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預 言,大都寫的含糊其辭、晦澀難懂?

來源:易經智庫

古代很多預言如《馬前課》《推背圖》《梅花詩》等,其語言都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比較隱晦難懂,很少直白的告訴你。要麼結合易理、意象做成詩句,要麼畫一些玄奧難懂的示意圖形,文字也多采用暗喻、諧音、顛倒等方法,弄得人云裡霧裡,似懂非懂,直到事情發生後才恍然大悟。

正因為如此,也使得很多人懷疑預言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認為其多為事後編撰或者後人牽強附會罷了。

對於預言,信者自信,明者自明,這裡只探討預言為何只能含糊其辭的緣由。

為什麼古代預 言,大都寫的含糊其辭、晦澀難懂?

先舉個例子,比如炒股,如果哪支股票因為有莊家吃貨或者重大利好要大幅上漲,此時最重要的是消息保密,因為如果一旦消息提前洩露,會有大量散戶購買,消息散播的越廣,影響越大,以致最後莊家不得不改變既定操盤計劃,最後股票又是另外一種走勢了。

對於高人預先知曉的未來事情,可能是大的災難,可能是重大的變局,但只要沒發生,都不能提前洩露天機,正如前面講到的股票,世人大規模預先知曉,你做出改變或應對,就等於改變了既定的未來發展事態,改變萬物既定的演化規律,這顯然是萬萬不可的。

事物的發展,大到國運興衰、戰爭走向,小到某些災難、天氣變化、個人命運,背後都是各自業力在主導,萬物運行也都有既定的規律和法則,你明說了並昭告天下,改變原本的業力運行,擾亂天道運行,造成的後果必定要有人承擔,那一定程度上要反饋到預言者身上了。

明瞭天機變化運行的預言者,或者得道高人也必然懂得這個道理,有些事情要必然發生,擋也擋不住,諸如重大災難,可能要死很多人,但提前告知他們,最後還是可能救不了他們,只不過改變了事情原有發生的軌跡罷了,該是誰的業力因果總得要了結償還。

為什麼古代預 言,大都寫的含糊其辭、晦澀難懂?

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得道之人亦是如此,無奈之下,只好隱晦的以預言形式透露出來,一是給人揭示了一部分“天機”,懂得的自然是少數,能夠悟到的都是自己的福德或者天意。

二是警示和指導後人,即通過準確地預測未來,讓世人明瞭人類的命運背後有著更高層次的超越自身能力的安排在運行著,從而使人們對於聖人之言、神之教誨、對自然萬物有種敬畏的態度,“舉頭三尺有神明”,從而達到勸善的目的。

導人向善,悲憫天下可以說是大預言家都有的精神和胸懷,他們雖然前知後知,上知下知,可越如此越是敬畏天地,自感渺小卑微,出言也自是十分的謹慎。

很多探險家都想登頂珠穆朗瑪峰,認為那樣才是登山者的至高榮譽,證明自己征服了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征服了大自然,豈不可笑。我們欣賞他們不斷挑戰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但永遠記得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始終應該保持敬畏之心。

修心,悟道,悟得越多,越是謙卑;越是謙卑,走的越遠;走的越遠,內心越是自然而然的充滿敬畏。

歡迎關注@唐麒易學 修心修行,提升智商情商財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