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拒絕一切國產片"

我一向話少,從來都是找部國產片,幹就完了,然後等他自己啪啪打臉,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也值得你拿來給對國產片有偏見的人分享。

《相愛相親》是張艾嘉17年的一部家庭劇,是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少見的娓娓道來的寫實電影,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帶著地道的中國元素的日式家庭劇,看起來稀鬆平常,家長裡短的故事,卻深入骨髓。

1

嶽惠英是一個即將退休的中學老師,母親突然離世,嶽惠英選擇了最貼近母親的方式來悼念母親,做母親常做的辣椒醬,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而此時,影片中的家庭環境也一目瞭然,薇薇作為年輕人直言不諱,但也不敢阻止母親,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而由田壯壯飾演的丈夫,則還要誇獎慧英,像極了我們當代父母愛情,但另一方面來看,只有他才懂慧英此時的難過,同時也暗示了影片的主導者是我們的慧英。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慧英在廚房深思,終於做了一個決定,她要為母親做點什麼。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沒錯,就是給父親遷墳,儘管母親從來沒有開口。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因為父親的重婚,慧英想把墳從農村遷出,不得不和父親的原配正面交鋒,不僅要面臨退休的焦慮,還要懷疑身為汽車教練的丈夫這邊是不是和鄰居有貓膩,發起脾氣來,也特別接地氣兒,就像自家的母親訓話一樣親切,一句話,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衰老,也不得不撐起這個自己的小家。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2

而嶽惠英的女兒薇薇也不自覺的加入到了這件"遷墳"事件之中,相比母親的咄咄逼人和執拗,她更加同情姥姥的經歷,在影片的推進過程中,薇薇跟母親的矛盾激化搬出了家裡,不僅住到姥姥家,甚至用自己編導的職業,幫姥姥增加話語權,讓姥姥參加了自己節目的錄製,知道姥姥連張外公的照片都沒有,還合成了一張爺爺和姥姥的合照給她讓她睹物思人,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從人物形象上來看,薇薇是影片中性格最正的一個,敢愛敢恨,不管是對母親的直言不諱還是對男友的感情態度,她像在內斂的平凡里長大的這一代人,接受著新教育,但不得不被舊思想束縛,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表現在薇薇身上都是一種年輕狀態轟轟烈烈的縮影。

3

影片中最抓人的就是姥姥了,看似可有可無的人物,卻讓劇本撐起了三個女人一臺戲的架子,把三代人的焦慮和矛盾都對比了出來——怎麼才是真的對老人好,中年婚姻的不安,戀愛和結婚的界限,老人和時代的脫節,雖然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三個人都在盡力解決。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姥姥是三個人當中最無力的一個,不懂法律,不識字,舊式婚姻,這些都不是她的錯,但是她卻要用一輩子去承擔,儘管她為了阻止遷墳,趴在墳上的嬌小年邁的身體,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量,但好像自己的愛是缺少證據的,最後也只能把積攢的思念和委屈,對著丈夫的屍骨為他吹盡塵土,然後無奈的,釋懷的,說出那句"我不要你了"。

三個女人都用他們的方式表現出了自己理解的強大,姥姥能守住寂寞,也能說放就放;母親能穩住家庭,剛柔並濟;薇薇能愛恨隨心,敢愛敢言。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4

影片的最後,看起來一切都回歸了正軌,慧英順利的把父母合葬,丈夫沒有外遇甚至還幫她規劃了退休生活,薇薇和母親也選擇了和解,姥姥也選擇了走出這段舊社會婚姻。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一切都講究井井有條,法律法規,愛我,你就需要結婚證來證明,但而對於一個人而言,愛是第一位,證書文件只是一個為了融入社會的手段。

經常和朋友看電影的時候會產生分歧,朋友總會說

我們都無法忘記影片一開始慧英媽媽嚮往的和老伴兒一起穿越叢林的期待,也不能忘記影片最後姥姥一個人無人可依,從薇薇的渴望愛情婚姻,到慧英中年婚姻的倦怠,再到姥姥的白首,我們作為觀眾,能做的可能只有過好當下,不留遺憾了。

再插一句,田壯壯唱的花房姑娘,真是我聽過最動人的情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