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文丨圖圖爸爸

“與其說愛是由那個被愛著的人所定義,不如說愛是由選擇去愛的那個人所定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它所表達的意思,和現階段我們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所秉持的“我是為你好”有一定的偏差。

確實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會說“爸爸媽媽這麼愛你,現在每天努力掙錢,也是為了讓你將來過上好生活,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你好。”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在父母看來表現出來這種狀態其實就是愛孩子,可是孩子是否真的接受父母所說的這些關愛,卻是父母從來不曾考慮的,這種所謂的“為你好”被父母定義。

而愛的表達方式,也被父母以自己所想要的方式決定,在這種愛的表達過程之中,孩子沒有發言權。父母會認為“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必須接受。

一些心理學家研究表示,現在大部分父母所表現出來的強勢態度,以及愛的壓制就是孩子叛逆的根源。孩子在三歲以後,他們就有自我的意識。

等到進入青春期之後,這種自我意識更為迅猛,如果父母還是像孩子在嬰幼兒階段,那樣表現出來對於孩子的壓迫,他們必然會選擇自己所能做的方式來反擊。

父母面對這種狀態自然不能適應,而給孩子安置以叛逆、不聽話的罪名。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01孩子接受訊息越來越多,性格也較為叛逆,表現不聽話

君君的孩子比較調皮、叛逆是我們這一片都知道的事情。只要我們所能想出來調皮孩子做的事情,他曾經都實踐過。

只是其實孩子並不是一直是這樣,孩子在小的時候還表現的比較乖巧,鄰里看到還會誇讚幾句“這孩子真聰明,又懂禮貌”。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小學階段他的學習成績也沒有這麼差,基本都是全班中上游水平。

後來看到自家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優勢,加上君君平時對於其他孩子的觀察,她認為孩子還可以更好。

看到周圍一些孩子什麼都第一,君君也希望可以發揮孩子身上的優勢促使他不斷進步。

所以回家就去逼迫孩子,之後她瘋狂的要求自家孩子不斷努力,白天晚上孩子經常會學習很久。

在這個過程中,君君還會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給予你這麼好的條件,就是想讓你給我們臉上添光。

我們家到現在也沒出個大學生,你可要爭氣,別讓你媽失望”。聽完這些話之後,本以為孩子會更加努力,但是他卻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後來君君才瞭解到,原來是因為自己對於孩子的壓迫,致使他心理超限,而無法接受父母的安排,所以選擇以這種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去應對。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也會秉持這樣的態度,想盡千方百計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資源、學習環境。

孩子卻總是不如父母所願,甚至表現出來叛逆不聽話的行為。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02教育孩子,大多父母選擇的懲罰、獎勵對孩子的驅動性並不強

確實現在生活壓力較大,孩子如果不努力就有可能被社會淘汰,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如果沒有走到這個階段很多道理我們都無法聽從。

孩子在他們所處階段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父母所說的“為你好”只會讓他們感到煩躁。

當然還有一部分父母在考慮,讓孩子不斷進步的過程之中會進行懲罰以及物質獎勵。

雖然大家對於老一輩所秉持的棍棒教育不太贊同,但是在情緒失控時必然還是會使用。

大部分孩子在被父母懲罰之後,他們也會短暫性地表現出來努力的行為。一些父母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如果給予孩子物質獎勵,他們的執行力更強。

想讓孩子考第一,給他獎勵100塊錢,這或許讓他更努力,可是這樣的方式,卻無法真正的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1)懲罰:較輕懲罰孩子動力不足,過重懲罰孩子心理受挫

父母本以為在自己的強制教育之下,孩子會釋然表現出來一種積極努力的狀態,但實際上我們也會發現這種比較輕的懲罰會讓孩子動力不足,甚至認為“正爸爸媽媽也不會打我,我做什麼都可以。”

反而過重的懲罰其實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一些父母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對孩子集體拳打,第二天有可能發現孩子身上很多地方烏青。

