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真功夫,體現在各種書體上,楷書是其中之一,篆隸楷行草,無一不體現書法的真功夫。如果以為只有楷書體現真功夫,那真是重大誤解。
商周流傳有緒的經典銘文,展現了中國書法源頭的深邃內涵;小篆結字嚴謹,運筆流暢;漢隸諸多碑文,依舊熠熠生輝;魏碑唐楷,法度嚴謹,百讀不厭;王羲之的楷、行、草流傳千年,高居書林之冠;顏魯公、米芾、蘇東波、黃山谷、趙孟頫的行書獨步書壇,各領風騷;王獻之、張旭、懷素的狂草驟雨旋風,不可端倪。歷代書法名家,歷代名帖,不勝枚舉,其書體林林總總,不都可以見到“真功夫”嗎?
至若現代,吳昌碩、沈尹默、白蕉、趙樸初、啟功、李天馬、任政、周慧珺等書法名家,其作品有篆書,有楷書、有行書、有隸書,也可以見到他們獨到的“真功夫”。所以,書法的“真功夫”體現在各種書體上,楷書是其中之一。
提出“真功夫體現在楷書嗎”之問,有特殊的時代背景。當下,有不少書家的楷書“真功夫”是不夠的。如果他的隸書很好,或者篆書很好,或者行草很好,只是不會寫楷書,那麼也應該承認他們是有“真功夫”的。如果其他書體都不行,包括楷書也拿不出手,那真叫“沒功夫”了,或者被人指著脊樑骨說“連楷書都不會寫,沒有基本功”。
一個書家,有沒有“真功夫”,歸根到底是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書法是藝術,藝術要靠作品說話。真正好的東西是經得起比較的,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這才是真理。上下數千年,三皇五帝,文武百官,歷史給了唐朝四大家,宋朝四大家,明清八大家應有的地位。王羲之之所以為書聖,因為他的作品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優點,歐、顏、虞、諸之所以堪稱大家,因為他們的作品有百分之八十的優點。我們把作品放在時代的橫座標裡作比較,放到歷史的縱座標裡做比較,特別是在歷史的縱座標裡,只有經得起縱橫比較的作品,才屬於優秀的作品,才能夠留得下,傳得開,那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