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出自全唐詩卷37第31

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背景大略】

杜甫名作《飲中八仙歌》記述了以飲酒著稱的八位名流,其中大詩人李白,被形容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真是豪氣蓋全場。不過,杜甫卻一定與王績不熟,唐初武德、貞觀年間有過這麼一位超級酒徒,他身懷絕技,連酒中仙李白也須拜下風。

“昨夜瓶始盡,今朝甕即開”、“年光恰恰來,滿甕營春酒”,不僅嗜酒,關鍵王績他還能自己釀酒。打個比方,同為學霸,李太白日夜奮戰題海,刷題如癲似狂,固然很好;而王績呢?豈止刷題,還學會了自主命題,自己出題考自己玩兒了。高下易見矣。

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李白斗酒詩百篇

當酒鬼學會了釀酒,那是什麼情況?自釀自飲,無比嘚瑟,酒喝得多了,還自覺有必要傳授一點人生的經驗,比如就有了本期抄錄的這篇《獨酌》。

【不求甚解】

  • 浮生知幾日,無狀逐空名
  • 不如多釀酒,時向竹林傾

虛浮的人生誰知道能有多少日子?卻無謂地去追逐什麼空洞的名聲。不如多釀造些美酒,時時前往竹林傾情暢飲。

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釀酒技能的習得,顯然為王績增添了傲世的底氣,大膽無畏地亮出看待人生的態度。“浮生”、“空名”,幾乎都不以正眼瞧望世上人了。後兩句則透著一股得意,彷彿眼瞅見詩人抱著一罈子自釀的美酒,頻頻向竹林挪動。

王績自己能釀酒,再不用“朝朝訪鄉里,夜夜遣人酤”舔著臉找人討酒喝,也不用“來時長道貰,慚愧酒家胡”老是因為賒賬而顯得很尷尬,更不用“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一味困在狹隘的酒家四壁之內,終可以擺脫地點空間的限制,隨心所欲前往竹林這般風雅場所開懷獨酌了。自身能力強大了,才能享有更多可能的選擇,才能更好地擁抱自由、耽玩雅好,甚或是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不如多釀酒

竹林,風流人士的精神聖地,成名自“竹林七賢”這群魏晉名士。《世說新語·任誕》記載: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越名教而任自然,七賢是當真能喝。阮籍保持有醉飲60天的紀錄,山濤傳說至八斗方醉,阮咸用大甕盛酒與一群豬一道痛飲,劉伶駕著鹿車帶著鐵鍬和大酒壺揚言“喝死在哪裡就埋在哪裡”。酒興之中,王績用詩篇向前輩致敬:“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旦逐劉伶去,宵隨畢卓眠”。。。

全唐詩抄40:王績《獨酌》,當酒鬼學會了釀酒

竹林七賢

一壺濁酒喜相逢,讀讀王績筆下若頑若愚、似矯似激的飲酒小詩,放浪形骸,舒展一下性情,讓生活少一些沉重,亦不失為一種恰當的怡然自得吧。

【碎碎念】

要說王績怎麼學會釀酒,晉升為資深酒徒的,這與他第三次仕官的奇緣有關。王績一生三仕三隱,隋末亂世《解六合丞還》第一次歸隱,李唐初建則懷著《古意·其二》所透露的忐忑再次出仕,而他的第二次隱居,與玄武門之變前後不祥的政治氣候不無聯繫。確鑿的是,王績從此放飛自我,之後的第三次出仕,不過是“醉翁之意只在酒”。

史料記載,貞觀年間因為家貧,王績參赴官選。聽聞太樂署的官吏焦革擅長釀酒,王績苦苦央求,得以如願出任太樂丞,這簡直就是步兵校尉阮籍故事的翻版。數月之後,焦革去世,其妻袁氏繼續為王績輸送美釀。好景不長,一年後袁氏死去,王績感嘆“天乃不令吾飽美酒”,掛冠歸田。可見,王績的第三次仕隱,已無所謂做官還是隱居的界限,完全是真我個性的釋放。

徹底隱居,安心作那個詩酒自娛的東皋子。王績將焦革釀酒法寫成《酒經》一卷,又追述前人釀造技藝著《酒譜》一卷,李淳風(《推背圖》的作者》見後直呼“酒家之南董”,意即釀酒史的珍貴資料。王績曾為酒神杜康立祠,以焦革配祀,並寫下《祭杜康新廟文》。論酒,唐代詩人裡真沒有比王績更上道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