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多結:拽著牛尾巴 邁上小康路

“靠自己”是擺脫貧困最強的力量。面對貧困,天祝縣東大灘鄉華郎村村民常多結不等不靠不氣餒,找準方向,狠下苦功,拽著白犛牛的金尾巴,邁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常多結:拽著牛尾巴 邁上小康路

春日的東大灘,漫山遍野綠意融融。4月27日一大早,記者跟隨常多結,順著蜿蜒的山路步行而上,來到他家位於半山腰的牧場,成群的白犛牛正在草地上悠閒地進食、休憩。

常多結是天祝縣東大灘鄉華郎村的建檔立卡戶,之前家裡僅養著十幾頭牛,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擔壓在他的肩上,讓他喘不過氣。藉著精準扶貧政策的和煦春風,他貸到了5萬元扶貧貸款,搞起了白犛牛特色養殖。如今,牛群數量日益壯大,一年收入可達到6萬餘元。

常多結:拽著牛尾巴 邁上小康路

天祝縣東大灘鄉華郎村白犛牛養殖戶 常多結:“以前,我貧困得很,養著十幾頭牛,家裡老的小的靠我一個人養活。之後我遇上了精準扶貧(的好政策),貸上了款,又跟別人借了些錢,抓了些牛,現在我的牛發展成170多頭了,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從牧場回到常多結的家中,屋子裡收拾得乾淨亮堂,各式家電一應俱全。談起生活環境的鉅變,常多結眼裡閃著光,質樸的言語中流露著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常多結:拽著牛尾巴 邁上小康路

天祝縣東大灘鄉華郎村白犛牛養殖戶 常多結:“原先我們住的是土房子,現在靠共產黨的好政策,我們住上了新房子。自己也掙了些錢,冰箱、洗衣機、電視全都有了。”

擺脫了窘困拮据的生活,搬進了整潔明亮的新房,常多結過上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但他並沒有就此停下奔向更美好生活的奮進腳步,對於未來的發展他有自己的打算。

天祝縣東大灘鄉華郎村白犛牛養殖戶 常多結:“現在日子越過越好,牛群數量也起來了。我希望省上的、縣上的、鄉上的牧業培訓我多培訓一下,我的牛群我計劃著規模再往大往前發展一下,我的日子再越過越好。”

記者:劉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