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默:一座移民成就的城市

馬爾默,瑞典的第三大城市,是瑞典南部一個典型的移民成就的城市。在這裡,大約三分之一的市民出生在國外,他們來自於180多個不同的國家,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了很多變化,成就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情。

這個城市的瑞典原住民數量從1990年開始就基本上沒有太多變化,維持在176000到186000之間。這裡的新增人口基本上都是外來的移民以及他們的孩子。

在1990到2017年這段時間裡,出生於外國的市民數量從26000增長到了61000,同時父母出生於外國的人群則從少於1萬增長到了接近4萬。截至到2017年,這個城市過半的居民,準確來說是53.6%,是來自國外或者父母至少一方是來自國外的。

那麼,這些城市的新居民們,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1、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外國勞工

瑞典的出生率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由於一戰以後的經濟危機和1929年的股市崩盤。而到了50年代,由於沒有受到二戰的影響並且發了一部分戰爭財,瑞典的經濟開始快速增長,因此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瑞典政府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在歐洲的一些低收入國家設立僱傭辦公室,比如說南斯拉夫、希臘、芬蘭、意大利、波羅地海國家等,來僱傭勞工前往瑞典工作。

這些外國勞工多數都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是依然有不少人選擇了留在瑞典。而這批人中誕生了瑞典最偉大的球星伊布拉希莫維奇,他的父親於1977年來到了馬爾默。

2、前南斯拉夫難民

在殘酷的南斯拉夫內戰之前,馬爾默已經有了大量的來自於巴爾幹半島的移民。1990年的時候,馬爾默有大致6500人來自前南斯拉夫地區。

但是在1990到2000的這十年之間,這個數量急劇增加。大約有10萬人在這段時間裡從巴爾幹半島移居到了瑞典,而2000年的時候,已經有一萬多出生在前南斯拉夫人的移民定居在馬爾默,而在1992年波黑獨立後,還有5000名波黑人移民到了瑞典。這些人成為了這個城市的第二大移民群體。

馬爾默的副市長Roko Kursar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13歲的時候從克羅地亞來到了這個城市,目前來自巴爾幹地區的移民已經成為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大公司的高管到當地政府,以及媒體行業,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為這個城市帶來了活力。

而巴爾幹食品也成為馬爾默第二大的外來菜系,僅次於中東菜。在遍佈這個城市的巴爾幹餐館中,你可以品嚐到油膩的布瑞克派以及其它特色食品。

3、美國2003年入侵之後的伊拉克難民

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已經有大量的伊拉克人來到了瑞典,在1988年伊拉克庫爾德人的主要城市哈拉卜賈遭到毒氣攻擊之後,也有很多庫爾德人來到瑞典。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大約有2000名伊拉克人生活在馬爾默。

但是在2003年美國入侵之後,來自伊拉克的難民急劇增加。到了2010年,出生於伊拉克的移民已經直接前南地區移民,成為這個城市最大的移民群體,達到了9940人。

馬爾默最富足的企業家之一,Greg Dingizian,就是出生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而且生長在著名的混亂街區Rosengård。但是他於1960年代來到馬爾默的時候,更多的是一個美國人,而不是一個伊拉克阿拉伯人。

而其它的伊拉克商人們則選擇經營面向移民的產業,比如說餐館,小賣部,超市等。也有很多伊拉克的醫生和牙醫在瑞典取得了相關執照,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一位在伊拉克很著名的作曲家和厄烏德琴演奏者哈桑,就居住在馬爾默。

馬爾默:一座移民成就的城市


4、潮人與極客

國內移民,或者說是從瑞典其它地區移居到馬爾默的居民,也成為了形成如今的馬爾默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這個城市是一個國際天才和遊客們的中轉站。

高達138米的科庫姆龍門吊在很長的時間裡統治著這個城市的天際線,在2002年這座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設備被拆除的時候,被人們認為是馬爾默作為一座工業城市的終結。

在三年後,這座城市的天際線重新被旋轉大樓佔據,這被視為這座城市在後工業化時代新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此該開始,這座城市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於設計、創造和知識。

目前馬爾默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腦遊戲產業中心之一,與此相關的天使投資不斷髮生。而這也帶來了人口結構的變化,這個城市街頭常見的,不再是穿著灰色工裝的工人們,取而代之的,是身穿格子衫,頭上綠油油的程序員們。這個城市的大型遊戲公司比如說Massive Entertainment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而同時城市管理者們也在儘可能的使這個城市變得更有吸引力。

從1990年到2015年,這個城市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幅提升,有學士學位以上的人口從20%提高到了43%。這有一部分是1998年馬爾默大學成立的原因,這所大學帶來了24000名學生,80名教授,以及220個博士研究生。

另外一個原因是較低的房價。從1970年到1990年,該城市人口從265505下降到了233887人,從而留下了很多空置的房子。這吸引了很多希望降低生活成本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而這種國內移居在1990年代末期還引起了當地人的憤怒,尤其是針對來自附近斯莫蘭地區的年輕人(瑞典人說起斯莫蘭人有點像國內說愛偷井蓋)。現在我們依然能在潮人們喜歡聚集的Möllevång廣場上看到“斯莫蘭人滾出去”的口號。

馬爾默:一座移民成就的城市


5、歐盟東擴

在2004年10 個國家加入歐盟,以及2007年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加盟之後,這些國家的公民們可以很容易的移居到馬爾默學習和工作。瑞典是除英國和愛爾蘭之外唯一的不對新加盟國家公民採取歧視政策的國家,因此大量的移民利用了這個優勢

到2010年,已經有7053名波蘭人,2038名匈牙利人和2000名羅馬尼亞人生活在馬爾默。

儘管和1950年代的勞工們一樣,大部分人來到瑞典掙了錢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是依然有相當的一部分人留在了瑞典,這從散落在馬爾默各處的波蘭商店中可以窺著一絲端倪。

在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之後的數年內,來自這個國家的移民就陸續到達了馬爾默,以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其中的很多人居住在公園裡的簡易帳篷或者是這個城市的廢棄角落。其中有大約200人生活在諾貝爾街和工業路十字那裡超過兩年,直到2015年瑞典警察將他們驅離。

馬爾默:一座移民成就的城市


6、2015年難民潮

2015年的馬爾默車站令人難忘。每隔20分鐘,就有一班從哥爾哈根到達的火車,帶來大量的難民。他們來自於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以及厄立特里亞。警察們把他們塞進等候在火車站外的大巴里,然後下一班火車就到了。瑞典移民民在一天之內就註冊了超過1000名難民。在這段時間裡,一共有超過16萬名難民來到了瑞典。

成年的難民們都會被安置在馬爾默城外,這就造成了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分離,獨自生活在馬爾默政府準備的愛護中心裡,這批人大部分來自於阿富汗。2015年,這座城市接納了14500名沒有家人陪伴的兒童難民。而在其後數年裡,很多瑞典其它城市接受的未成年難民也來到了這座城市,來尋找他們的朋友和親人,也為了工作這學習。這座城市一如既往的張開雙臂接納了他們。

截至2017年,有6440名出生在敘利亞的移民,3649年來自阿富汗的移民生活在馬爾默。而在其後幾年,又有更多的新居民加入了他們。

很多剛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開始的同年生活在沮喪和不安之中,他們即沒有被給予居留權,也沒有被驅逐,而移民局則依然在加緊處理手裡積壓的卷宗。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學業上取得了成就,學習了瑞典語,或者進入了瑞典的大學。

這就是馬爾默,一個移民成就的城市,一個將永遠對移民敞開懷抱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