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保險後悔了,想退保要怎麼辦?

買完保險後悔了,想退保要怎麼辦?

退保,實在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退保損失大,不退卻如鯁在喉。

那麼,什麼情況不適合退保?退保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退保要怎麼操作比較好?

就在這裡,用一整篇文章講一下吧。

一、什麼情況可以考慮退保?

二、什麼情況不適合退保?

三、退保要怎麼操作,才最恰當?

什麼情況可以考慮退保?

簡單來說,一個家庭合理的保險配置,需要滿足:保障全面、保額充足、保費適當。

如果保障不全,可以加保,買新的保險;如果保額不足,也可以加保。

但是加保容易,繳費難——家庭的保費預算總是有限的。

於是加保之後,會造成保費激增,當家庭難以承受更高的保費,或者高保費不合理,那麼,就可以考慮退保。

--比如需求錯配,本來想買保障,但是卻買了理財型保險(如分紅險、萬能險等),每年保費相當高,可是保障卻很低。

--比如保障買的不合理,以前買的重疾險只有終身可選,由於預算不足,只買了10萬保額、保終身的產品,這就非常不合理,遠不如買一款30萬-50萬、保70歲的產品,這時候其實也可以通過加保解決,但如果家庭承受不起更高的保費,退保反而是更優的選擇。

--比如保費分配不合理,有些家庭出於對孩子的關愛,把全家一半以上的保費,都拿來給孩子買保險,自己卻裸奔,似乎給自己買保險顯得“自私”一樣,可是保險本就是利他性質,大人給自己買保險,實際受到保障的更是家人。這種時候,不退掉一些保險,實在沒辦法給大人增加保障了。

什麼情況不適合退保?

1.身體狀況變差,不好買、或者乾脆買不了新保險了

因為保險是保障未知的風險,當身體狀況較差,比當年買保險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些新問題,買不了新保險,那麼已有的保險,即使差強人意,但總歸也是一份保障。

當然如果買成了沒太多保障性質的保險,同時發覺該保險對自家無用,那麼該退,還得退。

2.年紀大了,買新保險不合適了

健康類型的保險,對於年齡是非常敏感的。年紀越大,保費越貴,槓桿越低。當年紀大了,買新保險不合適了,自然也不必退了

3.剛買完保險,又新出了“更高性價比”的產品

保險產品也是隨著時代發展和大眾需求,不斷進化的。退回去看10年前的保險,與現在的產品相比,簡直是被碾壓到泥土裡。再過10年,可能如今這些產品,也會被長江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產品總是會更新換代的,但是風險是不知道何時會到來的,所以只要買了當下合適的產品,就足夠了。沒有必要過度比較,去年買今年退,以退保損失來算,也完全不划算。

等過幾年,如果家庭收入增加,能夠拿出更多的保費預算了,屆時直接加保即可。

退保要怎麼操作,才最恰當?

第一步:瞭解退保損失

如何瞭解?

方法1:翻出保險合同,找到現金價值表——看當前的保險年度(即保障的第幾年),對應的“現金價值”是多少,現金價值就是目前退保能拿回來的錢。

方法2: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如果實在懶得翻、看不懂,撥打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百度查,或者保險合同裡有),提供姓名、身份證號、購買的產品名稱,直接詢問:當前退保,能退回多少錢?

第二步:尋找替代品

退了舊保險,目的是買更適合的新保險。在退保之前,先去尋找替代品。當比較差價之後,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判斷,退保是否划算:

方法1:按照一樣的保費,用舊保險的保費,來看看:能夠買到什麼樣的產品,保額高多少、保障多了哪些

比如舊保險每年交1萬元,交20年;那麼就看看,現如今拿1萬的保費,能夠買到什麼樣的產品,保額能高多少?其他保障能多多少?

方法2:按照一樣的保障,看看如果是買新產品,保費能節約下多少

比如舊保險的保額是20萬,保費是1萬元;那麼就看看,現如今的新產品,保額20萬,保費是多少錢,比1萬元有沒有節約很多?

注意,是節約很多哦!原因詳見上文“不適合退保”的第3點。

當退保換新,能夠節約的保費,遠勝於退保造成的損失,那麼你還覺得退保帶來的是損失嗎?

並不,退保是為了避免未來更多的損失,同時為當下爭取最好的保障。否則,白白交了這麼多年的錢,保障也不到位,錢也沒少交,咱圖什麼呢?

反過來說,如果年紀已經大了,又或是其他原因,在同樣保障的前提下,新產品並不會比舊產品,節約更多的保費,反而退保損失要遠勝於節約的費用,那麼自然沒必要退保。

第三步:新產品投保成功,且平穩度過等待期後,退掉舊保險

最後一步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以為自己身體沒毛病,結果並不一定能夠順利投保新保險。

即使新保險已經投保成功,也不要急著退掉舊產品。這是因為,除了意外,其他情況都是有等待期的,也叫觀察期,觀察期內出險不理賠。

因此,要等新保險的等待期過去之後,再去退掉舊的,避免保障出現斷檔。雖然等待期只有短短几個月,但風險這東西,誰也說不好,所以強烈建議大家,還是穩穩地來。

由於保險的等待期,常見有180天,所以如果打算退保,要在舊保險交費之前,最好能夠提前6個月做打算,至少也要提前3個月(有的產品等待期是90天)。

以上。

希望對於很多想要退保,又猶豫彷徨的朋友,可以有所幫助。

在評估“新保險”能夠節約多少保費、能夠增加多少有效保障的這個環節,還是需要對市面上眾多的保險產品有一定了解的,同時具備判斷有效保障的保險知識。

所以,如果在整個過程有疑問,可留言或私信,聯繫小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