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一個家庭想要和睦,那麼夫妻同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所有意見都不一致,那麼這顆“定時炸彈”早晚會爆炸。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最近,杭州的一對夫妻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吵了起來。

原因是,小學四年級的西西不肯認真寫作業,一直在看電視,媽媽一氣之下,就打了他。

打人的這一幕正好讓爸爸看見了。

爸爸覺得,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太心急,於是兩人因為教育觀念不同,就吵了起來。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媽媽覺得很委屈,離家出走了,爸爸擔心出事也跟著追了出去。情急之下,西西選擇了報警。電話裡,西西很委屈的說:“我媽讓我看英語,我沒學過,老師也沒有教,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媽就讓我看。”後來,經過民警的調解,夫妻兩人意識到了錯誤,保證下次一定冷靜處理,才讓這場“鬧劇”收場。很心疼這位媽媽,兒子不聽話,老公不給力,教育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傷害了孩子。有時候,父母總會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而發生矛盾,一部分父母甚至是當著孩子的面就能吵起來。這是典型的“拆臺式”教育。在教育孩子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要以為這種方式很好,它其實在無形之中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最終失去教育的意義。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不要當著孩子面爭吵

前幾天在電視裡看到報道,兩個父母吵架,情緒激動的時候開始摔家裡的東西,最後居然彼此對著將自己五個月大的孩子重重的摔在地上,導致孩子顱內出血,現在還在醫院搶救,沒有脫離危險。看見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完全震驚了,無法想象怎麼有人能如此對待自己的孩子,可是當我去百度搜索:父母吵架 摔孩子,發現居然不是一兩條這樣的新聞,而是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袁詠儀和張智霖一直是娛樂圈的恩愛夫妻,結婚27年,恩愛如初,羨煞旁人。

然而,兩人曾經也因為孩子而鬧的不愉快。有一次 ,他們出去旅遊,張智霖帶著兒子玩直播,全程都是用英文在交流,為此袁詠儀很生氣。她說:“慕童是國際學校的,說的都是英文,在生活中一直鼓勵兒子說中文,因為不想讓孩子忘記中文。好不容易孩子養成說中文的習慣,結果張智霖卻和他唱起了反調,要孩子說英文,說是英語要從小開始。”

兩人相互“拆臺”,就因為這點小事,差點鬧翻。當時的慕童看見父母爭吵的畫面,原本開心的小臉龐,漸漸地變得失落,眼裡甚至帶點恐懼。也是因為這件事,慕童有一段時間變得不愛說話,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又害怕惹爸爸媽媽不高興。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意見不統一

長期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給孩子發育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1.性格存在缺陷

在經常吵架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中會存在自卑、敏感、膽小,甚至是暴躁;大人的每一次肆無忌憚的吵罵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強烈的刺激,導致他們越來越敏感,而且這種環境孩子長期感受不到愛和快樂,時間久了性格越來越內向,產生壓抑和自卑感。

2.對人生充滿悲觀

大多數父母發生爭吵時,心情低到谷底,對自己的孩子缺少寬容和耐心,此時的孩子極易會成為父母洩憤的出氣筒。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被一點點磨平,與其他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孩子比起來,傾向用消極的態度處理問題,淪為一個十足的悲觀主義者。

3.對家庭產生恐懼

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夾在其中的孩子深受其害。會在父母爭執時縮在牆角,會在父母大打出手時痛苦哀嚎。時間長了,孩子對父母的關係就有些疏遠,放學後磨磨蹭蹭不想回家,害怕聽到父母吵架,害怕看到父母拳腳相加。

4.難以處理人際關係

許多孩子都是跟大人學,或者大人教著去處理人際關係。處於長期爭吵的家庭,善於模仿的孩子學會了用辱罵用拳頭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紛爭。長時間後,身邊的玩伴逐漸疏遠TA,讓TA難以相信人和人之間會相互尊重相互關愛,沒有信心去和別人融洽相處。

5.感情冷漠

吵架的夫妻在難以繼續生活的情況下會選擇離婚,孩子就成為父母離異的犧牲品。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聽慣了單親媽媽或爸爸對另一半的控訴,多半對婚姻抱著悲觀的看法。到了該談婚論的年紀時,寧願單身一輩子,也不願找個天天吵架的另一半。即使應父母要求結婚,婚後也多冷漠,沒有愛心,也沒有責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