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淄礦唐口煤業:“新基建”讓礦山更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1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的中央深改委會議、3月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都從國家層面安排提到“新基建”,特別是3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明確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作為大型現代化礦井,依靠強化“新基建”工作,走出了礦山發展的智慧之路。

自助刷卡、自動驗證信息、自動提取重量、自動沖洗……4月27日,在唐口煤業公司自動過磅終端前,從江蘇遠道而來的客戶李經理,體驗了一把“自助式”過磅服務,不禁讓他讚不絕口。

“去年來買煤時,還沒有這麼先進的設備,隊伍排的老長,可沒想,僅半年時間,竟然只需一張IC卡,就能暢通無阻。”李經理感慨地說。為提高煤炭發運效率和服務質量,該公司在煤炭發運出入口,安裝了無人值守自動過磅ATM終端,實現了客戶自助刷卡、車輛信息智能管理等服務。同時,他們還在衝車平臺安裝了自動衝車系統,實現了指示燈與閘機、噴霧聯動,車輛可自動清洗,發運率提高了30%。

這是該公司打造“智慧化礦山”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公司加快“智慧化”礦山建設步伐,在實現智能化生產的基礎上,深入推進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互融合,逐步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管理當中,著力打造智慧礦山管理系統平臺。

“我們按照加大新基建工程的總體思路,投入200餘萬,打造了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紐帶,以11個子系統信息無縫共享與協作為重點的‘智能控制中心’,初步形成了智慧礦山管理系統平臺的雛形。”該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馬忠德說。為了更好吸收到先進技術,他們邀請藍光、華為等6家專業團隊來公司進行專題培訓和技術交流,並組織專業口、工區骨幹組建了智能化研究所。

伴隨該公司井下“戰線”延長,施工地點逐步增多,圖紙更新較為頻繁,各單位需到地測部核對施工地點變化才能完成更新,極大影響工作效率和進度。針對於這一問題,該公司創新將“大數據”應用在協同辦公上,他們綜合GIS、龍軟等製圖技術,創新打造了集技術、機電、通防、地測等專業的在線協同製圖與管圖平臺,並構建起GIS“一張圖”協同管理系統,實現了安全信息集成共享、業務協同一體化管理。

“原來更新一下通風系統圖,要往地測部跑來回好幾趟。現在好了,只需輕鬆點擊鼠標即可完成施工地點更新,不到1分鐘就能完成。”該公司通風防塵部部長牛俊國說。

談到“大數據”應用效果,該公司生產服務隊隊長葛德志最有感觸,以往向井下運輸物料,光是簽字、領料、領礦車就消耗了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物料下井還要專門派人跟送,生怕拉錯了地方,耽誤了生產。“現在好了,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物料到了什麼位置,再也不用擔心拉錯地方。簽字、領料也是網上辦公,省去了不少時間。”葛德志說。

為提供更方便的輔助運輸服務,該公司依託“大數據”管理,成立了“一站式”物流中心,引進國內首個精準定位智能化調度系統。據悉,該系統能夠實時傳輸數據、移動視頻,實現運輸作業自動調度、物料流程電子化、物料運輸自動跟蹤與管理。“車輛實時定位精度達到0.5米以內,車輛調度精準率與週轉率分別提高16.7%和21.4%,同時減少了4名車輛統計調度人員。”該公司運搬工區區長山耀斌說。

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推廣應用,對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今年一上手,該公司就對礦區工業以太環網和無線通訊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形成一級節點為萬兆交換設備、二級節點為千兆交換設備的工業環網系統和4G無線通訊系統相結合的傳輸架構,為智慧礦山建設鋪設了信息化“高速公路”。

信息系統的進一步完善,讓“大數據”技術應用“如虎添翼”,也為該公司更多關鍵崗位實現無人值守奠定了基礎。他們通過增設遠程控制站、聲光報警系統、通信網絡轉換器等手段,率先將主提升、南副井提升系統集成至本部副井控制室,實現了“萬米遠程駕駛”運行功能,成為全國煤炭系統首創。同時,他們將井下各皮帶機子系統的控制整合至集控平臺,將6部不同系統、總運距超1.1萬米的大型皮帶機集中控制,實現地面集控室對各部皮帶機運行狀態的智能控制,累計減員55人。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僅體現在生產輔助上,在安全管理上同樣適用。早在去年12月份該公司就開始著手進行人員精準定位系統安裝,並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方案。他們將人員精準定位系統與4G無線通訊系統相融合,同時合理利用原定位系統線纜資源,減少了施工環節,保證了系統快速安裝到位。截至目前,全部硬件順利安裝完畢,實現了各採掘工作面、固定硐室及主要軌道運輸大巷全覆蓋。

“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傳輸技術及無線測距定位技術,實現了巡檢週期不超4.5秒。同時,該系統可以接入安全監測、應急廣播等其它子系統,最終通過數據倉庫實現應急聯動。”該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朱禮建說。

據朱禮建介紹,目前,該系統已順利完成調試並投入運行,經測試,系統靜態定位精度誤差0.1米-0.2米,實現了入井人員目標精確定位跟蹤、報警求助、預警救援、考勤統計、歷史數據記錄查詢等各項功能。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新基建’工作力度,進一步融合各系統模塊,實現數據的集中與處理。最終實現礦井全部圖層化管理、實時動態可視化管理、智慧生產調控、智慧技術保障、智慧決策為一體的智能管理系統。”馬忠德說。

萬兆峰 孫增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