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中醫

魯迅少年時,他的父親患腹漲症,吃了二、三年中藥,終於不治。他在小說集“自序”中,一吐對中醫的鄙視:“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屬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裡了。”

這個學校便是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後來魯迅棄醫從文,看他日記,他有病都是找西醫的。但魯迅晚年,就不再完全鄙視中醫了。一九三三年寫過一篇,說到,讚歎其中有豐富的寶藏,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書中說某藥“有毒”,那就是犧牲了許多生命換來的認識。

一九三六年魯迅生病,喘而發熱,仍請西醫診治,是日本的須滕醫生,魯迅胸中有積水,日本醫生用針管吸出,但終於不治,逝世於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周海嬰在中說,魯迅當年的病不至於不治。多年來我感覺魯迅當時找中醫看看就好了,當年上海中醫界豈乏名醫哉?中醫治胸水還是不難的。周海嬰後來到日本訪問,須滕始終避而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