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中年轉型,並不容易。對於女性來講,這是一場個人精力、熱情和資源人脈的角力。職業生涯規劃師,便成為她們的旁觀者。

主筆| 丘濂

在職業生涯規劃師的眼中,女性進入這個人生角色最為豐富的階段,大致會產生兩方面的職業訴求。一種是由於生育年齡推遲,或是生二胎的緣故,希望能夠從事時間更自由的職業,家庭和事業兩全;另外一種則是能暫時告別育兒最牽扯精力的階段,想要整合自己的興趣和資源,在事業上更多挖掘自我價值,實現職場生涯的第二次綻放。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社會的普遍價值是認為女性應該做到兼顧職業和家庭,好比對一個成功女性的描述中經常會用“平衡”來顯示這位女性的能力。這就導致了女性在設計生育之後的職業生涯時,絕大多數一定要將家庭考慮在內,這樣自己才能獲得滿足感。

“幸知在線”平臺創始人潘幸知告訴本刊,她通過對女性用戶的觀察發現,在她們的孩子上學之前,想要更好的陪伴,於是就會有“離家一公里創業”的現象。“在某個小區底商轉一圈就會看到,十家店有五家都是這樣的媽媽創辦的。它們可能是咖啡館、花店、嬰兒用品店或者兒童早教機構。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女性家庭角色的一種延伸。”

在潘幸知看來,這樣的職業選擇既和女性現階段的關注重點有關,也是因為日常的社交圈子讓她們看到了這樣的職業機會。“這同時會帶來一種視野的限制。因為她們每天互動的對象就是‘社區媽媽群’‘班級家長群’之類。”潘幸知現在的一個工作方向就是創造“商業鏈接”的機會,讓平臺女性能夠和創業方向更多元的女性相接觸,從而看到更多職業可能性。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插圖 | 趙陽

女性創業應該受到性別的侷限嗎?職業生涯教育機構“新精英”的創始人古典認為,不妨以陰性和陽性兩種價值觀來做區分。陽性價值觀是強調結果、剛強、成功主義、主流文化、競爭,而陰性價值觀是注重過程、和平、幸福、寧靜、美。雖然女性完全可以具有陽性價值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尤其是前來進行職業生涯諮詢的女性,更多是陰性價值觀的信奉者。比如他的一個女性客戶,從投資銀行的經理,轉而做起兒童美術教育;還有一位客戶從外貿公司出來,創立了一個電商品牌,轉作藝術品衍生的文化創意產品,這些都是類似的事例。當然也有創業方向完全和性別角色無關,而只是和過去經歷有關的女性創業者。“另一位女性客戶,感嘆好不容易生娃、帶娃可以告一段落了,終於可以做點屬於自己的事情。她做的是智能機器人,這是基於她過去在行業的積累。”

女性在生育期間的經歷也可以轉化為一筆職業轉型的財富。“只不過這些能力沒有經過商業語言包裝,是屬於軟實力的素質。一個出色的母親一定具備多任務管理能力、多邊交往溝通能力,寬容體諒他人,也容易與他人共情,這些和一個優秀的CEO的很多能力素養是相通的。就如同每七天的工作都需要休息日來調節,生育期的打斷是能幫助人反思、覆盤和沉澱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因為共同的生育經歷而結成的‘媽媽圈’不僅是另一種人脈的積累,也能讓你看到這個群體的需求,給創業思路帶來啟發。”古典還有一位前來諮詢的女性客戶,正是因為自己生育困難、四處求醫的遭遇而有了建立冷凍卵子庫的想法。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作為職業生涯規劃師,他們的職責是幫助諮詢者定位出真正感興趣的方向,也梳理出相關的轉型優勢。“向陽”生涯管理諮詢的創始人洪向陽就給本刊提供了這樣一個案例:42歲的簡寧是一家大型外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行政人事經理。她苦於職業上升的空間幾乎沒有,每日工作混雜了行政和人事,繁雜而重複。經過諮詢師的整理,他們發現簡寧在工作裡唯一抱有熱情的是承擔重大活動的接待任務。又綜合她評估結果的“藝術型人格”,諮詢師便建議她來走禮儀方面的專業化道路。簡寧後來便轉型成為一名禮儀培訓師,之前在公司中參與組織大型活動的經歷,也成為她個人履歷上讓人信服的一筆。

並不是所有的個人興趣都在現階段具備有轉變成職業的潛力,那就暫時可以作為“第二職業”。職業規劃師崔聖邤有一位女性諮詢者啟悅是在一座三線小城市的警務系統工作,她個人一直嚮往從事心理諮詢。但是小城市本身對心理諮詢領域就很陌生,啟悅很難積累最初的客戶,現在的工作給予了穩定不錯的收入。崔聖邤認為她利用現有條件,完全可以在警務系統內部對有需要的監獄人群來做輔導。如果在55歲退休之前,能夠把這方面的資源和口碑積累好,之後作為獨立的心理諮詢師就能順利銜接。“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具有極強的成長意識和爆發力,就算從本職工作中分出30%的精力來投入,也可以很快見到效果。”

也並不是所有的心之所向都值得轉化成職業。劉佳是引導女性來做優勢開發的“殷睞學堂”的創始人。對於想要職業轉型的女性,她會用一個基礎的“熱情、天賦、資本和社會價值”的模型來進行衡量。她講到有一位高校的教師,已經到了副教授的級別,仍舊非常糾結要不要放棄科研,投入到關愛小動物的事業。“我們評估後發覺她有一種特殊能力,就是善於找到事物間微小的不同,這在學術領域尤為重要。因為她能迅速定位一個沒人進入的學術空白,從一個很小的切口入手來創造學術價值。這樣的能力比要去關愛動物所要具備的素質,要稀缺得多。”劉佳說,即使是愛好,也可以往相對專業的路徑去發展。“就像是現在的‘斜槓青年’,不同的方向之間不會再是0和1的關係。”(本文原載《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9期,實習記者張婧妍、李曉潔對本文亦有貢獻)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最牛飯圈解讀UP主三聯編輯部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女人四十】

生育之後,女性如何重啟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