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心理學:總把“恐怕不行吧?”掛在嘴邊的人,缺乏自信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消極地說:“恐怕不行吧!”這樣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非常多。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嗎?


讓士氣受挫的發言


在一次部門內部會議上,大家熱烈地討論一個新的企劃案,可是有一個人始終一言不發。

於是,大家問他:“你覺得怎麼樣?”他的回答是:“恐怕不行吧,應該不會順利發展。”

這句話就像一盆冷水潑在了大家頭上。原本熱烈的討論氣氛,一下子冷卻下來。

他為什麼要說那些使士氣受挫的話呢?

日常生活心理學:總把“恐怕不行吧?”掛在嘴邊的人,缺乏自信


為了尋求精神的安定


像這樣消極的發言,常出現在那些具有“悲觀論者”傾向的人嘴裡。

不管對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先假想一個失敗的或者挫折的結局,然後陷入消極的思維模式中無法自拔。

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事情當真發展不順利,甚至出現悲劇結果時,自己難以承受那種絕望感和恐懼感,所以事先就會告訴自己和大家“恐怕不行吧”。


這也是一種防衛本能的體現。


不過,在這種看似消極的心理背後,還有一種心理在起作用。

其實,他們內心深處在想:“我也想努力做好,讓大家認可我。”這種心理叫做“自我重要感”。

所謂自我重要感,就是想讓周圍的人認可自己是一個重要人物的欲求。

當人的自我重要感得到滿足時,就會充滿自信,幹勁十足。他們非常想滿足自己的這種心理欲求,但又極度擔心失敗,所以會產生不安,以致最後選擇了“扭曲”的表達方式,即消極的表達方式。

這種情況如果非常嚴重的話,人就會被自己的消極思想、消極說法束縛,最終連自己本來應有的實力都無法發揮出來。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強大力量。

對這種態度消極的同事,我們應該多鼓勵,比如“我們和你一起做,沒有問題的”,“我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日常生活心理學:總把“恐怕不行吧?”掛在嘴邊的人,缺乏自信

他們的自我重要感得到滿足後,消極思想和悲觀論傾向自然就會消除。


美心說,讓心更美。

關注我們,瞭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