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湯陰:一座建在公園裡的城市!

“出門進公園,散步聞花香,抬頭聽鳥叫,這樣的生活真舒心。”近日,家住湯陰縣人和公園旁86歲的退休教師靳老師,邊溜達邊高興的說。

湯陰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以生態視野在城市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佈局高品質綠色空間體系,將“城市中的公園”升級為“公園中的城市”。

“把好山好水好風景融入城市,使城市內部的水系、綠地同城市外圍的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談到湯陰縣的“公園城市”建設,湯陰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要負責同說。

湯陰縣按照“園中建城、城園融合、人城和諧”的理念,首先讓“綠色”說話。湯陰縣林業總站工程師王洪宣介紹說:2020年在城市外圍,建設廊道綠化5條0.75萬畝;片區綠化6個1.8萬畝;森林撫育2.5萬畝,形成京港澳高速、南水北調(中線)、縣域周邊防護林生態帶。湯陰縣累計造林面積1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1 %,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7%,村莊綠化率達到41%以上,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城市內部,構建城市公園、街頭遊園、郊野公園和城市綠化環境組成的全域公園體系。湯河景觀帶橫貫縣城,全長8.9公里,形成“一線一帶一長廊多景觀”美麗畫卷:沿湯河兩岸健康步道、自行車道、觀光車道等,直達湯河國家溼地公園,單線長18公里;湯河兩岸綠化帶種植喬木灌木約3.2萬株,時令花卉約13萬株,綠色植被約16萬平方米;沿河文化長廊,以習近平總書記談“精忠報國”為紅色主線,展現湯陰的周易、岳飛、扁鵲等厚重歷史文化;多景觀的金沙灘、元寶湖、流芳塔、毓秀亭、古韻廣場等,形成全民共享、覆蓋全城、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實現全城景觀化、景區化,努力鋪就“綠滿湯陰、水潤古城”的生態底色。

湯陰縣通過實施街道綠化、遊園建設等,城區有遊園綠地31處1.5萬多平方米。湯陰縣不僅通過建設圖書館、文化中心等大型標識打造文化“大符號”,而且通過小微景觀、小品雕塑等打造文化“小符號”。

湯陰縣“把城市建設在‘公園’裡”,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原金貴 王計亮/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