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就安全了?警惕,這樣的“疫”外傷害一定要防!

這是一個二孩家庭,疫情期間媽媽在家帶兩個孩子。意外卻發生了,當媽媽陪著大孩子上網課的時候,在一邊玩耍的15個月的二寶一頭栽在了一個30公分的水桶裡,溺水了。當媽媽發現二寶將他送到新華醫院小兒重症監護室的時候,心跳監護儀上已經是觸目驚心的一條直線。

這是疫情期間讓新華醫院小兒急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朱曉東非常心痛的一起兒童意外傷害事件,“很多家長以為,家裡有大人看護就沒有問題。事實上,小小孩的意外傷害事件就是在一瞬間,即使是疫情期間孩子宅在家也不能有一分鐘離開視野。”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中,很多孩子已經宅在家近兩個半月了!疫情期間,新華醫院小兒急危重症醫學科接連收到的幾起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敲響了警鐘。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華君給你們劃重點

疫情期間兒童意外傷害高發年齡段:6歲以下小小孩,這個年齡段孩子,好動且喜歡探索,完全無危險意識。

疫情期間容易發生的意外傷害:

高樓墜落、家庭溺水、支氣管異物傷害、藥物誤服………隨著天氣漸熱,燙傷也將增多。

朱曉東透露,長時間宅在家裡的“小神獸”按耐不住寂寞,對家裡的一切變得更為好奇,如何做到有效的看管熊孩子非常重要。

①藥物、消毒劑、洗滌劑置於高於地面1.5m左右的有鎖櫥櫃內

這個孩子已經9歲,近日當他被送到新華醫院小兒急診室的時候情況也很危急。家人告訴醫生,男孩把家裡老人的安眠藥當糖吃了,連吃了三十幾片。當家人發現的時候,男孩已經意識不清。萬幸的是,經過醫生全力搶救,男孩終於幸運的躲過一劫,最近出院。

誤服爺爺奶奶五彩斑斕的藥片,這樣的藥物誤服事件不是個例。

朱曉東指出,家裡存放藥物原則為高、為遠,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比如高於地面1.5m左右的櫥櫃,這個櫥櫃最好有鎖。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藥品危險性。家長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服藥而哄騙說藥品是糖果或吃起來像糖果,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判斷,為孩子的安全埋下隱患。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近期為做好防護工作,家中的消毒製劑和洗滌製劑明顯增多,加上不當的容器和放置,很容易導致孩子誤服或誤吸。

家長應將可能導致中毒的藥品及有危險性的化學品放置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最好不要用飲料瓶灌裝有毒物品(或製劑),以免孩子誤食。

溫馨提醒:一旦發現孩子吞服有毒物品或藥物,應立即給其催吐。如果孩子食用具有化學性、腐蝕性物質則不能催吐,需立即餵食大量清水以稀釋胃內容物,同時送醫院緊急處理;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神志不清,則立即送醫 。

②不要單獨留年幼的孩子在家裡或者房間裡

疫情期間,還有一件事情讓朱曉東印象極為深刻。一個5歲不到的孩子從17樓墜落,醫生全力搶救了近45天,最終奇蹟依然沒有出現。

原來,疫情期間媽媽因故暫時沒有辦法照顧孩子,而爸爸又暫時外出購物。就在孩子父親出去買東西留孩子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悲劇出現了,孩子爬窗墜落。

孩子用血寫下的安全警示,家長們……你們看到了麼?當我們忽略了一些安全問題時,諸如此類的悲劇可能隨時在身邊上演……

朱曉東指出,疫情期間,父母上班、老人做飯,很容易疏忽孩子看護。

家長們一定一定不能存僥倖心理,不要單獨留年幼的孩子在家裡或者房間裡,哪怕是出門倒個垃圾。

家裡窗戶安全防護要完善。尤其是高樓,一定要在窗戶、開放式陽臺安裝防護網。不要在陽臺或窗戶附近放置沙發、床、桌椅等,避免孩子攀爬出現危險。

鎖上不用的窗戶,及時修復損壞的窗戶

③孩子不想吃東西不要追著喂

宅在家裡,很多家庭都會買花生、瓜子、果凍等零食。這些零食是孩子們的最愛,但由於年幼的孩子吞嚥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容易使異物進入氣管,引發危險。

一些小顆粒的食品,如圓形的糖果、花生米、小堅果等,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小朋友吃東西時,不要逗他,避免大笑時食物嗆進氣道;

在孩子大哭時,不要讓孩子進食;

小朋友在吃東西的時候,旁邊要有大人看護,不要大意,讓孩子獨自一人進食;

如果孩子不想吃東西,就不要追著喂,嚴禁在跑動過程中給孩子餵食;

醫生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異常,一方面要儘快前往醫院救治,另一方面應立即進行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急救,來爭取寶貴的時間。

海姆立克急救法:對於1歲以上的兒童,家長跪蹲在孩子的身後,雙手環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貼在孩子劍突下,肚臍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外一手握住該手手腕,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使握拳的虎口向患兒腹部內上方猛烈回收。如果異物沒有衝出,家長要立即放鬆手臂,然後重複該動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④很多意外傷害事件都是一瞬間

疫情防控還在持續,很多孩子特別是小年齡的孩子還要居家隔離一段時間。但是,好奇、探索是孩子的天性,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五彩斑斕的,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興趣,我們不能壓抑孩子的天性,我們能做到就是給他們萬全的保護。

所以,注意每個細節,消除家中的安全隱患;不要心存僥倖,不放鬆對孩子的看管;瞭解一些意外的正確處理方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都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科普結束

醫生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