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走出困境,離不開這三個人

隨著年齡增長,看過太多的成敗得失,慢慢明白,人一生順風順水的日子實在太少,大多數時候,總是會陷入這樣那樣的困境之中。而想要在困境中走出,迎來柳暗花明,離不開三個人。

1、前人

牛頓曾經說過一句謙虛卻充滿智慧的話,“我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確,善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們都知道是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但相對論的得出卻離不開前人的智慧。

首先,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一個是伽利略的理論,另一個則是從麥克斯韋方程中拿過來的;其次,早在愛因斯坦之前,就已經有其他人幾乎觸碰到了狹義相對論的大門:洛倫茲在數學上推導出了相對論後來引用的洛倫茲變換,龐加萊則在哲學上提出了一些相對論的結論,比如:同時性的相對性。

但是,正如楊振寧所說的:洛倫茲有數學,但沒有物理學;龐加萊有哲學,但也沒有物理學。

而愛因斯坦最終憑藉著他的物理學直覺,看出了洛倫茲變換背後的物理學含義,提出了他的相對論理論。

事實上,不止相對論的提出,每一項發現,每一個發明,甚至每一次創業成功,無不有前人開路,都算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僅如此,前人還以他們的智慧引導著我們如何做人做事:

如何遠離別人的怨恨?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怎樣看待多變的情感?老子說:“生活中惟一不變的就是變,以柔克剛才是取勝上道。”

生氣的時候,蘇格拉底告訴我們閉緊嘴,以免增加怒氣;

當我們盲目期盼奇蹟,尼采告誡我們: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

在我們迷茫、軟弱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刻,去前人那時去尋找答案吧,他們留下的文字就像一盞盞明燈,為我們撥開迷霧,指明前進的方向。

想要成功走出困境,離不開這三個人

2、貴人

沈從文20歲時,受“五四”精神的影響,決心跳出湘西那個圈子,獨闖北京上學,去打開自己生命的新天地

可是,當他懷揣著夢想撲向北京時,迎接他的,不是一個寬厚的胸膛,而是冷遇和打擊。

他只有小學畢業,所以考大學自然落榜,後來盤纏用光,又不甘心無功而返,他欠著小公寓的房錢、小飯館的飯錢,還不得不經常到同鄉那裡蹭飯,才勉強不至餓死。

數九寒冬,沈從文穿著從南方帶來的夾袍子寄住在不生火的小出租屋裡,餓得眼冒金星,手上的凍瘡潰破流膿,鼻血直淌。

物質上的匱乏尚且能忍,更難忍的是精神打擊。他把辛辛苦苦寫成的小說、散文投寄出去,希望得到幾塊錢稿費維持生活,可是稿件如同石沉大海;這還不算,據說,當時某報的主編曾把他的投稿粘成一長串,當著其他人的麵糰成一團投入紙簍。

萬般無奈之際,沈從文寫了一封信向郁達夫求助。兩天之後,郁達夫來看沈從文,主動請他到小飯館吃了一頓飽飯,並給他留下一些錢。其後,沈從文的人生從黯淡走向了光明。

郁達夫回去後,寫下滿紙悲憤的散文名篇:《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大張旗鼓地為沈從文鳴不平,隨後,他把沈從文的習作介紹給京城的報紙副刊。接著徐志摩在其主持的《晨報》副刊上發表沈從文的作品,並將沈從文推薦給吳淞中國公學校長鬍適,沈從文被聘為中國公學的國文教師。

從一個普通的“湘西山民”一躍而成為文學大師,離不開郁達夫熱情引薦和幫助。可以說,沒有郁達夫的“一飯之恩”,沒有他的舉薦,沈從文不可能從困境中走出來,更不可能進入當時頂尖的文學圈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郁達夫絕對稱得上沈從文的貴人。

什麼是貴人?貴人是可以鼓勵你、指引你、幫助你的那個人;是可以開拓你的眼界,糾正你的格局,把你引向更高的平臺,帶你走進新世界的那個人。當然,他也許可以為你帶來利益,但絕不僅僅為你帶來利益。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接近什麼樣的人,就會走什麼樣的路,有什麼樣的人生。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發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學歷,而是我們身邊的人,是我們生活的圈子。所以,接近貴人,是我們走進新世界的捷徑。

當然,要引來貴人,首先我們自己也要尊貴。 “自助者天助之”,當我們足夠努力、足夠優秀,老天就會派貴人來幫助我們,讓我們進入一個更高級的圈子,讓我們脫胎換骨,獲得新生。

想要成功走出困境,離不開這三個人

3.個人

前人開路、貴人相助,這是我們的運氣。可是,再好的運氣,離開個人的努力,都是零。因為,別人最多隻能送你一程,最終決定你走多遠的,只能是自己。

王祖藍,這個如今紅遍兩岸三地的演員、歌手、主持人,身高只有162釐米,長相平平,既無背景也無資歷。

他出生在香港,父親是一名水泥車司機,掙得錢勉強能讓一家人填飽肚子。更艱難的是,王祖藍剛進演藝學校的第二年,父親患癌去世,養家餬口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他的肩上。

王祖藍不想輟學,還想當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於是一邊苦學專業課,一邊靠配音和去劇組打工來補貼家用。雖然經常忙到凌晨,可他不忘學習,回家後堅持啃上兩個小時的書才允許自己休息。

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吃的苦。2003年,王祖藍以一級榮譽藝術學士畢業,獲優秀學生獎,傑出演員獎多項獎學金。此後,他成功主持了《鐵甲無敵獎門人》,帶火了《荃加福祿壽》,在湖南臺的《百變大咖秀》中,因模仿秀技藝高超而名氣大爆,又因《奔跑吧,兄弟》而紅遍娛樂圈。

刻苦的學習和艱苦的打工生活不僅讓王祖藍專業技能過硬,還培養了他的高情商。他到TVB毛遂自薦,對方考慮他外在形象,猶豫不定。他妙語如珠:“觀眾們也需要心理安慰,我一出場,他們肯定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好英俊。另外,錄用了我,還能把其他男藝人襯托得更加偉岸!”結果,順利被錄用了。

對於王祖藍的成功,有人認為他是幸運兒,總會遇到貴人,其實不然,跟王祖藍合作的汪明荃就說過:“人人都說藍仔有貴人緣,其實最大的貴人就是他自己,他懂得怎麼為自己增值。”

的確,要想遇到貴人,首先要讓自己尊貴起來。並非每個人都天賦異稟,我們更多的是一個平凡的人,讓平凡的自己有一番不平凡的成就,靠得是日復一日的學習,夜以繼日的苦練,堅持不懈的奮鬥。

想要成功走出困境,離不開這三個人

人生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而能走多遠,全看你腳步多麼堅定,灑下多少汗水,有多少次重整旗鼓、再次出發。

人生是一場修行,一半明媚,一半憂傷;一程麗日,一程風霜;一路堅定,一路迷茫。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起起落落中永葆初心,在跌跌撞撞中不忘向前;最終修煉成自己的太陽,溫暖、明亮。

想要成功走出困境,離不開這三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