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烏克蘭總師來華工作,凡俄羅斯捨不得的技術,他們都教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就展開了冷戰,只為爭奪世界霸權。在此期間兩國軍工實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長,也出現了眾多黑科技產品。不過在冷戰末期,蘇聯終究被美國拖垮,解體成為十幾個國家,其中烏克蘭更是在那個時期繼承了蘇聯35%的軍工產能,那個時候的烏克蘭若是發展得當,完全有能力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強國。

上萬烏克蘭總師來華工作,凡俄羅斯捨不得的技術,他們都教會

然而烏克蘭並未利用好這次機會,在這個時期,大量的烏克蘭軍工企業倒閉,眾多極為優秀的軍工領域專家、教授都失去工作,甚至不能養家餬口。在烏克蘭艱難時期,我國選擇幫助烏克蘭。

雖然當時我國在那個時期也是一窮二白,但我國深知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因此我國啟動了“雙引工程”,花費重金聘請烏克蘭優秀的專家,重金購買該國先進的技術。也正是因為我國的幫助,烏克蘭眾多軍工企業才能存活下來。對於我國的援助,烏克蘭專家非常感激,他們這一批人也促進了我國軍工的發展。

上萬烏克蘭總師來華工作,凡俄羅斯捨不得的技術,他們都教會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項工程開啟後,截止到2010年,就已經有上萬烏克蘭專家來中國工作,其中更是有2000多項尖端技術轉讓給了我國。瓦良格號航母的到來,加速了我國航母研發的進程。而蘇33原型機T-10K也是來自這個國家。

俄羅斯有一位軍事專家就曾表示,只要是我們捨不得賣的技術、裝備等,烏克蘭都會賣給中國,完全不考慮自己是否會洩密。中烏合作多年以來,除了中國不需要的核彈技術外,烏克蘭的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上萬烏克蘭總師來華工作,凡俄羅斯捨不得的技術,他們都教會

當然在烏克蘭眾多技術中,其發動機技術更是備受中國青睞。畢竟對於我國而言,航母、戰機等先進裝備都離不開它。中國多年給予的援助,烏克蘭也是非常感激,其中該國航空巨頭馬達西奇公司也在中國建立了發動機生產線,這也意味著我國能源源不斷生產馬達西奇的發動機。

上萬烏克蘭總師來華工作,凡俄羅斯捨不得的技術,他們都教會

這麼多年來,大批來華工作的烏克蘭總師也習慣了我國安定的生活,並且也有很多人拿到了中國國籍,繼續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