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大家好,我是愛董小白。因為疫情的原因,考慮裝一款淨水器。牌子貨價格較高不想考慮,於是重拾幾年前的裝配思路,選擇自購配件進行組裝(DIY)。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雖然已有不少大神分享了經驗和教程貼,但還是想要補充的更全面一些,弄一個更全的文章奉獻給大家,希望能給喜歡折騰的值友們提供一些幫助。因為不是相關專業的,只是取經再分享,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專業大佬及時指出和交流。

一、緣由!—那顆躁動的心

如開頭所說,疫情原因周邊社區的水站為避免人員聚集給關停了。雖然現在疫情好多了,但社區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理念下,在沒收到解除防控通知前應該是不會開放了。就這樣,五毛一大桶的水沒有了(對,17.6L的大桶接滿才5毛,算是那個新農村社區村民的福利吧),購買桶裝水最便宜也要6元一桶(這價格就是本地水,估計質量也不怎麼樣)。小區內的淨水機接水折算下來一大桶也要4塊錢,這麼高的價格落差讓我重啟了N年前組裝個淨水器的念頭(那時候研究過,然後同事告訴我那邊才五毛錢一桶就夭折了··)雖然一套算下來也要好幾百,加上每年耗材也比不過五毛來得便宜,但折騰的心很多人都懂。五毛沒了,誰也阻擋不了我那顆躁動的心了~

二、選擇?—淨水OR純水

不考慮軟水和全屋的話,淨水裝置大概分為以下幾種(純主觀內容,沒有查太多資料,不足之處請指正。大佬可略過此節)。

1、前置過濾器

顧名思義,就是全屋進水端安裝的前置粗過濾設備。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起初是這種不鏽鋼網的,精度是40微米,可以反衝洗。價格也是從幾十到上千不等。看起來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我覺得重點在材質的防爆上。畢竟全屋進水端的水壓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二次供水的高層。太便宜的不建議購買。

優點:無耗材,可反衝洗。

缺點:過濾精度低。水質太髒的話可能沖洗也衝不掉了。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現在流行這種10寸、20寸的前置濾瓶(比如最出名的濱特爾藍瓶),據說是北美流行。類似於後面終端淨水器的初級過濾,水壓損失雖不及上面的,但也比較小有10寸和20寸的,根據水壓、安裝空間來決定選擇的尺寸。濾芯上,水質比較差或者有二次供水水箱的高層我覺得PP棉是必須的,還可以串聯其他濾材,比如活性炭或者交換樹脂。

優點:過濾效果好,可按需配置濾芯,水壓損失不大。

缺點:空間要求較高,(濱特爾)價格也不便宜,有耗材。

2、龍頭淨水器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接在水龍頭出水口的小玩意兒。有直接接在出水口上的,也有快切閥接出來放檯面上用的。濾芯一般使用的是外層陶瓷+內層活性炭等各種顆粒。陶瓷的優點可以通過砂紙打磨掉外面阻塞的部分,從而繼續使用,直到磨透露出裡面的活性炭,所以還是能用比較久的。當然因陶瓷濾層厚度的降低,其過濾效果也是遞減的。

要說作用,在毫無其他過濾措施裸放的水龍頭上使用,對泥沙還是能起到比較明顯的過濾效果的。家裡之前用過兩款,裝上放會兒水就能發現濾芯開始發黃,用段時間就會黏糊糊的泥狀雜質堵死,刮掉後滿血復活。也就能過濾掉水路中帶出來的大顆粒泥沙和水鏽,至於餘氯、細菌及水垢就別想這麼多了。

優點:不佔地方,安裝方便;過濾泥沙還是可以的;活動價格不貴

缺點:其他過濾效果一般;容易滋生細菌;

3、超濾淨水器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超濾淨水器是使用超濾膜作為最後最精過濾的淨水器。超濾膜的過濾精度是0.001-0.1 微米,能過濾掉水中的鐵鏽、泥沙、細菌及一些大分子有機物。過濾出來的是廠家宣稱的“礦泉水”,富含各種必須、必不需的礦物質和各種重金屬,所以水垢還是存在的,而且直飲是不可能的—稱之為淨水

