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診早治必須重視-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聽衛健專家解讀我市腫瘤防治工作的創新與亮點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通訊員 談建榮

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的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為進一步增強“共同抗癌”意識,提升全體市民健康素養,21日,徐州市衛健委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佈會,就我市腫瘤防治工作情況予以通報。

對抗惡性腫瘤早診早治是關鍵

健康是人類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全民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發佈會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尹葆華介紹,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佈的中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近十幾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已成為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尹葆華稱,“目前我國惡性腫瘤早診率較低,這意味著,大多數患者確診時,病情已是中晚期,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

如何才能實現惡性腫瘤的早診早治呢?這裡不得不提到“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據介紹,2014年起,徐州市腫瘤醫院和市疾控中心承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致力於提高地區居民科學防癌理念,全力打造科學高效的腫瘤防治新模式。項目開展6年來,覆蓋徐州主城區,共評估居民11.7萬餘人,臨床篩查7萬餘人次,其中4.5萬餘人具有癌症高風險,完成體檢3萬人次,發現陽性及可疑患者0.4萬餘人次,確診並治療腫瘤患者1064例,令大部分早期腫瘤患者得到及時治癒。可以說,癌症早期篩查項目社會意義巨大,為徐州的經濟發展和居民健康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

不斷深化“醫防結合”推進腫瘤防治管理水平提升

記者瞭解到,為進一步推動全市腫瘤防治工作,全面加強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腫瘤防治一體化管理及信息化管理,我市於2016年成立了徐州市腫瘤防治管理中心,該中心依託徐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徐州市腫瘤醫院管理。

據徐州市腫瘤醫院副院長王健介紹,近年來,市腫瘤醫院充分發揮徐州市腫瘤防治管理中心職能,一直致力於提高地區居民科學防癌理念,全力打造科學高效的腫瘤防治新模式,有序推動早診早治工作開展,得到了國家癌症中心和江蘇省衛健委的肯定,先後掛牌“國家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研究基地”及“江蘇省腫瘤大數據應用示範基地”。

為構建腫瘤防治區域性網絡,徐州市腫瘤防治管理中心在全市二級以上縣區級醫療機構開展徐州市癌症早診早治篩查基地報名和評選工作,共有來自豐縣、沛縣、邳州市、新沂市、銅山區、賈汪區的12家單位入選。2019年11月,這批入選單位的骨幹成員接受了癌症早診早治與篩查專業技術培訓,基層醫療機構癌症早診早治水平得到提升。

為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市腫瘤防治管理中心積極組建徐州市癌症防治專家庫。目前合計上報專家232人,審核通過211人,涉及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影像診斷等學科領域。徐州市癌症防治專家庫的建設,為全市腫瘤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員保障和技術支撐。王健稱,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發揮徐州市腫瘤防治管理中心職能,進一步完善腫瘤防治管理網絡,圍繞完善“醫防結合”的腫瘤防治管理模式、擴大腫瘤篩查覆蓋範圍、加強腫瘤規範化診療、開展腫瘤患者健康服務等工作,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科學預防腫瘤發生摒棄不良生活習慣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提高,其原因何在?

徐州市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董棟解釋說,惡性腫瘤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所導致的疾病,除遺傳因素外,近年來腫瘤發病率的升高,主要是因為人口老齡化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

死亡率升高,則主要由於大部分腫瘤疾病早期表現不明顯。“我國居民普遍對腫瘤篩查和防癌體檢重視程度不足,很多患者在出現症狀才來醫院就診,難以獲得良好的醫療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腫瘤的預防呢?董棟稱,腫瘤的預防主要是採取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也就是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菸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等。同時要根據自身風險情況,選擇合適的篩查間隔定期進行防癌體檢。

“防癌體檢不同於常規普通體檢”,董棟強調說,防癌體檢增加了針對高危人群專項篩查內容。比如市腫瘤醫院健康防癌體檢中心開展的專項套餐,篩查手段包括低劑量CT、乳腺鉬靶、胃腸鏡、血液腫瘤標記物等,可早期篩查出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

據瞭解,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腫瘤的治療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除了手術、放療、化療,還出現了生物治療、中醫中藥、射頻消融、粒子植入、靶向藥物等很多種方式。對此,董棟表示,為提升腫瘤的規範化診療水平,醫院多采用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模式,將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專家聚在一起,共同會診,為患者制訂最佳診療方案。以徐州市腫瘤醫院為例,目前,已形成MDT活動常規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患者診療質量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