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政策問答

問:我區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答:一、廣泛開展社會購買行動

1.組織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受幫扶旗縣(市、區)要積極主動與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對接,瞭解幫扶單位消費意向,組織被幫扶對象發展生產,有針對性地滿足幫扶單位消費需求。自治區各級結對幫扶單位要深入瞭解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狀況,採取“以購代幫、以買代捐”的形式,與幫扶對象建立持續穩定的購銷合作關係。鼓勵各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大專院校、城市醫療及養老服務機構、工會等充分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產品、聘用貧困地區工勤人員,引導幹部職工自發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到貧困地區旅遊,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職工到貧困地區開展工會活動。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直供直銷進食堂活動,擴大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鼓勵內蒙古軍區等駐區部隊結合中央軍委相關扶貧工作要求,積極參與消費扶貧行動。

2.建立京蒙消費扶貧協作機制。積極主動與北京市加強溝通協作,以開展技能培訓、增加勞務輸出、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到貧困地區設立扶貧車間等形式,幫助貧困地區貧困勞動力增加就業。積極尋求與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貿流通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建立特色農畜產品、特色手工藝品長期穩定供銷合作關係。立足貧困地區實際,藉助北京市幫扶,大力引進和培育農牧業加工企業,推動農畜產品就地加工轉化。

3.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組織開展消費扶貧宣傳倡議活動,廣泛宣傳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將消費扶貧納入“萬企幫萬村”行動,鼓勵幫扶企業拓展貧困地區農畜產品銷售渠道,擴大貧困地區產品消費。行業協會、商會、慈善機構等社會組織要廣泛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

二、大力實施流通和銷售渠道暢通行動

1.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交通、通訊、物流網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暢通流通渠道,打通從產地到消費終端的供應鏈條,為促進消費扶貧創造條件。

2.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組織引導供銷合作社、商貿流通企業農畜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流通企業與貧困地區開展產銷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係。大力推行“企業+貧困戶”的模式,鼓勵農畜產品收儲、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與農牧戶開展訂單生產。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覆蓋面,藉助大型電子商務平臺,設立特色農畜產品、民族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產品的扶貧專賣平臺。組織貧困地區參加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設立消費扶貧專區,集中推介、展示、銷售貧困地區產品。大力開發鄉村牧區旅遊商品,在景區景點、遊客集散中心、賓館飯店、高速公路服務區開設貧困地區旅遊商品銷售專區,集中銷售特色農畜產品和手工藝品。

3.加快流通服務網點建設。鼓勵供銷合作社、寄遞企業、電商企業、商貿流通企業、農畜產品批發市場等在貧困地區新建或改建一批冷鏈倉儲物流設施,提高倉儲、分揀、包裝、初加工運輸等環節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深化交郵合作,推動郵政寄送、農村牧區客運小件快遞、電商快遞、冷鏈運輸等農村牧區物流發展。加快旗縣級倉儲配送中心、蘇木鄉鎮物流服務站、嘎查村物流服務點、農村牧區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等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三級物流基礎設施末端網絡建設。建設一批具有客運、物流郵政、供銷等服務功能的“多站合一”的鄉鎮運輸服務站。

三、深入實施農畜產品質量提升行動

1.加快推進農畜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依託資源優勢,扶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廣食用農產品安全控制規範和技術規程,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擴大特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覆蓋面。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在舉辦追溯體系建設、“三品一標”認證等培訓時,適當增加貧困地區參訓名額。

2.大力推進特色農畜產品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深人挖具有規模化生產潛力的特色農畜產品,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提升規模化生產能力。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支持貧困地區的農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中小企業新建儲藏窖、通風庫、冷藏庫和烘乾房等產地初加工設施。增加貧困地區馬鈴薯、果蔬、食用菌、蒙中藥材、雜糧雜豆等農產品初加工能力,改善儲藏條件。

3.加強特色農畜產品品牌建設。加強特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加大對貧困地區品牌培育、認定等工作的支持。在特色產品優勢區培育領軍企業,鼓勵支持發展企業品牌。加強品牌建設相關技能培訓,在培訓內容、參訓人員指標等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貧困地區品牌宣傳和推介工作力度,廣泛宣傳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品品牌的優勢。積極參與“質量月”“中國品牌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展示和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畜產品、民族手工藝品等品牌。

四、大力推進休閒旅遊提質升級行動

1.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設施建設的用地支持。各旗縣(市、區)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可預留少量的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鄉村旅遊設施建設。結合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實施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三改一整”工程。大力發展體現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民風民俗的特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創建一批自治區旅遊產業扶貧示範項目,打造一批五星級鄉村(牧區)旅遊接待戶。結合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推進我區旅遊公路建設,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建設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公路、蘇木鄉鎮客運站和建制村候車亭(招呼站),改造提升貧困地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道路、景區景點連接線通行能力。