優點:相對RO,不用電,無廢水。相對前面的過濾精度比較高,細菌什麼的不在話下。價格相對便宜。

缺點:金屬離子無法過濾,不能除垢,不能直飲。

4、納濾淨水器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新玩意兒,納濾是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納濾芯孔徑大小為0.01-0.001微米之間,能夠濾除抗生素、激素,農藥、石油、洗滌劑、重金屬、藻毒素等化學汙染物;而小於此孔徑的礦物質離子則可以通過。看似非常的完美,出來就是放心的“礦泉水”。

然鵝,事實應該是現有技術無法達到這麼美的效果。具體不瞭解,就不說了。

5、RO反滲透純水機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RO膜反滲透淨水器是RO反滲透膜作為最後最精過濾的淨水器,0.0001微米的過濾精度非常小,水分子都是靠擠過去的,更別說其他比水分子要大的金屬離子等物質了,所以過濾出來的水可以稱之為“純水”,是可以直飲的。因為水分子都要靠擠的,單靠自來水的壓力有點難為水分子,所以需要加個增壓泵,還會排廢水。

優點:製出來的是純水,可直飲,當然也無水垢。

缺點:需要用電,安裝要預留插座;有廢水,且廢水量一般是純水的1-3倍;出水慢,哪怕400G也不算快。否則就要配個壓力桶,佔用空間;有噪音。

雖然優點只有一點,缺點卻看起來不少,但僅此一項優點就足以蓋過所有缺點,這就是我們對純淨飲用水的需求。

辣麼,說了這麼多,

淨水還是純水?超濾還是RO?

如果你那水質不錯,水質不硬,水垢不多可以忍受的話,或者你選擇你小區的淨水站或桶裝水來喝,家裡水只用來熬湯。那麼,可以選擇超濾膜的淨水機;如果你家水質特別硬,水垢滿杯飄的話,或者喜歡直飲,又不放心外面的水,大牌桶裝水又太貴的話,還是推薦選擇RO純水機。如果你還在糾結的話——

小學生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全都要!

哪怕是最後用不到,選擇上困難是良藥。

三、再選?有桶(小流量)OR無桶(大流量)

一般情況下,這個就算成年人也不用多選,兩者選其一即可。當然不一般的情況:你小流量的不用壓力桶,每天拿個桶加個定時插座來接一個小時。或者無桶的也嫌慢再裝個大的壓力桶(大用水量的情況,比如工作單位、商場、喝茶的)也沒毛病。

可能有人會說:有桶機已經過時了,現在都是無桶的。還選什麼選?

實則不然。這兩種還是各有優缺點的,並不是替代的關係。至於為何品牌現在一直在大力推廣無桶?從其他地方看到過一句話,意思大概是:

促使產品更新換代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原產品存在缺陷或性能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使用需求,促使開發新產品解決舊產品的問題和提高性能。二是新的產品利潤更客觀,廠家當然努力推廣。

對於淨水器來說,我覺得主要還是第二點。畢竟淨水器已經很透明瞭,沒什麼技術含量,大廠家們的蛋糕越分越小,推廣大流量無桶機利潤來得更高。比如都是2倍利潤。45元低流量75G膜利潤是45元,170元的400G就是175元。當然了,實際利潤絕對比我說的高。

言歸正傳,沒有最好,只有更合適。是否合適就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結合兩種方案的特點來考慮了。

有桶機:

為何要有桶,因為100G以內的膜的實時制水量小的可憐。以最常見的75G為例,表示的是一天制水量為75加侖。也就是11.8L/小時,即197ML/分鐘。如果接一杯水,要1.5分鐘的話,顯然是不可忍受的。於是搭配壓力桶就很好的解決了制水慢的問題,常見的13G壓力桶能儲水5-6L。先制水儲存到桶裡,用水時打開水龍頭是壓力桶通過氣囊壓力把水給擠出來,流量是很大的。桶內水量降低,機器就會制水補充,保證充足的純水供給。

