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特殊時期,伊朗外長訪問敘利亞談了啥?

內文圖.jpg

當地時間4月20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與到訪的伊朗外長扎裡夫交談。(圖源: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

據敘利亞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20日,伊朗外長扎裡夫抵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在當天先後會見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以及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中東地區暴發後,扎裡夫首次外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國大都採取了措施降低人員往來和流動,在此期間鮮有各國政要出訪他國的消息。在這個特殊時期,扎裡夫此訪有何考量?對當前日益緊張的敘利亞局勢意味著什麼?

敘利亞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兩國各層級間聯繫都比較緊密。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潛旭明認為,在美國嚴厲制裁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壓力下,扎裡夫仍然訪問敘利亞,表明在疫情防控形勢趨緩情況下伊朗已有餘力處理疫情以外之事。扎裡夫選擇在這個特殊時間點訪問敘利亞,希望藉機進一步提升伊朗與敘利亞政府間的關係,以發揮伊朗在敘利亞和土耳其兩國政府間展開調解和斡旋的作用,推動敘利亞危機的政治解決進程。

根據敘利亞總統府所發佈的消息,在巴沙爾與扎裡夫的會面中除了疫情防控之外,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進程是重要議題,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很快將就敘利亞憲法委員會和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問題舉行會談。過去幾個月間,由於敘土在敘北部伊德利卜省持續發生衝突,俄土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執行,也令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阿斯塔納進程陷入停滯。

潛旭明認為,伊朗向敘利亞通報相關情況表明,阿斯塔納進程仍然主導敘利亞局勢,俄羅斯、伊朗對陣美國、土耳其的格局在敘利亞仍將繼續存在,地區大國與域外大國在敘利亞的博弈仍將持續。扎裡夫藉此訪也想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美國借疫情圍堵伊朗的算盤不會得逞。

在疫情成為地區其他主要國家關注重點的時候,伊朗率先穩定疫情並恢復經濟活動,也讓伊朗有更多餘力對伊拉克、也門、黎巴嫩等國展開幫助,從而擴大在中東地區影響力。潛旭明表示,伊朗對這些國家影響力的加強,將可能改變地區力量對比,這將進一步加劇伊朗與美國和沙特在海灣和阿拉伯半島的博弈。(海外網評論員 聶舒翼)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