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或許你曾經在拉薩虔誠叩拜轉經筒,但從未聽聞這座與之同等量級的歷史名城;或許你曾經多次流連於色達求佛學,卻從未到過這座同為川西甘孜州小縣城。一路進入德格縣境,那獵獵飄舞的經幡,隨處可見身著赤褐色服飾的僧侶,有一種身入佛教勝地的感覺。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格,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

古老燦爛的藏地文化從這裡繁衍光大。

民族英雄格薩爾王也在這裡留下了不朽的傳奇。

說德格是藏文化百科全書也好,

是雪山下的信仰寶庫也罷,

在藏人的心裡,

德格,

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文明故里。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走進德格,必打卡的景點:


德格印經院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走進印經院,會剎時被它古老的氣息所感動。這裡的時光很慢,這裡的一切與兩百多年前並無二致,狂飆突進的現代化從未將它改變分毫,它依然是一方人間淨土,依然是修行者朝拜的聖土。

德格印經院仍舊延續著唐朝的雕版印刷技術刻印經版,所用紙張是百年流傳的狼毒紙,並沿用古法印製著一頁頁梵香繚繞的經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亙古未變。

為了保護珍貴的木刻經版與佛經典籍,德格印經院上百年來不用燭火,也不通電,光源就是天上的日光與月光,彷彿回溯到遠古年代。

縱然走過288年滄海桑田的鉅變,德格印經院依然還是最初的模樣,也正因它的始終如一,支撐起千千萬萬信徒的信仰,成為修行者心中不滅的聖光。

印經院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手工雕版印刷法,且這種刻板印刷工藝迄今已僅此一處可見。

玉隆拉措風景區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路海藏語名為玉龍拉措, 新路海位於德格縣境內的雀兒山下,川藏公路側,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蝕湖。水源由雀兒山冰川和積雪消融供給,湖尾流出的溪流為措曲河源頭之一。晶瑩的大型冰川從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瀉湖濱草原,極為壯觀.

多瀑溝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瀑溝 ,是一個鮮為人知但非常美麗的地方,在新路海的南面,與新路海相距不過幾十公里,只不過因群山的阻隔,就像一位長在深閨的姑娘,美麗而神秘。

多瀑溝是康巴地區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態大峽谷,是一個鮮為人知但非常美麗的地方,到處都散落著星星點點的湖泊,這裡的每一處,每一景都獨具特色,來到這裡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阿須草原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阿須草原風景如畫,著名的雅礱江穿流而過。置身阿須草原,遠處群山逶迤,如萬馬奔馳,高空飛雲卷舒,坦蕩無垠。俯瞰則綠草如茵,碧波千里。雅礱江水波光粼粼,若珍珠項鍊般傾置在原野,伴著悠揚牧歌遠去。

竹慶寺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竹慶寺是寧瑪派六大寺院之一,要去竹慶寺,一般是從馬尼干戈前往,沿著S217,大概60公里左右。如果是從德格縣城160多公里,要近4小時才能到。寺院管理極為嚴格,道風淳正,地理靈峻,寺院所在的雪山上下佈滿成就者的修行山洞與道場,是極具加持力的修行聖地。

雀兒山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你知道康巴藏文化的緣起之地——德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雀兒山意指連雀兒都飛不過去的山峰,可見其巍峨雄偉之勢。當你看夠了路上的塵土和白雪,一晃眼,青山綠水又映入眼簾。隨著雀兒山隧道的開通,穿越雀兒山僅需十分鐘。

雀兒山主峰海拔6168米,山體高大,地形複雜,冰川發育完整,冰裂密佈。要想爬上雀兒山,道路卻不輕鬆,魏延的山峰下危險係數不容小覷,所以爬山也算是一種特殊的修行方式,一步一腳印。

班車線路:

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有到甘孜的班車,每天8:00和10:00發車,也可經康定中轉。 正常情況下,到達德格需要3天,第1天成都-康定,第2天康定-甘孜,第3天甘孜-德格

自駕線路:推薦從成都出發沿317國道,經都江堰—汶川—理縣—馬爾康—爐霍—甘孜—德格(這是一條非常美的自駕線路,不要因為去德格而去德格)

注意事項:

一路海拔較高,可能會出現高反,根據身體情況進行路程。注意防寒防曬。德格縣餐廳在二樓居多,別找不到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