優點:

1、因為壓力桶的存在,水流量大,出水穩定;

2、即用即取,取水無需等待。想接就接,接自來水般的隨意。

3、制水慢,所以水泵功率小,噪音小。

4、水泵、RO膜的成本都要低一些。

5、因為有儲水,停水了可以支撐段時間。

缺點

1、壓力桶佔地方,需要考慮廚下空間。

2、因為是儲水,存在宿水問題。

3、壓力桶存在爆炸風險。

4、壓力桶橡膠老化、桶內滋生細菌等存在的二次汙染爭議

無桶機:

從上面可以看到,有桶機的缺點都是壓力桶給奉獻的。為了解決有桶機的以上痛點,大流量的無桶機應運而生。通過使用400G以上的RO膜實現 1.05L/min的制水速度,達到了不需要壓力桶也可以勉強接受的速度。

優點:

1、空間佔用相對較小。但因為是大膜殼,所以比有桶機要高,這點還是要注意的。

2、廠家宣傳的“即制即飲”,“宿水”“二次汙染”都不存在了,因為沒有壓力桶儲水。

3、自然也沒了壓力桶爆炸的風險

看起來無桶把有桶機的缺點都給解決了,一切都是辣麼的完美。然鵝,所有看似美好的事物都會有一個然鵝,就像系統更新,解決舊BUG的同時也會增加新的BUG。

缺點:

1、最大的問題:除了特別處理的純水機,並非真正的“即制即飲”。因為反滲透膜的特性,放置一段時間後剛放出來的水DPS是很高的,你需要放幾杯水才能喝上正常低DPS的純水。

2、大增壓泵伴隨著大噪音。你要是半夜起夜接直飲水那就更明顯了。

3、出水量受溫度影響較大。通常水溫每降1度,產水量下降5%。冬天的產水量約為夏天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少。

4、大通量意味著前幾級過濾因為水流過的快效果也差些,RO膜負擔更大,膜的損耗也快。加上更大的增壓泵,成本要高些。

擴展:

關於前幾杯的高TDS:

這個問題是因反滲透膜的一個特性而產生的:

反滲透膜濃水側的濃水,其所含高濃度的離子及有機物可以緩慢地擴散到淨水側,直到兩側的濃度達到平衡。

所以說放置了一段時間,從膜殼淨水側到水龍頭這段的水TDS最高可能會為廢水TDS的一半。像我家這種600TDS的可是很客觀的···這樣的高TDS你要不知道的話喝了終究是不大好的,特別是口感不會好。若是後面接管線機的話,長期還會生成水垢。而且,我相信推銷員是不會告訴你這些的。

至於有桶機,當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些解釋是壓力桶的純水給稀釋了,這樣的解釋當然不可接受。稀釋了也是存在的,還不如我無桶機放點水保證TDS更純。但這都忽略了一點,400G的膜殼儲水在1.5L。而75G的膜殼裡面的出水量才200毫升左右。關機後進水閥關閉的,所以進水閥至RO膜濃水側存的高TDS水是要比400G的少不少的。而且因為壓力桶的緣故,啟動一般也不會太頻繁,被滲透的輪數相應也是少的。最後再被桶稀釋一下,TDS幾乎沒有影響。

關於二次汙染

二次汙染一直都是有桶機被無桶打壓的利器。首先,我認為壓力桶確實存在被二次汙染的可能。一是裡面黑色橡膠隔膜材質會有異味,時間長了也存在老化風險。二是壓力桶雖然是密封環境,不像飲水機那樣一邊放水一邊突突的往裡進氣,但卻無法實現完全密封—放水時、安裝時、桶內自帶,這些都有可能進入空氣或者帶入細菌。不過細菌滋生也需要營養物質,RO過濾後的純水所含元素已經少的可憐,空氣就算是有也是極少的。在那種苛刻的環境下,就算有細菌滋生的速度也是非常慢。橡膠時間長了可能會老化,所以壓力桶是需要定期更換的,這樣細菌問題我認為並不像宣傳的那麼嚴重。至於網上那種切開後慘不忍睹的圖片,估計是一些廠家找的極端圖片來進行宣傳的,站內也有個文章將壓力桶切開看了,只是有很薄的一層膜而已。跟飲水機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至於燒開水喝就沒問題了嗎?細菌本身是沒問題了,但是細菌代謝會製造亞硝酸鹽,危害比細菌本身大得多。但是前面也說了,受相對密封的環境限制,營養物質是比較少的,不談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所以也不必太過恐慌。

