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婆婆主動和解,高情商兒媳4步祕訣,化解婆媳矛盾四兩撥千斤

01

在父母成長課上,婆媳問題是討論的熱點之一。

強勢婆婆主動和解,高情商兒媳4步秘訣,化解婆媳矛盾四兩撥千斤

有一個媽媽談起婆婆就一臉嫌棄:

“沒有見過像我婆婆這麼懶的。

比如說做早餐,如果我們不提意見,一年365天煮白粥從來都不換的。

大人勉強對付,孩子根本不吃,我說考慮一下孩子的胃口,但她說不會做花樣;我告訴她怎麼做,她說她做不好。她寧願每天做著同樣難吃的飯菜,唸叨著‘人家孩子那麼能吃,我們的吃飯怎麼這麼費勁,真實太不好帶了’,也不會主動花一點心思想想該怎樣做孩子喜歡吃的。

看孩子也是,不是今天這裡磕了就是明天那裡碰了,這個禮拜額頭已經兩次掛彩了,帶孩子完全不上心;更別說講故事,培養能力,孩子讓她多說幾句話她都反駁說‘我沒吃人參,沒這麼多精力說那麼多話’。

看不好孩子,家務事也做不好,每天家裡都是亂七八糟,玩具到處都是,等著我回來收拾。我去同事家,我看人家爺爺帶孩子都比她收拾得乾淨,真沒見過這樣又懶又冷漠的奶奶。

最氣人的是,她做錯了從不承認錯誤,讓她改錯更無從談起。”

這位媽媽更憤怒的是:“老公多數還站在他媽那邊,讓我少數落她媽。孩子管不好,家裡收拾不好,我還不能說。以前我們夫妻倆感情還可以,有了孩子他媽過來以後,這日子真的是過得難受。”

在心理團體課中拋出這個問題,這位媽媽除了想宣洩一下不滿,更多的是想來尋求大家的建議,看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

有人建議:“那你們還不如自己帶孩子,不要你婆婆來了呀。”

這位媽媽:“我上下班沒有那麼靈活,家裡沒個老人不行。”

有人建議:“換成你媽來不行嗎?”

這位媽媽:“哎,我媽年齡更大,身體不好,照顧不了這麼小的孩子。”

還有人建議:“找個保姆來,或者讓你婆婆看著保姆呢?”

這位媽媽:“保姆帶哪能放心,現在這麼多虐童事件。讓我婆婆看著保姆,那她幹嘛呢,浪費錢浪費資源。現在保姆人工不便宜。”

最後有人說:“既然你維持家庭運轉,沒有別的辦法,又不想過得不開心,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緩和關係呀。”

這位媽媽:“我跟她說也說了,吵也吵了,她就是不改。我在這裡暴露‘家醜’就是想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改變她,要不然沒法緩和。”

說到這兒,沒人繼續出主意了,因為沒有人能幫助這位媽媽改變這個奶奶。

來到成長課的不少人,最初都是為了學一些“技術”以改變別人的,但是他們都錯了。

因為縱使你學了萬千“技能”,你也沒法改變另一個人。

02

婆媳關係中,試圖改變任何一方,只會兩敗俱傷。

婆媳關係基於“兒子”和“老公”的男人而形成,一經確立,既無法自由選擇,也不能隨意斷交或解除。

婆媳關係不同於“合,則來往;不合,則避而遠之”的一般人際關係不同,是非常複雜和微妙的:

它屬於婚姻關係的衍生物,雖然因為一樁婚事,婆媳二人成了親屬關係。

但這樣兩個有著“密切關係”的人,甚至可能長時間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沒有感情基礎,也沒有根本一致的利益目標,甚至還存在對作為“兒子和丈夫”的那個男人的爭奪問題。因此,婆媳之間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隔閡與戒備,甚至兒媳向左,婆婆向右。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闡述非暴力溝通的方式時提到,“我們從小學會了,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就被看做不道德的……一旦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會想別人有什麼不對。”

一個從來沒有和我們生活過,處事觀念、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並且還要參與自己的生活,尤其她們參與的對象是自己關係最親密的孩子愛人和孩子。

如果婆婆們沒有按照兒媳們希望的方式去做,很容易招致兒媳們的“厭煩”。

當然,對於婆婆來說,也是如此

於是雙方為了自己的需要,會用某種負面的方式對待對方,會招致敵意,使得關係更加疏遠或消極。

這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一大家人的事情,包括丈夫、孩子,甚至兩方姻親,都會受到殃及

