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學生初中是學霸,高中卻成學渣,原因是犯了3點錯誤

上學讀書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績好,每次考試拿高分。當然,這是所有人的願望,但現實終歸有些無奈。然而,最令人無奈的還是從學霸變為學渣。我們都有此感受,那就是以前明明不起眼的學渣,轉眼之間在高中成為了風靡全校的學霸。而以前原本是自信樂觀的學霸,上了高中之後卻變成了一蹶不起的學渣。這個學渣逆襲為學霸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勵志故事,但學霸墮落為學渣可是血淋淋的扎心啊!

高中班主任:學生初中是學霸,高中卻成學渣,原因是犯了3點錯誤

很多人會很好奇,為什麼初中是龍頭的學霸,為什麼會在高中成為學渣呢?這到底是個人原因還是班級環境造成的呢?就此問題,一位高中班主任就曾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看看這中間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錯誤?

高中班主任:學生初中是學霸,高中卻成學渣,原因是犯了3點錯誤

第一、學習模式的不對

初中和高中所學內容的深度是不一樣的,難易程度不同,自然不可以用對等的學習模式。初中的知識大多都是需要靠記憶的,要深度理解的內容很少。可高中不一樣,如果你沒有真正理解知識點背後的原因,那麼你在做題時就會漏洞百出。

因此,初中死記硬背的那一套學習模式根本不適合放在高中用,死記硬背在高中只能拿來當輔助,真正的根本還是需要理解。自然,如果在高中還像初中一樣只顧死記硬背的刻板學習,那麼想要獲取高分自然成為了奢望。

高中班主任:學生初中是學霸,高中卻成學渣,原因是犯了3點錯誤

二、不能正確的自我定位

初中不需要我們選文理,因此不管哪一門科目,你只管使勁努力就行了。但是高中不一樣,因為需要文理分科,因此這就意味著你必須要學會自我定位,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到底擅長什麼?不要因為別人說什麼理科好,或者是文科好,你就一股腦地聽他人的片面之言來隨意定位自己到底是選文?還是選理?如此一來,當你選擇了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時,你在最後的時候會發現,一切知識點在最後只會越學越難,於是成功讓自己成為了所謂的“學渣”。

高中班主任:學生初中是學霸,高中卻成學渣,原因是犯了3點錯誤

三、情緒管理不當

高中和初中不一樣,初中的我們大多剛剛進入青春期,對什麼事情都是懵懵懂懂,情緒上的波動比高中階段要小。一到高中就不同了,這時候的你正是情緒最為暴躁的青春階段,三言兩語就能挑起情緒波動。

而且,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大,人際交往也是一個關鍵的情緒爆發點。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之下,高中階段的我們容易胡思亂想,容易點爆情緒製造衝突。如果當負面的消極情緒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排解時,你的成績自然會被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