相對的,二次汙染上,後面還有個後置活性炭,我認為這個反而是最大的風險源↓

關於後置活性炭

為什麼說後置活性炭是最大的風險源。因為前面濾芯不管質量合不合格,哪怕有某些危險殘留,經過RO膜也會被過濾掉,所以出來的是放心的純水。但經過後置活性炭這個東西后TDS一般會上升幾個點,我不知道它釋放了些什麼東西進去。至於水可能變得甘甜了,為什麼會甜呢?

多年前多個大品牌的淨水器就被曝過砷元素超標,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後置活性炭。其他濾芯我可以看著差不多買,那些便宜的後置T33我是不敢用。

而且,若是水龍頭通水會造成空氣和細菌進入壓力桶造成二次汙染,作為最後一崗的後置活性炭應該是首當其衝的。所以相對壓力桶,後置活性炭反而更應該引起你的重視。

那麼為什麼要用後置活性炭,功效說明是:改善口感。變得甘甜可口我是沒弄明白,至少起初用後置是給有桶機準備的,因為壓力桶內的橡膠哪怕是食品級的,也會有味道的。加上活性炭的後置主要就是吸收排出水的橡膠味。還有一種說法是RO膜對餘氯的過濾效果有限,後置活性炭也有利於吸收漏網的餘氯,從而改善口感。

說到這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無桶(大流量)純水機可以不用後置活性炭。從我這裡是不建議用。


說了這麼多,那麼回到

正題,有桶無桶如何選?

看你需求和條件:

1、廚下空間不夠,塞不下桶的選擇無桶,但無桶的高度也要注意。

2、用水量不大的建議有桶。大量持續用水的選擇大流量無桶甚至也加個桶。

3、對毛爺爺敏感的選擇有桶,成本相對還是要低一些的。

4、用管線機的建議有桶。一是無桶相對流量小且不穩定,二是前面TDS過高問題。

5、家裡經常停水停電的優先考慮有桶,畢竟有儲水功能。

至於我的選擇,在選擇困難症患者糾結了好多天之後,我還是選擇了有桶。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裡沒事停個電停個水的。

2、習慣性的燒水喝,細菌問題更好接受些。加上電水壺1.5L,400G還是太慢。

3、洗個水果,盛飯前的碗筷習慣衝一下,無桶機隨用隨取比較方便。

3、若是無桶的機子我不會用後置活性炭,再加上為了預防壓力桶汙染有桶機是打算定期換桶,其實兩者成本是差不多的。這也是我糾結的最大原因·····

四、配件介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便於新手對方案的理解,先把用到的部分配件原理說一下吧。都理解了你會發現,RO純水機也就這樣,毫無技術含量的東西不要交太多智商稅。其他沒說的都在後面的清單說明裡。

不過,雖然原理簡單也不建議動手能力差的嘗試。畢竟牽扯到水路和接頭,裝不好很可能家裡會水漫金山,甚至殃及池(lou)魚(xia)。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先上個自己拼的最全的圖(後面會有四個方案的圖和清單)

進水三通閥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淨水器進水閥門。因為家庭水路一般都是4分的,使用這個三通閥將你的4分水路分為4分及3(2)分兩路(3分或者2分看你選擇,後面也要配套)。一定要買銅的或者不鏽鋼,不要買鋅合金的,貴不了幾塊錢,鋅合金碎掉的話你會哭的。

PE水管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用於全機水路的連接。根據需要選擇2分或者3分的,也可搭配使用。粗濾使用3分的可以增加流量