04

婆媳關係身處其中,只能面對,無法迴避。

強勢婆婆主動和解,高情商兒媳4步秘訣,化解婆媳矛盾四兩撥千斤

家庭治療理論中,有一個概念叫“界限”,意思是:在任何關係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對自己的需要負責,而不是讓別人改變來滿足你的需要

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層意思:一方面,你只能改變自己,他人的改變不屬於你的管轄範圍,你不可能改變任何一個其他人;另一方面只有學會了對自己負責,才是真正的成熟。

婆媳關係也適用於這個原則。

你要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家庭,那是你的需要,不是婆婆的需要;

你想把家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那是你的需要,不是婆婆的需要;

你希望找到一個安全的人看孩子,那是你的需要,不是婆婆的需要;

你不希望勞煩自己年邁的媽媽來幫你,那也是你的需要,不是婆婆的需要……

先拋開婆婆做對,但是你想要滿足你的需要,就應該自己負責去解決,而不是把這些需要,認為是婆婆理所應當盡的義務

也許你會說:“行呀,現在你不幫我,等你要養老了,也沒有好果子吃。”

這句話的潛臺詞其實是說:你要是不配合,我就要懲罰你。

暫且不說中國的傳統“孝”道,給父母養老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單從正常的心理來看,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接受另一個人的威脅,這隻會帶來對抗,最終魚死網破

既然你只能和婆婆住在一個屋簷下,你需要她幫你做事,還想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把日子過好,那就得自己去想辦法搞好婆媳關係。

03

婆媳關係雖然難處,但並不是就一定處不好,也有處的好的,關鍵要講方法。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說,我們不能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歸咎於對方,不能將別人的不順從看作是對我們的排斥,也不可能通過忽視對方的感受和需要,用強迫或命令的辦法來讓對方滿足自己的願望。

我們要做的,是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建立聯結——看重彼此的感受,兼顧雙方的需要,從而達到雙贏的結果。

強勢婆婆主動和解,高情商兒媳4步秘訣,化解婆媳矛盾四兩撥千斤

表妹和婆婆生活五六年了,從互不相容,針尖對麥芒,到現在婆婆主動幫忙打理生意照顧孩子,這個轉變讓我對錶妹的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刮目相看。

我問她是不是現在基本上沒什麼矛盾了?

她說:“哪可能,矛盾也不少,吵架照樣吵,關鍵是要懂得怎麼吵能解決問題——人沒有氣跑,事情還改善了。”

我問她:秘訣何在?

她開玩笑說:“其實方法幾句話,概括來說就是“胡蘿蔔加大棒””。

有一次去表妹家接她出門,我親眼看著她們從發生矛盾到倆人修復關係。

矛盾起源於表妹的婆婆早上做事散漫沒計劃,沒有儘早接管家中一歲的小寶,耽誤表妹要出門辦事的時間。

表妹告訴婆婆時間,並有些生氣地提醒說:“我要準備出門了,你把手頭的事情處理了就過來整小寶吧。你早上得計劃一下,安排好時間,要不然一晃就中午了。”

婆婆不高興了:“你管好你的事,我的事你別管。我該做什麼我自己會做,我這麼大年紀了,也輪不上你管。”

秘訣一:面對婆婆開始升騰的情緒,兒媳保持理智

表妹:“我不是管你,是因為你怎麼安排時間和我什麼時候出門有關係。”

婆婆一聽,覺得自己被責怪了,一肚子“委屈”:“這麼說,我在這裡幫你還做壞了,我給你拖後腿了?我沒有計劃?沒計劃我也幫你做了這些家務,帶了孩子呀;我沒計劃?想當年我幾個孩子小的時候,我一個人要做農活,也把他們帶大了呀……你們有本事,怎麼不去請人呀……我還不願意在這裡待著呢,我回去多自在呀……”

聽著婆婆把前三百年後三百年的事都翻出來,我覺得有些反感。我感覺婆婆有點“借題發揮”,一是顯示自己曾經吃過很多苦,暗示現在該享享福了;二是用自己“艱辛”的過去,來指責表妹現在不能吃苦。

聽著聽著,彷彿看見了我婆婆類似的樣子,我心裡不禁有一股想“懟回去”的火:“現在的時代跟你那時候有的比嗎。以前養仨花費的精力都不如現在一個!”

