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農業裝上畝均萬元“助跑器”

在河北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縱橫錯落的自動化傳輸帶在各個廠房間連續作業,菌菇培養瓶經過配料裝瓶、滅菌冷卻、無菌接種,最終進入低溫栽培車間,經過55天的培育,菌絲就會長滿整個菌瓶。

臨西農業裝上畝均萬元“助跑器”

“我們採取的是工廠化種植模式,採用立體式栽培方式,據測算,畝產效益可達到平地大棚種植的30倍。”公司副總經理劉瑩瑩介紹。

據瞭解,該公司主要生產金針菇、蟹味菇等中高端菌菇,是目前亞洲單體最大現代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年產金針菇42000噸,企業畝均效益30多萬元。作為臨西食用菌生產的龍頭企業,公司還開展食用菌相關品種、技術、培訓等示範推廣和人才培養工作,為縣域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種源支持和技術支撐。

劉瑩瑩說,在種源支持方面,會根據縣裡的成長環境,研究適合農戶種植的食用菌品種,比如大球鈣菇、草菇等;在技術支持方面,專家團隊定期給農戶開展培訓並現場輔導。

截至目前,臨西縣食用菌龍頭企業已發展到6家,直接從業人員2000多人,種植金針菇、白玉菇、蟹味菇等食用菌品種20餘個,總面積5000畝,年產菌菇近11萬噸。

除了食用菌外,臨西縣還瞄準質量、綠色、市場“三個標靶”,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扶持新主體,培育新動能,依靠泥鰍、杜仲雞和螞蚱等特色養殖業,發展特色生態養殖業,形成綠色高效的綜合性生態農業產業鏈,為當地農民開闢致富新路。

“一畝地能建6個大棚,9畝地建了54個大棚,一個棚投入3000元左右,一年收入八千到一萬元。”河北飛蝗昆蟲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彬說,養螞蚱就是投資少,效益快,效益高,每畝地平均收益一萬元絕對沒問題。”陳建彬的螞蚱養殖技術成熟,市場客源固定,產品銷往北京、天津、河南等國內十多個大中城市,帶動周邊農民發展螞蚱養殖300多畝。

近年來,臨西縣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目標任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總結推廣了秸稈綜合利用+林菌間作、電子商務+基地直供、杜仲種植+特色養殖等九種“畝均萬元”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模式,九種模式依託縣情實際和健全的產業鏈基礎,總投資不大,畝均效益在萬元以上,可複製、可推廣。

臨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吳爭介紹,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拓展網絡銷售渠道、加大金融支持農業力度,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萬元田”工程建設,為縣域農業發展架起騰飛橋,築實農民群眾致富路。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何連斌 王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