(特別是大流量無桶淨水器),RO膜之後使用2分的管子足矣。總長度至少5米,10米就比較充足了。有名氣的用的較多的是CCK的管子,貴不了多少錢,一定不要買太差的。

10寸濾瓶+濾芯

一般使用的是3個10寸通用濾瓶(1透明+2白)串聯。常見濾芯組合為PP棉+UDF前置活性炭+CTO壓縮活性炭或者PP棉+活性炭(UDF\CTO都可)+PP棉。第三級使用PP棉的好處是活性炭可能會有碳粉脫落,使用PP棉可以保護後面的RO膜。使用兩級活性炭的好處是更有效的過濾餘氯,餘氯對RO膜還是挺有傷害的,按需選擇吧。濾瓶一定要選好的,特別是第一級普遍使用透明濾瓶便於觀察PP棉的使用情況,但透明瓶的抗爆型一般低於白瓶。同時第一級的水壓也是最高的,所以第一級濾瓶最容易爆裂。

連接件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各種連接件,全機使用是快接插頭或螺紋轉快接頭的,連接起來非常方便。快接頭又分為有藍卡和無藍卡的。比較出名的是中荷接頭,通過了美國NSF認證。

RO膜及RO膜殼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先根據需要選擇RO膜的流量,是75、100G還是400G。前兩者和後者膜殼是不一樣的。RO膜的話好的就是陶氏膜,價格貴且注意別買到假貨。便宜的國產匯通(時代沃頓)也挺好用,便宜不少估計沒人為造這個假,按預算選擇吧。配套的膜殼一定要選擇好的。用的最貴的膜配個釋放有害元素的垃圾膜殼也是白花錢。膜殼有三個口,一進二出,注意買的是幾分的,別買錯接頭了。比如我買的75G的菘泉三個都是1分接頭,差點買錯。純水出口一定要用逆止閥。

逆止閥: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用於RO膜殼的純水口處。用於防止關閉水龍頭後純水迴流,從廢水口流出。這樣的結果就是水壓存不住,就會造成 關水龍頭—壓力高至高壓開關動作停止制水—純水迴流從廢水口排出—壓力低至高壓開關閉合制水—壓力高至高壓開關動作停止制水—制水—停水的無限死循環中。。

故障情況:關閉水龍頭後反覆啟停


T33後置活性炭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前面說過了,後置活性炭用於改善口感。一定不要買太差的,否則不如不用。無桶機我個人建議棄用,更安全還能省下不少錢。

壓力桶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小流量純水機用。外殼材質有鋼的、塑料的及塑鋼的。最好的應該就是塑鋼的,集兩者優點於一體,當然要貴一些。至於另外兩種,有說鋼的承壓更大,不易爆炸;有說剛最開始就是鋼桶,容易鏽穿及析出有害元素才出現的塑料桶。最好的應該是太歪的沛毅,塑鋼材質,丁基橡膠,價格比較貴,要一百多。我買的飛躍的,六十。我也糾結是兩年換個便宜桶還是買貴的沛毅多用一兩年。

鵝頸水龍頭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買不鏽鋼的,現在不鏽鋼料棒加工的水龍頭很便宜,不會有其他額外元素。而銅的便宜的說不準就是回收銅,作為最後純水階段用的產品,還需更注意點的好。根據需要選擇單/雙出水的水龍頭及看好是幾分的管徑的

TDS筆: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TDS筆是用來檢測水中溶解性物質的濃度,單位是毫克/升(mg/L)。雖然TDS並不是水質的唯一標準,但也是指標之一,特別是對於RO過濾後的純水來說是一個低成本可行的檢測手段。至少TDS為過濾前的5%以內意味著RO膜的過濾起作用了,剛製出來的水的重金屬、細菌也都會跟著相應的減少(存放久了細菌超標那就是存放中的二次汙染問題了)。需要注意的是,超濾膜並不能過濾離子,所以TDS檢測對超濾後的淨水無效。

涉及電路、控制部分:

電源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一般使用的是24V的電路,所以需要24V的電源。冠宇達電源是比較優質的品牌,選購時根據你選擇的RO膜的流量來選擇電源規格。不要選錯了。

