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村強景美民富新農村——銅陵積極探索具有銅陵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

記者 汪偉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期間,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

四年來,銅陵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積極探索具有銅陵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認真開展“產業提質、環境提升、文化提標、組織提優”等系列專項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抓規劃促推動,打造鄉村振興新格局。規劃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總藍圖。實施鄉村振興,首要的是堅持規劃引領推進。2019年3月,市委研究出臺了《銅陵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在科學把握銅陵鄉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和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時兩個階段的目標任務,確保銅陵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該規劃已成為指導全市各級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指南。

2019年5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並結合實際,制定以圍繞五大目標、實施15項重點行動、落實五項保障為主要內容的2019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5155”行動方案。擬定了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考核辦法及細則,層層分解、落實職責。

——抓脫貧促民生,築牢共同富裕新基礎。擺脫貧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我市深入開展突出問題大排查,探索“排查+督導”工作模式,借鑑“千幹下基層”經驗做法,全市抽調680人,組成238個排查專班,採取村級排查、入戶排查、篩查比對、市級督導等方式,實現有扶貧開發任務的村全覆蓋駐村排查,為深入實施整改打下堅實基礎。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基礎設施、消費扶貧、“志智雙扶”等五大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地實施白茶、設施蔬菜、花卉苗木、稻漁(蝦)綜合種養、水產健康養殖、秸稈綜合利用等特色種養業六大“萬千工程”;推廣“三業一崗”就業扶貧模式,因地制宜建設就業扶貧驛站、開展脫貧技能培訓,積極開發扶貧就業崗位;加快推進766公里“四好農村路”和萬畝圩口排澇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20項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樅陽縣農村自來水廠併網改造工程和主幹道改造建設工程;通過線下平臺“展”銷、線上平臺“促”銷、幫扶單位“購”銷、品牌培育“助”銷等方式,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消費扶貧。

——抓產業促提質,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根本在於產業振興。“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村強景美民富新農村。”市委書記丁純在實地調研中多次強調。

為持續提高農村地區綜合產能,我市紮實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重點推進稻漁、稻鴨和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繼續開展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創建,推進畜禽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不斷提升現代漁業發展水平,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推廣。

2019年5月,我市組隊到河南省考察農業產業化發展,市農業農村局借鑑河南省發展經驗,擬定《加快銅陵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修改完善《銅陵市現代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落實財政專項資金3000萬元,完成向上爭取農業資金2.64億元。擬定了《市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創建標準》,銅陵白姜種植系統成功入列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銅陵禾田中藥、同仁堂安徽中藥材繼銅陵鳳丹科技之後再獲“十大皖藥”示範基地稱號。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次,佔全市旅遊接待人次的1/4多,帶動農產品銷售1.05億元。

——抓人才促支撐,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發展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在我市出臺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對於鄉鎮基層事業單位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按最高限執行;鄉鎮事業單位通過特設崗位引進的急需高層次人才或緊缺專業人才,其所聘崗位等級可放寬至專業技術八級,不受單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限制;對在鄉鎮基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20年且具有中、高級職稱資格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單位崗位職數限制,聘任相應職務。

積極實施《關於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實施意見》,通過建立津貼制度,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來我市創辦現代農業企業。紮實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定期開展農民創業帶頭人、農業農村“能工巧匠”、“1155”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等農業農村“能人”評選,鼓勵“能工巧匠”通過承包、創辦經濟實體、組建專業化勞務隊伍等多種形式傳播技藝與技能,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學習使用技能,推動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

——抓文化促提標,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走進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村部,一座白牆灰瓦的建築掛著“群心村喜慶堂”的牌子。“這裡是方便村民們辦紅白喜事的場所。村民只要向村紅白理事會申請,提前預約好日期,就可以免費使用場地設備。”村黨總支負責人告訴記者,喜慶堂的運行,破除了“人情債”滋生的土壤,減輕了村民人情負擔,讓村民切實感受到移風易俗的好處。

我市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農村移風易俗創建活動的根本,深入挖掘好鄉風、好鄉賢、好家訓、好家教,建成胥壩鄉群心村喜慶堂、家風家訓一條街等移風易俗示範點。開設孝道“紅黑榜”,運用農民身邊正反兩方面典型,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率先實施“十星級文明戶”道德信貸機制,打造誠信戶、誠信村、誠信鄉鎮三級誠信體系。

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積極做好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調查統計、綜合評價,推動非遺活態傳承發展,完善村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市458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建成文化活動中心(室)。大力實施文化類民生工程,開通一站式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綜合平臺“銅陵文化雲”,整合全市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推送。

——抓環境促提升,塑造生態宜居新風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根據全省“三大一強”專項行動的要求,結合銅陵實際,我市制定了《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農藥配送實施方案》《耕地土壤汙染劃定試點工作方案》,穩步推進樅陽縣秸稈綜合利用國家試點縣項目,全力做好樅陽縣申報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省級示範園區工作,持續推進農業減量增效行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

有力推進農村廁所改造,紮實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穩步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全面啟動村莊清潔行動,積極開展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深入推進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截至目前,2018年度美麗鄉村23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已全部竣工,2019年度22個省級中心村完成建設項目335個。

——抓組織促提優,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結合村“兩委”換屆,我市制定出臺《關於改善村“兩委”班子結構的若干意見》《銅陵市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候選人資格條件審查辦法》,明確提出“五過硬、七不得、七不宜”標準要求,嚴把人選關口。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2171人,35歲以下412人,比換屆前增加277人;大專及以上學歷1061人,比換屆前增加354人。

出臺了《銅陵市農村基層黨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將提升農村基層黨建與服務經費保障納入民生工程,市縣兩級財政每年投入4500萬元,村級組織運轉經費達12萬元/村。嚴格落實村“兩委”正職基本報酬不低於當地上年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標準的要求,實行按月打卡發放。樅陽縣村兩委“正職”基本報酬由2015年每月300元提升到目前2035元/月,實現“四連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