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這是宋代‘臨川四才子’之一的謝逸的一首《點絳唇》。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初候,雷始收聲。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素問·至真要大論》載:“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

秋分時節,要注意身體的陰陽平衡。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秋季,菊香蟹肥,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適宜多吃。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湯圓多以糯米為主料,糯米性溫,味甘,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於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昇陽健脾。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