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老子》,如讀詩(第十四章)

【原文】

《道德經》第十四章 吟誦 周廣玲.m4a1:08

來自周廣玲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昩,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眼看不見,我們稱之為不滅;耳聽不到,我們稱之為希微;手摸不著,我們稱之為無狀。這三種情形,不可窮追問,因此混而為一,歸於“道”的虛無。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陰暗,它的運動持續不斷,不可名狀,我們稱這為無物狀的“道”。“道”啊,無法形容,不可物狀,因此我們只能說隱約恍惚。我們感覺它的存在,迎接在它的前面,卻看不見它的頭面,追隨它的後面,卻看不見它的背面,維繫於古已有之的道,以駕馭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心得】讀此章,似乎對老子的“道”更感神秘莫測了。“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其大無外!而且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總之,道的“虛無”表現為不可見、不可聞、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它卻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

初讀《老子》時,根據文本描述我想到了空氣,空氣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我們又離不開。現在再讀《老子》,感覺當初的想法並不恰當。既然“道”是“無物之象”,就不能用一種“物”來定義它。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畢竟空氣還有重量,而且通過一定的科技手段,空氣是能“看得到”的,感覺得到的。但是“道”卻不是。“道”是抽象的,屬於意識形態的,用哪一種具體事物比喻都不合適。

“道”的玄之又玄,似乎在本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如本章作者在“解讀”中所說:“你感到已掌握了它,但猛然又發現它又在不遠處等著你。”

是啊, 本來感覺再次讀《老子》,我差不多掌握了“道”的內涵,現在猛然又發現它不是在不遠處等著我,而是還在很遠的地方等著我……

鄒城市鳧山小學 周廣玲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再讀《老子》,如讀詩(第十四章)

歡迎識別以上二維碼關注周廣玲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