2.提升休閒旅遊服務水平。藉助京蒙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為貧困地區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供營銷、服務、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和培訓。在旅遊資源和旅遊產業發展相對集中的地區,引導企業組建旅遊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規範旅遊市場主體協同發展、合理競爭。同時,要強化行業監管、規範市場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環境。

3.做好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設計。對貧困地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進行調查摸底,瞭解和掌握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等旅遊資源,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和區域,編制好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組織旅遊智庫專家、旅遊院校、旅遊企業、旅遊規劃設計單位幫助貧困地區編制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規劃,並提供旅遊線路設計、產品開發、品牌宣傳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

4.加大旅遊精品項目宣傳推介力度。組織貧困地區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相關主題的宣傳推介活動,著重展現地域特色、美食美景、風俗文化、自然風光等內容,集中推介一批特色精品休閒旅遊項目。藉助新媒體資源,依託各類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旅遊扶貧公益宣傳。

問:消費扶貧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一、預算單位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的政府採購模式按照《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運用政府採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於印發(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的通知》的安排,鼓勵各級預算單位通過優先採購、預留採購份額方式,採購扶貧產品。

二、政府主導建立消費扶貧交易市場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模式東部省市為扶貧產品提供銷售平臺和渠道,動員本地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積極購買。貧困地區重點抓好扶貧產品的認定和監管,組織貧困群眾發展市場有需求、本地有優勢的特色扶貧產業,打造品牌,提高質量,保障供給。中部省份要利用區位優勢,組織本地城市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

三、各類企業銷售扶貧產品的市場主體參與模式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自有平臺渠道,積極推動扶貧產品進市場、進商超、進學校、進社區、進食堂等,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促進扶貧產品銷售。支持中科銳星消費扶貧專櫃和中科同創消費扶貧生活館等開展創新試點,銷售數據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統計、彙總,定期公佈展示。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完善網上扶貧特產館、扶貧頻道,拓寬扶貧產品網上銷售渠道。積極動員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

四、中國社會扶貧網銷售模式發揮中國社會扶貧網消費扶貧平臺的作用,聚焦深度貧困地區,以藏區青稞、犛牛和南疆大棗、核桃等為重點,以東西部扶貧協作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館、地方特色扶貧館等為載體,專門銷售扶貧產品。

問:我區扶貧產品認定工作有哪些程序?

答:一、認定原則

扶貧產品認定工作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自願申請的原則,同時要嚴把扶貧產品的質量關、價格關、誠信關、帶貧關,對符合認定條件的扶貧產品應納盡納,實行產品目錄管理,認定的扶貧產品向相關地區,單位及各消費扶貧銷售平合推介。

二、認定條件

1.所有申請認定扶貧產品的單位應具備:在申報旗縣區進行工商註冊、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制定詳細帶貧減貧計劃和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並承諾提交的申報材料和帶貧成效真實有效,自覺接受相關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

2.所有申報認定的扶貧產品應具備:符合國家法律和相關規定,符合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對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市場主體給予優先支持。

三、認定程序

1.旗縣審核。有意願申請扶貧產品認定的企業、合作社,自願向旗縣區扶貧辦提出認定申請,並按要求提交下列資料

(1)申報單位基本情況及帶貧減貧情況介紹;

(2)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原件及複印件;

(3)有關部門核發的產品生產許可證原件及複印件;

(4)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情況(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的購銷合同或勞務用工合同的複印件等);

(5)扶貧產品商標註冊證明文件及複印件;

(6)申請單位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的承諾書;

(7)扶貧產品帶動貧困戶信息表。旗縣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把關,對申報單位提供的原件及複印件進行核實,並留存複印件。對符合認定條件的申報單位進行逐一確認,並統一在旗縣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包括:產品名稱所屬品類、生產單位、帶貧成效等,公示無異議後,旗縣扶貧辦彙總填寫自治區重點扶貧產品供應商推薦名錄及各申報單位填報的扶貧產品帶動貧困戶信息表,一同行文上報盟市扶貧辦,並對申報材料進行掃描編輯成電子文檔。

2.盟市複核。各盟市扶貧辦對所轄旗縣申報認定的扶貧產品材料進行復核,複核確認後,對符合認定條件的申報單位進行彙總。

3.自治區認定。自治區受理各盟市扶貧辦上報扶貧產品認定材料,並對申報材料進行復核確認後上報國務院扶貧辦。

4.公示。扶貧產品名單最終由國務院扶貧辦進行彙總並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公示。公示內容包括產品名稱、所屬品類生產單位、帶貧成效、認定單位等,公示無異議後,形成《全國扶貧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產品目錄》)並在中國社會扶貧網公佈。

問: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深入推進消費扶貧的主要舉措有哪些?

