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春林初盛,春水初生,春風十里,總不及陽春三月的桃花朵朵。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年年花相似,歲月深處,古詩詞裡那一季又一季的春天,因為有了灼灼桃花而愈加明媚。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溼,破夢午雞啼一聲。——宋.汪藻《春日》

桃花出籬,紅杏出牆,玲瓏少年,青春活潑,多麼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園風光。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美目盼兮,巧笑嫣然。這世間最好的風景,總是花未全開,月未全圓,酒至微醺,茶到半酣。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

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黃庭堅《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桃花盛開,綠柳拂煙,宿雨初晴,暖風和暢,煙靄澹淡,春色滿江南,恰是著人如酒的好天氣。

創作這首詞時,詩人時任江西泰和縣令,年輕有為,政績突出,百姓擁戴。

詩言志,詞抒情,境隨心轉,言為心聲。

壯志凌雲在我胸,詩人的喜悅之情像枝頭的桃花一樣歡快綻放。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宋.徐俯《春遊湖》

雙飛紫燕翩翩舞,夾岸桃花映水開,春水溢漫橋,小舟出柳陰。

春光爛漫,心情燦爛。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歡呼雀躍之情呼之欲出。

據說,這首絕句是徐俯的成名之作,此詩奠定了他在古詩壇上的地位。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遊興正濃時忽被阻隔,不免心生失落,正悵然時,眼前忽然一亮——一條小船從柳陰下搖出來。

人生的境遇往往如此,山重水複之時也是柳暗花明之時,堅持一下,多走幾步。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遠山繁花似錦雲蒸霞蔚,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嫋嫋的炊煙,多麼溫暖的人間煙火,恍若世外桃源。

時令上本是李花開盡桃花開,可山中歲月卻是桃李共芬芳。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清晨,詩人沿著溪水穿林入山去拜訪道士。

鮮豔的桃花上掛著晶瑩的露珠,淙淙的泉水聲裡隱隱地傳來了犬吠聲。

中午時分已經走進密林深處,時有麋鹿出沒,卻聽不見道觀裡的鐘聲。

野竹蒼翠,石掛瀑布,居住在此的道士一定是一位淡泊高潔之人。

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詩人失望地倚樹而立,心生失落。

李白少年時曾經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就是那個時候所做。

王夫之這樣評價李白的這首詩,他說:“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竹披新綠,桃綻蓓蕾,鴨戲暖水,蔞蒿漫地,蘆葦冒芽,河豚迴歸。

雖是早春時節,世間風物卻已經是迫不及待的生機盎然。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光的清新明媚已然躍然紙上。

這是詩,也是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相得益彰。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裡那一樹紅燦燦的桃花,雖是隔了千年的時光,如今讀來依然令人心生明媚。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誰說春天已經老去,豈不見山寺裡桃花正熱烈地盛放。

青春的,活潑的,靚麗的,燦爛的,都不足以形容桃花的美好,而春天,也因為有了桃花的明媚而愈添盎然生機。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尋常一樣春三月,因有桃花便不同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