增壓泵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因為需要足夠的壓力才能讓水分子擠過RO膜,所以需要增壓泵進行增壓(當然水壓夠高的可以採用無電版,但穩定性和體驗上據說比較差,本文不討論)。同樣也是根據RO規格選擇相應的型號,至於增壓泵和自吸泵,沒有特殊需求的話,一般選擇增壓泵就夠了。

高壓開關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常閉開關。水路內壓力達到動作值時(關閉水龍頭或壓力桶水滿)斷開。用於控制制水的啟停。有了它,就能實現打開水龍頭或者壓力桶內水壓降到一定值後開始制水。當你關閉水龍頭或者壓力桶水滿後自動停機。

故障情況(部分):關閥門或壓力桶滿不停機或停機時水並不滿。

低壓開關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常開壓力開關。有水壓時閉合。一般放在第一級與第二級濾瓶中間,用於缺水保護,避免停水時增壓泵空轉造成損壞。

低壓開關有兩種,常見的是單口的,直接一個三通接出來就可以。還有一種是進出口的,串進水路上就行了。沒有方向。

故障情況:停水不停機;進水正常但純水機不通電工作,短接低壓開關恢復制水。

進水電磁閥: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常閉電磁閥(不通電時閉合)。RO純水機用於被高壓開關的通斷來控制進水。關掉水龍頭不就行了為何還要控制進水?因為RO純水機不同於超濾機等淨水器,它是需要排廢水的,有個控制流量的廢水比節流閥,是一直通的。要是不加進水閥控制,關掉水龍頭會一直流廢水。一般裝於促濾及

故障情況(部分):沒啟動的情況下還一直流廢水。增壓泵啟動但不制水,也無廢水,可能是電磁閥堵塞。

廢水閥&廢水比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首先用自己的話說一下為什麼RO純水機會排廢水(不對的請指正)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原理很簡單,如上面我自己瞎畫的示意圖,廢水比就是一個流量調節閥,用於調節通水流量。當出水小於進水,進入RO膜殼內的水並不會暢通無阻的從廢水比裡排出去,於是在壓力下一部分水分子被擠過RO膜,到達另一邊(純水端)變成純水。個大的金屬離子等其他物質實在是擠不過去被留在濃水端,隨後被其他水攜帶著從廢水口排出。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不排廢水的話,被攔截的離子會聚集在膜表面且越聚越多,很快就會堵死RO膜。而沖洗就是通過打開廢水閥,廢水口全開,水自然就全從廢水口流走了,不會再去擠RO膜,順便把RO膜上殘留的離子給帶走。

明白原理,就再來看看廢水排放方案↓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看網上一些裝機圖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上面兩種廢水排放圖。很可能就懵了,到底按哪個?

其實兩種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一種用的進水電磁閥+廢水比(流量調節閥、節流閥)並聯的方式,一種用的組合閥(就是帶廢水比功能的電磁閥,一個閥門實現上面兩種功能)。廢水比又分為可調節和固定兩種,選擇上還是有講究的。

進水電磁閥+廢水比:

一個進水電磁閥並聯一個廢水比就實現了廢水排放控制功能。電磁閥用於沖洗,廢水比是治水時排廢水控制廢水比的裝置。廢水比可以選擇可調節或者固定廢水比的。此處的電磁閥就是單純控制沖洗的,就是進水電磁閥,需要配合電腦板來控制沖洗,比如開機沖洗、制水多長時間沖洗及水滿沖洗等(根據電腦板程序而定)。兩者都要注意水路方向。

廢水(組合)閥:

廢水閥、廢水組合閥、(帶)廢水(比)電磁閥都是指這個。電子閥與廢水比合二為一。沒通電時起到廢水比功能,通電後閥門全開,為沖洗狀態。這種直接串到廢水管路上就可以了,同樣注意水路方向。還有一種名字前面帶“18S”的,意思是通電後(也就是高壓開關閉合,開始制水時),閥門打開18S後自動關閉,起到制水前自動沖洗18S的自動效果,用於不帶電腦板的純水機,而且不大適用於大流量無桶機,否則每次開龍頭都要先等上18S?除了這種18S,其他方案一定都要搭配電腦板,否則無法自動沖洗。