孩子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也比較脆弱緊張不安,這對於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影響是父母無法忽視的。

2)獎勵:獎勵一旦消失,孩子動力不足

大家也都發現,在生活中進行物質獎勵對孩子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只是之前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學者想要去安靜的地方生活,沒想到搬過去之後周圍一群孩子特別吵鬧。

當時學者沒有訓斥他們,而是選擇給他們每人10美元。

等到第2天的時候減少5美元,第3天的時候只有一美元,目的就是讓他們一直在這裡玩耍。

沒想到等到所謂的物質獎勵只有一美元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覺得值不值得,再也不願意來這裡玩,而學著也就清淨了。其實這就表現出來:一旦物質獎勵變少或者消失,孩子的動力也會隨之減弱。

不管是懲罰還是獎勵,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延續性的動力源泉。而通過心理學家的研究,我們發現在親子相處之中,如果擁有一種無條件的愛,或許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變得更為優秀。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03親子相處得寬心,利用“無條件的愛”,孩子更優秀

①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從所謂的無條件,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在親子過程之中,如果父母能夠賦予條件目的為主,促進孩子努力或許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因為父母本身的激勵壓制向前走。父母在這個過程之中表達出來的愛意並不附帶任何的條件,不管孩子發展成什麼樣子,他們必然會保持愛孩子的狀態。僅僅只是一個引導者而存在成為孩子的依靠,不會因為他們身上的缺點而表現出來不滿,也不會因為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感到傷心。因為所謂無條件愛有以下特點:他不索取、愛孩子本身的樣子、能夠容忍差異,主要是表現一種行為。

②作為父母,到底如何利用“無條件養育”促使孩子進步?

確實就像我們所想的這樣,如果父母能夠通過無條件養育來和孩子相處,必然親子之間更為融洽。當然如果父母利用得當也能促進孩子的進步,只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主要考慮的是孩子本身的自主性。

⑴以表達真誠愛意為主

父母總是對孩子說“我是愛你的”,但是實際上這種所謂的愛大都有條件。

  • 希望孩子優秀能給自己臉上添光!
  • 希望孩子之後有錢可以贍養自己!
  • 希望孩子優秀,能讓自己在家長堆裡面亮眼!

這種心理是一種較為畸形的,甚至把自家孩子當作一種實現自己內心所想的工具。我們只有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愛意,同時讓孩子樂意接受這種父母的愛,才能真正的讓他們感覺到幸福。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⑵不要超越自己能力付出

現在很多父母會超出自己所承受能力去給予孩子愛,甚至讓孩子過上奢侈愚昧的生活,但是自己每天卻在工廠裡面黑白顛倒的工作。

如果有這樣的交換,必然會讓家長內心有期望,這種超越自己本身能力的付出也許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從而成為傷害孩子的“炸藥”。

我們只有明白自己的耐力以及忍耐度,瞭解給予孩子多少資源而不會有他對他們有期望,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同時讓自己處於一個輕鬆的氛圍之中。

⑶情感影響孩子成長

如果我們的孩子是一個比較有孝心的存在,他們必然會感知到父母的付出,同時利用自己的能力變得更為優秀。

比如說“爸爸媽媽這麼愛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給他們臉上添光”,這時候的話語其實並不是父母所表達出來的意思,而是孩子內心存在的一種自主驅動力。

孩子會以父母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來激勵自己,而這種主動性對於孩子的激勵作用更為明顯,它可以形成一種較為持續的狀態。

孩子叛逆不聽話,利用懲罰和獎勵效果都不佳?試試這樣做娃更優秀

當然我們所說的無條件養育,在生活中無法真正的實現。只是我們應該明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要減少自己對於孩子付出以及渴求回報,應該以一種平常心和孩子相處。

如果過度的追究自己給孩子的付出,只會讓我們內心不滿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必然是導致和孩子親子關係破裂的關鍵因素。

因為在這個過程之中,父母必然選用懲罰或者激勵的方式促進他們優秀而這又影響到了孩子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