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唄世界BBAYWORLD | 銀行業務與區塊鏈技術有哪些關聯點?

幣唄世界BBAYWORLD | 銀行業務與區塊鏈技術有哪些關聯點?

區塊鏈已經在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區塊鏈技術支持多方同時訪問分佈式分類賬,且區塊鏈安全防篡改。作為加密貨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曾受到銀行業的懷疑,然而,最近這一立場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區塊鏈儼然成為銀行業最炙手可熱的創新技術。

許多銀行的新業務需要與技術公司合作進行“概念驗證”來測試區塊鏈技術的潛力。

金融時報聯合數位銀行家,顧問和分析師,列舉銀行業最有可能應用區塊鏈的五大領域。

1、清算結算

它不是銀行業最吸引人的領域,但記錄貸款和證券的複雜網絡卻動輒牽涉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審計巨頭埃森哲預估,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可以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提高結算和清算效率,從而節省100億美元。金融顧問公司負責人理查德·蘭恩(Richard Lumb)表示:“清算所是區塊鏈首個應用場景,如德國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存款信託與結算公司(DTCC)。”他補充說:“今天,清算結算通過無數的信息和手動的和解來管理。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遇,可以對該行業進行深入的重組。”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將其大部分的交易後結算和結算轉移到一個區塊鏈系統。該項目由數字資產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執行,該公司由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前高管Blythe Masters領導。

在美國,DTCC正在與IBM,R3區塊鏈聯盟和Axoni合作,在明年年底前將單名信用違約掉期交易結算轉移到一個區塊鏈系統。如果進展順利,該計劃還將拓展到美國大型清算交易所,

雖然區塊鏈在該領域同時進行著許多項目,但財務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的首席執行官Stuart Graham認為,全行業將圍繞一個解決方案進行整合。“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隨著格局越來越清晰,將會看到行業的整體排名。”,“區塊鏈會逐漸淘汰官僚機構和效率低下的交易所”。

2、付款

世界各國的央行正在探索將部分支付系統轉移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甚至利用它來推出數字貨幣。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可能對法幣體系造成的挑戰的回應。這也突顯出,各國央行行長們正逐漸意識到區塊鏈技術對支付系統的潛在益處。

埃森哲的西蒙·懷特豪斯(Simon Whitehouse)說:“市場參與者都在觀望,測試和等待第一個使用它的人”。他也提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基礎設施,需要足夠多的市場參與者反覆測試,使其真正變得具有市場價值,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越來越厭倦等待央行的區塊鏈試點結果。瑞士聯合銀行已經提出了“公用事業結算硬幣”,旨在通過發行可轉換為央行存款現金的代幣來創建金融市場的數字貨幣。

在跨境支付領域,有一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正在進行中。一方面是Swift,銀行擁有的即時通訊系統用於支付數萬億美元的支付;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使用Ripple區塊鏈來降低成本和時間。

Swift正在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但它與Ripple的競爭依然激烈。

幣唄世界BBAYWORLD | 銀行業務與區塊鏈技術有哪些關聯點?

3、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仍然主要依賴紙介質提單或信用證,通過傳真或郵寄向全球用戶傳遞,區塊鏈是一個顯著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可以滿足眾多相關方需要訪問相同的信息。

R3區塊鏈聯盟負責人Charley Cooper說:“貿易融資是區塊鏈技術的最具特點的領域,依賴傳真的傳播方式已經過時了”。有幾家初創公司正在努力將提單的流程數字化,比如以色列的Wave ,馬耳他的EssDocs,以及英國的Bolero。預計,要將整個貿易生態系統數字化,還需要5年的時間,但區塊鏈技術有潛力“真正改變遊戲規則”。

4、身份

對客戶和交易對手的核實對銀行業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幫助,銀行將很快失去其作為人民資金的可信監護人的角色。監管機構要求銀行負責檢查客戶不是罪犯或非法行為者。

銀行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個共享的數字實用程序來記錄客戶的身份並保持更新,但他們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案。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保護,以及與多方分享不斷更新記錄的能力,一些人認為,區塊鏈可以為身份識別驗證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技術在身份識別領域潛力巨大。最近,聯合國與微軟合作,為沒有身份證的難民等人群提供了區塊鏈身份系統。雙方稱,“可以很清晰的預見到,區塊鏈在KYC/AML領域的應用。傳統銀行業在合規性成本上的花費很高,而且難度很高”。

全球有數十家初創公司正在建立用於身份識別的區塊鏈系統。包括Cambridge Blockchain, Tradle, Credits和Blockstack。

身份認證也是R3區塊鏈聯盟構建的Corda系統的核心。該聯盟稱身份認證是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如果身份問題不能解決,那麼區塊鏈在任何應用程序上都不能起作用。

幣唄世界BBAYWORLD | 銀行業務與區塊鏈技術有哪些關聯點?

5、銀團貸款

當一家美國公司通過銀團貸款籌集資金時,這筆交易平均需要19天的時間才能完成。當一筆貸款在銀行或借款人之間易手時,大部分的溝通仍然是通過傳真完成的。瑞士信貸的區塊鏈主管Emmanuel Aidoo表示:“這是一個缺乏創新的領域”。

瑞士信貸等19家金融機構成立了一個聯盟,與技術企業Synaps合作,測試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團貸款。

瑞士信貸稱,這是管理貸款生命週期的完美工具,並表示該聯盟預計在未來一年內在區塊鏈平臺中完成一至兩筆貸款。其中的關鍵挑戰是找到一種鏈接區塊鏈平臺的獨特方式,可以在不同系統中快速響應。

然而,就像貿易融資一樣,區塊鏈並不能解決銀團貸款的所有低效問題。

實際上,銀行已在不同業務產品、交易場景陸續發出區塊鏈的聲音。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網顯示,共有6家銀行備案14項區塊鏈信息服務。分析人士表示,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的路徑,主要以銀企間的聯盟鏈為表現方式,即“供應鏈金融+金融區塊鏈”。藉助區塊鏈技術,通過應用區塊鏈賦能的真實數據、有效權利等,銀行供應鏈金融可以將客戶延伸到供應鏈的再上游(如二級供應商等)、再下游(如二級銷售商),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此外,區塊鏈還能降低基礎貿易中操作、流程的“不確定性”,解決現在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操作痛點。

此前,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信息交互充分、風險管控有效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核心企業等合作搭建服務上下游鏈條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完善風控技術和模型,創新發展在線金融產品和服務,實施在線審批和放款,更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