻危機感的卻是那些看不到的敵人,是意想不到的變局。

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曾表示:“我覺得所有看到過的模式,所有看得見的對手都不是真正的對手。就像諾基亞天天盯著摩托羅拉,柯達盯著富士,最後他們都被別人打敗了。所以,危險是那些你真正看不到的東西。”

受過疫情檢驗,在線教育的市場潛力得到了初步探索,但接下來OMO模式卻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隨著各地教改方案推進落實,中高考中語文分數佔比加大,難度提升,“大語文培訓”或許又會成為K12市場新的增長點;出生率的進一步降低,95後、00後相繼踏入社會,教育市場的重心難保不會從K12向成人教育再次遷移……

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變數無窮,如果不能把握住發展趨勢,強盛如好未來也可能會在未來的競爭中陷入困局,就像新東方。這一點,確實是最可怕的,而好未來的焦慮,大部分都來源於此。

想要“好未來”,就要適應變化

2010年前後,中國社會發展面貌煥然一新。中國的製造業產出漸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伴隨著國力的提升,出國熱潮緩慢降溫。同時移動互聯網爆發,大大提高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影響。

這些影響蔓延到教育行業裡,導致的結果就是:教育行業市場的重心從成人轉向K12;課程涵蓋面從英語拓展到更寬廣的範圍;場景從單一線下,向線上權重越來越高轉變。

這些轉變對一開始做成人英語,做出國留學的新東方很不友好。但是對以奧數培訓起家,一直瞄準K12市場的好未來非常有利。所以後來新東方發展出現危機,而好未來上市十年來卻不斷奮進。

兩者發展狀態迥異,最主要的原因是:1993年成立的新東方沒能及時適應變化,長期的發展慣性短時間內並沒有順利完成扭轉;相比之下,2003年以奧數培訓起家的好未來,算是吃到了吃到了時代紅利。

2020年,鉅變再次產生,教育行業的變革方向尚未完全清晰。這個時候好未來產生焦慮感和危機感並不是壞事。但是好未來想要保住行業一哥的地位,卻需要更進一步,精準把握住行業未來發展的脈搏,及時適應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