還有種配手動球閥進行手動沖洗的就不說了,一般用於無電版本,有電的用這種太難為自己了。

五、組裝方案全套

之前看有人說這樣不算DIY,只有自己設計電路,製作支架什麼的才能叫DIY,叫什麼無所謂,你高興就行。

還有人說自己裝的不放心,還是得買牌子貨。牌子貨也是裝的,還不知道用的什麼樣配件。活性炭那提到的砷超標事件還不能弄醒你麼?自己選購反而可以根據預算把控好配件質量。自己用的還是不要省太多,買點牌子配件,自己裝已經省很多了。

而且,如果你要買牌子的也優先買那種通用濾芯的,要不然濾芯太貴到期了一直捨不得換不如不用。


下面先奉上自己拼的四個方案的裝配圖。本想著一張圖出來,但考慮到一些人的接受程度和可能的保存需要,分開來吧。

有桶單出水: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有桶雙出水: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無桶單出水: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無桶雙出水: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上面四圖為了照顧新手,全使用的是2分管路,這樣所有的接頭配件都選2分的就可以了。作業預習優秀的可以將RO前面的粗濾水路改為3分的,注意買的濾瓶、膜殼、開關的接口大小更換相應的接頭尺寸就可以了。比如低壓開關一般都是2分的,再連接兩個3分的濾瓶就需要改為323的三通。在我裝配的過程中沒找到3分的1815的膜殼用於安裝超濾膜,所以我偷懶把第三級過濾改為了平口超濾膜,就沒用後面的膜殼(這樣的話超濾膜沒法沖洗了,但超濾膜十幾塊錢也不貴。)↓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我實際裝配的是這樣的。超濾的淨水在三分水路下從龍頭出來水壓挺大的,或許2分水路應該也不會太小(有經驗的來說一下2分淨水怎麼樣),相對於三分還比較容易買配件,三分的有的店沒有,為了配免郵挑起來實在太難了。所以想省事的,全部無腦選擇2分管和2分口配件也行。

配件清單: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以上清單也僅供參考。價格差的比較大就不貼了,我的這套濾瓶、膜殼及T33菘泉、接頭中荷、管子CCK、電器科博;像壓力桶光躍、RO匯通、增壓泵鄧元選用次一些的,配合當時200-15及一些店家-5紅包的活動也花了600元。若是壓力桶上沛毅,RO膜用陶氏,增壓泵用三角洲的話還得往上加200。可以說自己配質量好的也不算便宜,但貴在材料放心。有意這種組裝機又動手能力不行的可以選擇店家組裝好的產品,但自己用,也不要買太便宜的,買那些把配件品牌都列出來的產品,價格也不便宜但可能比自己配還要便宜些,畢竟你買配件也是從他們這些店裡買,配件加起來比整機貴也是正常的。

整機更便宜為何還要自己來?成年人的樂趣吧,哈哈。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我沒上面這位老兄這麼兇殘,但難得的手工時間倒是真的。

六、未完待續

不知不覺老毛病犯了,寫的太多了,還沒寫過程就已經9000字了。篇幅原因此篇就到這了,下篇更新比較詳細的安裝過程及注意事項,順便分享下自己的廢水回收方案。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大部分配件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最後的成品

有/無桶,單/雙出水選裝一文搞定,淨水器選擇及DIY方案+清單分享

▲原水的TDS我驚呆了··再也不敢用來燒湯喝了。過濾效果還是不錯的。脫鹽率(646-14)/646=97.8%,達到要求。不過廢水比至少要1:3甚至更高才可。廢水排掉太浪費,下篇講講我的做法。

本篇就到這,未完待遇。看完本篇有疑問的、安裝過程中的問題和文章內容有錯誤的請提出來,下篇更上。謝謝。

還有,關注我及時獲取下篇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