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小陣地”,服務“大平臺”——宜君全覆蓋建立農村黨建工作站

黨建“小陣地”,服務“大平臺”——宜君全覆蓋建立農村黨建工作站

“有了工作站,誰家有困難只要說一聲便有人幫忙解決。在工作站的帶動下,村上的產業發展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4月23日,銅川市宜君縣雲夢鄉崾峴村村民陳朝林說。

老陳說的工作站,是宜君縣在農村建立的黨建工作站,為民服務是其中一項重要職能。近年來,宜君縣結合脫貧攻堅、鎮村綜合改革等工作,全覆蓋建立農村黨建工作站,夯實黨建工作責任,構建協調推進、資源共享、網格聯動的基層黨建前沿陣地,有效提升了為民服務水平。

黨建“小陣地”,服務“大平臺”——宜君全覆蓋建立農村黨建工作站

發揮優勢共解治理難題

最近幾天,太安鎮南塔村的幾處塌方點讓王建華操心不已。眼看著村民要出門賣玉米、買化肥種子,“不能因為交通問題,影響了村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作為該片區黨建工作站站長,王建華積極動員村上黨員幹部儘早解決難題。

“趕緊組織人把那幾處塌方土清理一下,不要留隱患,一定要保證道路暢通、安全。”4月23日,王建華帶著片區黨支部書記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路過此處時再三叮囑。

在當地幹群心中,黨建工作站已經成為協調各方解決難題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宜君縣將全縣撤村並組後的8個鄉鎮(街道)117個行政村劃分成29個片區,因地制宜建立起29個黨建工作站,每個片區下轄3到7個村級黨組織,實現了農村黨建工作站區域全覆蓋。

按照規定,黨建工作站所轄黨支部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活動共辦的區域黨建模式開展各項工作。“黨建工作站的建立,有效破解了撤村並組後黨建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整合了基層黨務幹部力量和黨建資源,以黨建為引領發揮片區優勢,共同解決之前單個村子較難解決的問題。”宜君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

“這個小冊子,把我們從煩瑣的表表冊冊裡解脫出來,可以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抓落實、提質量、謀發展的實際工作中。”說起縣委組織部編印的《黨支部(總支)工作手冊》,劉家埝村黨支部書記石武感慨道。

接受採訪的宜君縣多名鎮村幹部普遍表示,《黨支部(總支)工作手冊》的廣泛使用,把基層黨務幹部從繁雜的資料、表冊中解放出來,有效解決了對基層黨建“不會抓、盲目抓、抓不到位”的現實問題,大幅提升了村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能力。

為了補齊農村基層組織黨務幹部力量不足、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偏低和抓黨建業務水平偏低的短板,宜君縣要求各黨建工作站逐村逐支部開展分析研判、補短板,並通過定期召開轄區村黨組織聯席會議,交流情況,找準不足。

4月24日,在棋盤鎮馬泉村,該片區黨建工作站副站長姜超恆再次給當地幹群講起了黃埔寨村“三變”改革的經驗。以黨建工作站為平臺,通過支部聯建,周邊的馬泉村、寺天村等開始走上“三變”改革道路。在黃埔寨村的示範引領下,周邊村子的幹部致富帶頭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搭建為民服務平臺

“現在合療報銷完後還能報銷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把這兩個再一報,你自己花不了多少錢。一會兒你把娃住院的資料給我,我幫你辦。有什麼困難,你隨時給我打電話。”前不久的一次入戶,堯生鎮南寨村幹部焦紅先對貧困戶郝軍虎囑咐道。

依託黨建工作站,宜君縣在每個工作站設立了便民服務平臺和服務熱線,還印發便民“連心卡”,制定公開群眾事項代辦流程,實行首問負責制、代辦承諾制。在每週“集中便民服務日”,為群眾集中代辦民政、計生、社保等事項。

目前,29個黨建工作站圍繞生豬、肉兔、食用菌、中藥材4個特色產業,建成10個縣級、50個鎮級產業扶貧基地和4個扶貧工廠、117個電子商務服務站,形成縣有主導產業引領、鎮有特色產業支撐、村有集體經濟保障、戶有項目穩定收入的格局。

“全覆蓋建立的黨建工作站有效解決了居住分散、村組偏遠、群眾辦事難問題,是密切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架起了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九寺村第一書記何甲說。

來源:銅川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