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值錢

孩子們總是會為數量有限的那幾個玩具爭來搶去。即便可能都是同樣材質的玻璃球,但一個顏色不同的玻璃球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哄搶。於是大人們總是感嘆,小孩子的世界是多麼幼稚啊!


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值錢


但是大人們又何嘗不是呢?

為了烘托一座房子的稀缺性,我們會故意和看房子的人提起,來自上海的一位教授說他非常喜歡這所房子,這個“教授”可以隨時改為“律師”、“醫生”,只是為了讓看房子的人覺得這所房子非常搶手。


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值錢


曾經在2005年時,擁有谷歌的郵箱是一個非常時髦的事情。因為只有“受到邀請”的人才能註冊,這並不是因為谷歌郵箱的功能多麼強大,也不是因為我需要一個新的郵箱,而僅僅是因為他的“稀缺”。


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值錢


我們會因為物品的“稀少性”而喪失清醒思考的能力。因此,下一次,如果有人向你推薦一樣物品並告訴你它的稀缺性,你基本可以忽略他的言論,單單從物品的使用價值和作用來判斷。不要考慮是否有哪位醫生或律師想要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