秘訣二:不指責對方,不委屈自己,真誠表達不產生隔閡

但表妹沒有“懟”,能看出來她在刻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她並沒有壓抑,而是誠實地表達出來:“媽,你也看見了,我有事要著急出門,所以我催你快點。我看見你原本起得很早結果到現在還有幾件事沒弄完,我覺得這些時間計劃可以更合理一些。當然我說話語氣是有點生氣……”

還沒等表妹說完,婆婆又開始接茬了:“我就知道你嫌我做得不好,昨天還說我走路太慢,蝸牛都比我快;今天又說我沒有計劃性,那次……你說我慢,我哪裡停了,我做得不好,那你請做得好的呀?我在這裡這些年,我給你做少了?你看我們村……人家就坐在家裡享清福,哪有像我這麼受罪的,來這裡幫你們做事,還要受你們管……”

我一聽,又想到自己婆婆,心裡默默回應著:“關鍵是你做了,但是沒做好呀。就會跟農村人比,就不能向人家做得好的看齊?你看看人家鄰居家奶奶,倆老帶倆孩子,讓兒媳婦安安心心上班,你還有臉說這些?”

秘訣三:理解對方的感受,看見對方的好,滿足對方“希望被認可”的需要,火氣自然消

表妹沒有譏諷挖苦,針鋒相對,而是說了婆婆想要聽的話:“媽,我知道你在我這裡幫了很多,為這個家做了很多事情,沒有你我們也不可能出去安心工作,這些是我要感謝你的。所以我平時對你怎麼樣,你也應該知道。你哪裡頭疼腦熱,牙齒不舒服,腳脖子發脹,我都是知道後馬上帶你去醫院看。你想要一些自己的時間,我也是儘量早點回來帶孩子。我現在說的就是就事論事,不是否定你做的貢獻。我覺得早上時間很寶貴,希望我們一起把時間安排得好一點。”

婆婆的“價值”被看見了,得到了“認可”,火氣很快消了:“你有的地方做得怎麼樣,我也不傻,我就是不說出來。你就是不要管我。我這麼大年紀,難道還要受你們管……”

老人愛嘮叨,車軲轆話又來了。

秘訣四:讓老人感覺自己有“被需要”的價值,並讓老人知道“幫我”就是“為自己”

表妹看了看時間,說:“媽,我沒有管你的意思,我知道你一輩子吃了很多苦,但是現在我們確實需要你幫忙。你看如果你不在這裡,我不能做生意。我不能賺錢,你兒子一個人壓力多大呀。如果我請保姆,哪能像自己奶奶這麼帶,估計你也不放心吧。”

這裡,表妹讓婆婆看到,幫助自己其實也是婆婆自己的需要——每個媽媽都想自己的子孫好。所以,來這裡幫忙,也是為她自己。

而且兒媳主動提出請求,婆婆感受到被需要,她其實很有價值感。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有用的”感覺,對她很重要。

婆婆:“哎,我知道,所以看在孩子的面上,我難受也就忍了。”

表妹:“是呀,媽,我也能體諒你不容易,等孩子長大一些就好多了。我現在真要出門了,有什麼事我們晚上再聊吧。”

婆婆對孩子說:“來吧小寶,奶奶抱。”

04

出門我就對錶妹成功解決婆媳矛盾大讚了一番。

她說,婆婆和自己的做事風格完全相反,一個是隨意散漫,一個講求效率。

婆婆是一個脾氣倔強的人,自己也是個暴脾氣。

剛在一起磨合的時候,兩方都互相看不慣,沒有少吵到面紅耳赤,經常嚷嚷要買火車票走人的程度。家庭氛圍特別緊張,丈夫也夾在中間很難做。

為了緩和家庭,自己學了不少,改了不少,最後摸索出“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

“胡蘿蔔”就是體諒和認可婆婆的感受,認可她做出的貢獻;“大棒”就是告訴她,其實你這麼做也是為了你自己的需要,如果你不做,對你的名聲、後代都是不好的。

這一推一拉,老人自己也能想明白。

如果再加上做晚輩的能誠懇地提出請求,給老人一個臺階下,老人一般都願意合作和幫忙。

後來我問表妹,那次“爭吵”後婆婆有什麼變化?

她說:“婆婆嘴硬,嘴裡不說,但是第二天早上還是動了點腦筋計劃時間,在我們起床前就去買菜了,回來就把小寶抱出去玩了。”

結語

不得不讚嘆表妹是高情商兒媳,普通幾招,卻深諳人性。

其實刨去各種“婆婆”“媳婦”的角色外衣,婆、媳都是一個人,都有共同的人性——

希望被重視,有價值和被尊重。

雖然婆媳關係是特殊的人際關係,雙方有著不同的利益,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的目標。

只要看到雙方的需要,以尊重的方式溝通協商,求同存異,其實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達到雙贏,和平共處。

-End-

“有料家庭教育”,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服務,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