答:一、拓寬貧困地區產品銷售渠道組織引導全區供銷合作社系統商貿企業、農畜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流通企業與貧困地區積極開展產銷對接活動,加快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係。在社有企業、基層社經營門店設立消費扶貧專櫃,在農畜產品批發市場開設貧困地區產品銷售展區,集中銷售貧困旗縣特色產品。依託社有企業、基層社、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帶動組織貧困地區農戶、貧困戶成立農資採購聯盟、農機服務聯盟、農畜產品銷售聯盟,統一組織訂單,降低採購、服務和銷售成本,幫助農牧戶、貧困戶分享更多流通、服務環節的利潤。利用海南“冬交會”等全國供銷總社主辦及各地供銷合作社主辦的展會,集中推介、展示、銷售特色農畜產品。積極主動對接中國供銷集團及相關成員企業、北京市供銷合作社、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部地區省級供銷合作社,與其聯合舉辦產銷對接活動,邀請其所屬企業赴我區貧困旗縣社開展業務對接的專項行動,加強項目合作。

二、支持貧困地區農村牧區電商發展積極爭取總社“新網工程”財政資金在貧困旗縣建設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為貧困地區開展電商業務提供服務。依託“國家貧困縣名優特產品網絡博覽會”,定期實施系列專題營銷活動。在“供銷e家”內蒙古館設立扶貧專區,及時收集更新貧困旗縣農畜產品供應信息免費上線。指導系統內各級電商平臺聯合貧困地區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等產地資源,整合當地的特色農畜產品資源,通過設立扶貧專賣店(區)、產品體驗館和線上扶貧頻道等方式,專門銷售貧困地區的特色優質農畜產品。做好與知名電商平臺的對接,通過開店、開館等方式,多渠道開展地方特色產品的網上銷售。加快推進貧困縣經營服務網點的信息化改造,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供銷合作社關於發揮基層供銷合作社作用加快推進農村牧區電子商務發展的通知》精神,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與基層社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基層社承擔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任務,發展農村牧區電子商務,建設基層電商服務站。

三、推動系統內各級聯合社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消費扶貧組織開展貧困地區農畜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要求系統各級聯合社機關、企事業單位、職業院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農畜產品,優先從貧困地區聘用工勤人員,引導幹部職工自發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到貧困地區旅遊。倡導系統內各級工會、老幹部工作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展“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活動,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產品。指導社有企業要積極開展面向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食堂的集採集配、直供直銷業務,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農畜產品。

四、完善農村牧區流通基礎設施有條件的盟市、旗縣供銷社在貧困地區新建或改建一批冷鏈倉儲物流設施,對現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覆蓋倉儲、分揀、包裝、初加工、運輸等環節的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加快旗縣、鄉鎮蘇木、嘎查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加強與郵政、交通、快遞企業等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承接起旗縣以下商品的物流配送任務,解決基層“最後一公里”物流“瓶頸”。支持貧困地區基層社積極參與快遞下鄉工程,建設“多站合一”鄉鎮蘇木運輸服務站。提升貧困地區基層網點線上線下服務能力,2019年在貧困旗縣建設完成“鄉村第三屏”綜合服務網點400個以上、“店e通”網點200個以上,並實現運營。

五、提升貧困地區農畜產品供給質量貧困旗縣供銷合作社要依託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等,推進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開展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畜產品認證,從源頭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推動龍頭企業、農畜產品批發市場、電商企業、連鎖超市採取“貧困戶+合作社+企業”等模式,吸收農牧民入社入股,建立按股分紅與按交易量返利相結合的二次分配機制,密切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加強農畜產品品牌建設,重點抓好品牌設計和宣傳推廣,努力打造具有貧困地區特點和供銷合作社特色的農畜產品品牌。

問:自治區科技廳如何推進消費扶貧工作?

答:加強對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的科技支撐。鼓勵和引導涉農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合作社等依託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培育和研發適合不同貧困地區的農畜產品品種,因地制宜地引進、示範、推廣先進適用種養技術,鼓勵引導涉農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在貧困地區推廣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開展特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的研究開發,通過科研項目示範,推動耳標身份識別、衛星定位跟蹤、信息採集、遠程通信、數據分析等技術研發,建設牛羊草原放牧監管、牲畜生長週期監測、標準化屠宰加工、儲運物流、消費查詢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

支持基於“互聯網”的肉羊全產業鏈追溯體系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範項目,研究建立覆蓋肉羊產業鏈綜合性RID物聯網信息服務體系,通過運用RFID物聯網識別技術和可追溯體系將肉羊的產地來源和加工、運輸、儲藏情況進行展示、監督,通過移動終端、互聯網查詢綠色羊肉產品的產地、養殖、加工等相關質量安全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