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編者按】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3月6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全社會發出脫貧攻堅總攻動員令。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簽發2020年1號令明確了“一堅決兩順利一爭先”年度目標,印發《關於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

號角已吹響,措施已具體。安陸各部門正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陽春三月,跟著小編隨著記者深入基層,實地探訪貧困村脫貧路徑。

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村路筆直,連通內外;青瓦白牆,清新雅緻;大棚內外,蔬菜青碧。陽春三月的安陸市巡店鎮大壩村,恬靜中蘊含生機。

位於府河沖積平原地帶的大壩村,轄5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灣。全村257戶1080人,耕地面積僅398畝,人均不足四分地,曾是安陸市重點貧困村之一。

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省政府辦公廳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易明說:“2015年工作隊進駐大壩村時,村集體收入為零,人均純收入不到2800元,精準識別貧困戶30戶64人。”

巡店鎮包村幹部李紅權感慨:“近年來,大壩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村集體年收入達17萬元,已於2017年實現脫貧出列。”

變化從何而來?易明、李紅權帶著我們來到一個蔬菜大棚裡。只見一株株黃瓜苗纏繞著瓜架向上攀升,一個個青碧可愛的小黃瓜掛滿藤蔓,長勢喜人。整個大棚裡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工作人員介紹,安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2018年5月份建成這片蔬菜大棚後,歷經一年多時間的探索與完善,最終確定了“以反季節蔬菜種植為主、應季蔬菜為輔,夾種特色蔬菜”的種植模式。如今,基地內已建成科技大棚8個、春秋大棚13個,還計劃建設春秋大棚29個,年產各類果蔬70多萬斤。

依託大棚蔬菜種植,大壩村打造“保底分紅、打工租棚、兜底脫貧、產業鏈戶”四大模式,助力脫貧致富。村委會與安盛公司達成協議,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既可以到公司免費租棚自主經營,也可以優先到公司打工就業。目前,已解決10名勞動力就近就業,其中貧困戶3人,人均收入萬元以上。

大壩村:大棚蔬菜托起致富夢 ——安陸市貧困村脫貧路徑探究①

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右前方有6個並列的鋼構春秋大棚。每個大棚前豎著一個公示牌,標註戶主、規模、產業名稱、技術指導、幫扶幹部。

李紅權介紹:“這些都是貧困戶扶貧大棚,由省政府辦公廳投資20萬元建成,無償提供給6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自主經營,安盛公司免費提供種子、肥料、技術及產品銷售服務,確保每戶年增收1.5萬元以上,實現穩定脫貧。”

通訊員 董曉芳 楊鵬程 丁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